標籤:

理財大V親身經歷,揭秘如何脫離月光困境!

2016-04-26 大巴 孫明展-真理財

在過往的幾年裡,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真理財」公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理財方面的啟發。

但是,以往我一直持有的觀點是,一個真正有效的理財建議,是給本身已經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和人生價值的家庭,確保他的價值與理想目標相匹配,而不至於虛度自己的光陰,耗費了資源,又達不成自己的目標。

但是,常有朋友在後台留言:

「孫老師,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又是房奴車奴孩奴,平時開支已經很吃力了,基本月光,怎麼理財?」

確實,我一直以來忽略了,有很多家庭,還有很多剛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目前並不能即刻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於這樣的從「0」開始進行人生規劃的朋友,理財就沒有意義了嗎?我現在的反思是,理財並不是直接去產生價值,而應該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過去我對這一點是思考不足的。

我的朋友,「理財巴士」的創始人大巴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有情懷的自媒體人。他用自己感同身受、娓娓道來的方式,告訴大家如何能夠從月薪300,一步一步努力,在不算長的時間內邁向人生自由的境界。

在這裡,我向大巴老師約稿,讓他也給「真理財」的粉絲談談,「理財如何從0到1」,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有一個欄目悄悄上線了——「明友圈」。在這個欄目里,我會不定時地約請我的朋友分享文章,希望給朋友們帶來更多的角度,題材不僅限於理財。(孫明展)

「月光族怎麼理財?」

這也是我經常被粉絲在後台問到的問題,作為一個曾經的月光族,我非常理解朋友們的焦慮。

從曾經的月光族,到今天人生自由的狀態,我的切身感受是,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絕不是只有有錢人才能做的事,再少的余錢都有空間起步。你總不會比我的起點更低吧?我剛到廣州時,月薪只有300元呢~~

單身狗怎麼擺脫月光?家庭如何走出「月光」的怪圈?以下是我在過去十年間在理財方面的經歷和思考,希望也會給你帶來啟發。

什麼是「財務自由」

十年前,我剛邁入社會不久,月薪只有區區三百元。

我在廣州工作兩年以後,我的收入翻了十倍。2003年來的廣州,在2005年的時候就到三千。

我在300塊錢時還能夠省錢下來,住在宿舍裡面、吃食堂,幾乎就沒怎麼花錢,但是當我的月收入達到三千的時候,我偶爾還要向別人借錢。

這是典型的「月光族」了吧?我發現問題不對了。

當時有一本書,點醒了我——《富爸爸窮爸爸》,他裡面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財務自由這個觀點。

它告訴我,財務自由跟金錢的絕對數量並沒有關係,它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等式: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日常開支

就是這麼簡單。

我恍然大悟了,原來財務自由並不難,只要平衡就好。就是說,我可能暫時賺錢沒那麼多,我的被動收入沒那麼多,那我能不能稍微省一點呢?實際上你只要保持這個平衡。

許多人對於財富自由的理解,是另外一個等式:

財務自由=超級富豪(錯!!!)

就好像他們同時也會認為「理財=投資」一樣。

回到剛才的等式,日常開支應該不用解釋了,那什麼是被動收入呢?

比方說,你有一套住房用於出租,每個月收到的租金就是被動收入;或是你買了一些基金或是理財產品,每年都會收到的分紅,這些同樣也是被動收入。

簡單理解就是:只要不是你通過主動勞動賺到的錢,都可以算作是被動收入。你只要讓這個等式成立了,你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廣州2014年的平均月薪是6911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以後,僅剩5700元左右。如果是夫妻兩個人都能拿到平均月薪,那就是5700×2=11400元,我相信還有很多家庭的收入是達不到11400元的。如果他們拿出每月收入的80%用於生活開支,那麼家庭年開支就是11400×12×80%≈11萬元。

接下來再反向推算,如果這個家庭擁有110萬元的投資資產,年收益率能夠達到10%,那麼就實現財務自由了。如果收益率達不到這麼高,只能做到6%的話,那麼這個家庭只要擁有183萬的投資資產也同樣實現了財務自由。

也許有人會說:「才183萬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了?很多人一套房產就超過200萬了!」

這就對了,很多人的200萬在睡大覺,他們是擁有價值200萬的自住房產,不能產生現金流;而我的每一分錢都在源源不斷的幫我賺錢,這就是我能夠更早實現財務自由的原因。

因此,實現財務自由並非遙不可及,但也不是太容易。它需要一定規模的可投資資產以及合理的收益率,最重要的是,還要能夠控制好自己的家庭開支。

要知道,很多身家超過200萬的人,家庭年開支肯定是會超過11萬的,這也是他們永遠也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原因。擁有越多,慾望就越大,財務自由就漸行漸遠了。

實現財務自由以後就意味著退休不幹活了嗎?要知道,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正是在實現財務自由以後,才寫出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暢銷書,最終讓他進入了真正的富豪行列。

