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老黃的另一種能力(1)

之前回答問題的時候,曾經提到,我粉老黃的原因,並非因為他的價值點找得好——當然事實上的確找得好——而是因為他能用巧妙的方式,把一些不太能被描述清楚的邏輯和意思,表達到位。這個專題,就準備來分享分享這些巧妙的表達方式。

我們還是從這場經典開始吧——在校大學生創業利大於弊。

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辯題,創業,支教,兼職之類的,作為給出肯定評價的一方,常常會被詰問:「那麼你是要所有人都去創業/支教/兼職嗎?」問出這個問題的另一方,希望通過類似的問題,給肯定的一方設置一個障礙——如果真有這麼好,為什麼不能都去做?

在我看這場比賽之前,面對這種問題,會感到些許的蛋疼。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說:並不是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就要所有人都去做。那麼好,對方很可能會追問:「那多少人去做呢?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你能給出一個比例嗎?」當然給不出,因為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內心的感覺是,就是那些適合做的人去做啊,就是那些覺得應該做的人去做啊。然而,這樣的解釋,又常常被曲解為「循環論證」——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當然利大於弊啊。

老黃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一個大學生想要創業,這件事情擺在你的面前,你如何去評價他。

這句話我聽到的時候,整個人都精神了,太漂亮了!這句話的精髓在於,它吧我們需要解答的問題逆向回答了。不是我們需要多少人去創業,不是我們要得到一個比例,而是讓這個比例保持「自然」。什麼是自然?就是當我們既不鼓勵,也不反對的時候,那個比例就是自然。那麼,利大於弊從何體現呢?從得到比例之後——當你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我們肯定你;當你做出選擇之前,我們並不左右你。

這樣一個解釋,最平實而又易懂地描述了「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我們到底希望誰去做這件事」的解答,那就是:原本誰願意去,現在還是誰去,原本是多少人,現在還是多少人,原本是什麼比例,現在還是這個比例。

之後,每當我準備辯題時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說應該鼓勵,那要鼓勵多少人呢?我就會想起這段經典的回答,我並不是要在你做選擇之前,讓你去做什麼事,而是在你選擇了做這件事之後,給你一個肯定的眼神。


推薦閱讀:

關於「黑白相」
牛津最佳辯手教你一舉擊破口語難題
CDA英文辯論培訓總結第二部分
比賽段子隨記【不定期更新,常年跳票】
人懂得堅持/退讓更偉大

TAG:辯論賽 | 辯論 | 黃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