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震學是什麼
04-29
本文首答於天文學家怎麼測量宇宙中天體的年齡? - 天體物理學
的量級),一兩年的觀測肯定是看不出來,可能需要幾十年的觀測才可以看出0.01天量級的變化。用的方法就叫O-C法,即觀測極大(小)值減去理論極大(小)值。理論極大值其實就是一個一次函數,某一次極大加上周期乘圈數
(1)但是,周期並不是一呈不變的,周期隨時間的變化如果忽略二階以上的話,就是
(2)(2)-(1)就是O-C
給大家挑一個好看的圖吧~
- 關於恆星脈動的基本知識
對於脈動變星來說,恆星脈動是周期星的光度和視向速度的變化。比如對於一顆delta scuti變星AN Lyn
在1926年,第一個給出廣義相對論觀測證據的那個愛丁頓就給出了相關的脈動理論。男神簡直太聰明了= =
到現在,人們觀測到了很多種脈動變星,畫在赫羅圖上就是這樣的- 如何得到頻率和周期變化率
在星震學的觀測時,我們主要想得到兩類觀測量-頻率和周期變化率。
對於頻率,主要是進行測光觀測就可以了。一般的小望遠鏡(一米左右)就可以勝認星震學的觀測。把觀測出來的光變曲線進行傅立葉分析,就可以得到頻率。當然了,地面觀測的低測光精度還有不連續的測光會對傅立葉分析帶來不好的影響。多台站聯測是個好東西,就是北京太陽升起來了,法國繼續觀測,法國白天了,墨西哥別停觀測,這樣就能在地面上實現無gap的觀測了。不過呢,現在有了很多空間望遠鏡,比如kepler,它對星震學簡直就是神器!kepler觀測到的功率譜是這個樣子的(出自http://arxiv.org/pdf/1502.05555v1.pdf)
而地面觀測的是這個樣子的。。。 其中
- 恆星模型限制
說了那麼多,我們終於可以試著算算恆星模型,從而求出題主想要的年齡了!!
目前最主流的算恆星演化的程序叫做MESA(module experiment of stellar astrophysics大概是這個),這程序大概10個G,運行時產生的文件又有好幾個G,需要一個很大的電腦來跑它。恆星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決定它一生演化軌跡的只有三個因素:質量,金屬丰度和自轉。MESA目前應該還不能考慮自轉。我們只要把質量M=1.1 1.2 1.3....金屬丰度z=0.01 0.011...等等所有的可能值都試一遍,在不同年齡處算出頻率和周期變化率,和觀測值對比結果最好的,就可以認為是目標星的理論對應體了。還不是因為電腦太慢了,哭去了= =
推薦閱讀:
※反轉星球好看么?
※為什麼銀河系與銀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奧賽中的天文常識(一):真·常識
※我們的宇宙將如何結束?當宇宙最大熵狀態時,能逆轉結局嗎?
※【元素家族——連載129】鐵——恆星熔爐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