所以,財務自由也並不意味著終結,這可能正是富豪之路的開始。

財富從0到1,靠的不是理財而是事業

再回到我的故事。

「財務自由」之前是財務平衡,要達到財務平衡,我必須在兩端同時發力,首先,我要積極賺錢。

這個「賺錢」指的不是投資賺錢。

實際上,作為一名打工者,我們還是要在升職加薪方面動腦筋,增加收入,同時控制慾望。

我所說的「開源」跟別人說的不同。普通的理財師認為「開源」就是把你的本金拿去投資,接著有現金流入。

我不這麼認為,對於大多數理財小白來說,他們沒有多少本金。對於一個大水池來說,你那個在滴水,太陽曬的可能比你滴進來的還要多,這個就不叫開源了。

升職加薪是最快的開源,因為你還在打工。

我也是走過彎路的。

2005年我開始學習理財。當時我剛剛邁入社會不久,房產投資對我來說門檻太高,股票和基金相對來說門檻不高,資產變現也更容易,就成了我優選考慮的投資工具。

那時我年輕氣盛,覺得基金漲得太慢,感覺股票會更符合我的需求,於是主攻股票投資。

2006年初,恰逢中國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啟動,我的幸運時刻來臨了。那時我的本金不多,膽子也不夠大,通過學習和高人指點,自以為積累了不少股票基礎知識和實戰經驗,對自己的投資策略信心滿滿。

好景不長,到了2007年底,股市急轉直下。剛開始,我的師傅們還是鬥志昂揚,說馬上就會收復失地,再創歷史新高,後來經過幾輪大跌後,在證券市場就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了。幸好那時我膽子比較小,早早清倉,還保存了一點牛市的碩果。

經過那一輪牛市熊市的歷練,我越發覺得,散戶直接買賣股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我開始轉而研究基金,特別是指數基金。

因為慣性思維,剛開始研究基金時,我仍然會把基金當成股票來操作,買賣次數非常頻繁,白白浪費了不少申購費和贖回費。直到2008年底,我才真正開始將基金定投作為主要投資方式之一,用基金定投來規劃我的養老金。

當然,堅持定投也是很困難的事情,需要戰勝人性。說實話,我也中斷過幾次。直到2011年底,我才真正做到每月堅持基金定投。

通過這一波三折的投資經歷,我清楚認識到一點:專業化投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還需要一定天賦。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大師屈指可數,很多所謂的投資高手都只是曇花一現,有人甚至因投資傾家蕩產。這都是試圖通過投資「賺大錢」、「賺快錢」的下場。

普通理財者必須清醒認識到,投資只是讓資產保值增值的工具,而不是用來賺錢的,真正讓我們賺錢的應該是我們的事業。我們應當讓自己的投資更加自動、更加省時,這樣我們就能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事業中,賺取更多投資本金。

怎樣才算走上理財正道?

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我越發覺得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

就好像要做到身體健康,就不是吃補品能解決的,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規律的作息時間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再配合適當運動。

如何才能真正找到了理財的感覺?或者說,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算是真正走上了理財的正途?我總結了5點,與大家分享。

1 清楚自己家庭的財務情況

你知道自己一年下來能賺多少錢,又花了多少錢,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嗎?你知道自己家庭到底有多少資產嗎?如果你有負債,那你打算什麼時候還清,又用什麼方式去還呢?我想能夠把這些問題都回答清楚的人肯定是不多的。因為幾乎很少人堅持記賬,並且懂得分析賬目,然後找出當中的問題去改善它。

簡單來說,記賬就是理財的第一步,只有先搞清楚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記賬,即使你通過投資賺到再多錢,也不能算是理財達人。

2 對生活有安全感,對未來有信心

真正懂得理財的人會考慮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利用各種金融工具來應對,提前做好準備。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做好準備,就算真的遇到問題,家庭也能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比方說,利用保險將疾病和意外風險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又或是,提早規劃好自己的養老金和孩子的教育金。

3 有目標感,生活有奔頭

很多人工作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收入越高,開支也就越大,在外人看起來,他很成功,但實際上,他已經厭倦了自己的工作,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開始理財後或許能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理財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財務自由,到那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

即使暫時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我們的生活也會更有奔頭,不會僅僅為了增加金錢的數量而奔忙。

4 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大多數人卻迷失在別人的意見當中。

別人都在用蘋果手機,為什麼我只能用安卓手機?別人都買了房,為什麼我只能租房住?別人都買車代步,為什麼我還要擠地鐵公交?為了獲得別人眼中的好生活,加班更多了,焦慮也更多了。真正懂得理財的人,非常清楚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不為別人而活,只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5 自動自發的理性消費

世間的物質太豐富,若都想擁有的話,你就必須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只有在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理性消費,把錢花在刀刃上。

理性消費並不是不消費,並不是吝嗇,而是把錢花在真正能夠讓自己幸福的地方。整個過程是發自內心的對理性消費的認同,而非勉強自己忍住不消費。

只要你做到了這些方面,理財逐漸從0到1,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不能說一定能實現財務自由,但離那一天,也不遠了。

---------------END---------------

作者:孫明展,中山大學統計系碩士、國際金融理財師、候選北美精算師、中山大學金融系、統計系專業碩士導師、創必承創始人!

個人公眾號:孫明展-真理財(zhenlicaiAPP)

大巴老師個人公眾號:理財巴士(licaibus)

推薦閱讀:

夠用的理財課1:為什麼你每天學習理財,還是不會理財?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經濟學家來掐架
P2P「拼爹」時代終結,民營平檯面臨轉型機遇
穩健理財需考量人人貸、愛錢進、金聯儲、微貸網
提現困難的平台,幾乎沒有善終的案例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