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優化|吃掉還是丟掉

關於沉沒成本的解構

我們假設一個幾乎我們都面臨過的情景:你花錢買了食物,當你差不多吃飽的時候發現自己買多了,或者其中有一種的味道你十分討厭。我們的選擇會是什麼,是繼續堅持一下吃完這些食物,還是放棄剩下的部分?

我們很多人會選擇吃完這些食物,避免浪費;當然也有人會選擇放棄剩下的部分,吃飽就好。

那麼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兩種做法:

1 . 吃完剩下的食物——不愉快的用餐體驗,過度的飽腹感,變胖。

2 . 放棄剩下的食物——愉快的用餐體驗,浪費一些食物的不適。在這裡我們不討論浪費食物的道德問題,僅通過情景的分析得出關於沉沒成本的關注,下面是一個直觀的表述:

從上述可以看出,在我們做「吃掉還是丟掉」這道選擇題的時候,我們為食物的花費已經產生,即無論我們作何選擇都不會影響既成花費的存在,我們選擇的意義只在於如何更好的向前看。那麼結果顯而易見,選擇放棄剩下的食物對我們更有利。


實際上,已經產生的成本就是我們所謂的「沉沒成本」,這個辭彙大家並不陌生,卻很少探究它的負擔。

從理性的角度講,沉沒成本不應該影響我們未來的決策。只是,在我們做出決策的時候思維習慣性的過度涵蓋了本不該影響決策的因素。

當我們把不可挽回的付出和當下的付出等同,並以此作為行動依據,我們實際上就是在關注沉沒成本。而事實上,沉沒成本對下一步的行動毫無意義。


我們來看兩個的例子: 當時支持美國越戰的一種言論:我們的孩子不能白白死去!日本天皇在二戰投降時的聲明:這場戰爭的形式對日本越來越不利,為了避免進一步的殺戮,甚至人類文明的會面,我們不得不去忍受難以忍受的,去容忍無法容忍的。越戰最終給美國帶來傷害和日本戰後的快速繁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第一個例子顯然將關注點都放在對那場戰爭已經投入的金錢、軍火和生命,卻未曾考慮後果的惡性;而第二個例子則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範例,就是,我們的決策是服務於我們的發展和未來的。

以上僅從沉沒成本角度展開,當然我們的決策可能還基於其他理性的因素,和我的解構相符或相反,我要表達的觀點是在我們在為未來做決策是,思維的慣性讓我們過分關注既往的代價和成本,讓我們把關注點集中在了過去而非現在和未來,使我們的決策失去邏輯和理性。

事有利弊,工作和生活中的道德和習慣要求可能對這種決策前提提出挑戰,我們並不總能如願做出選擇,但好的決定終究可以通過闡明和時間得到認可。

weixin.qq.com/r/8Cj07P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New IE的心智模式?拆掉思維的牆!
《清醒思考的藝術》一點記錄
生死是表象,生命無生死
如何像高手一樣思考,擊敗99%的同齡人?
換個角度去看待建立思想標準的重要性

TAG:思維方式 | 思維 | 思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