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些不愉快為什麼會發生?

去一家業務合作夥伴單位,到了那裡,業務還沒開始談,就被業務單位婉言趕走,只因詢問要接洽的人在何處辦公時言語不當:「你們這兒姓李的在不在?」如此口氣好像是在討伐,不是來談合作。表面上看,遭拒的局面是不會說話造成的,本質上是自我修養太有欠缺的緣故,也就是自我溝通缺課太多。

去一家醫院看病,一邊講述自己的病情,一邊對醫生說:「麻煩您給仔細看看,是不是應該服用什麼什麼藥物。」表面上看,說話挺客氣,實際上對醫生抱有極度不信任,好像人家一向對你不認真、業務很外行似的。你對人家不信任,人家自然不會認真對待你,三五分鐘打發你走人。不知這是溝通問題還是習慣問題?

有人與您聯繫,先後問候您三次,您都不理人家。突然有一天,您找人家幫忙,人家說:「沒空」。是說話不客氣嗎?不是。是因為此前人家跟您打招呼,您不理人家。做事太勢力,結果一定不會太好。這恐怕又是個人修養問題,而不是溝通本身出了什麼故障。

幾個人在一起交談一些事情。突然有一個很有分量的人說,三天後去拜訪一位教授,您準備表示反對,身旁有一位朋友踩了您腳一下,意思是不要反對,這是個難得機會。您卻高聲喊叫起來:「你幹嘛踩我腳?」結果讓分歧明朗化。這是溝通不利還是反應遲鈍?如果照這樣,劉邦肯定打不下天下,因為張良就踩了他腳,讓他封韓信假齊王。劉邦反應神速,索性封韓信真齊王。

去領導辦公室請示工作,領導正為一件需要大筆資金的事發愁。您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仔細看看領導神色,張嘴就向領導申請一筆數目可觀的經費。領導正著急呢,一聽這話,想也沒想就說;「不行!」不分場合,不看形勢,上來就講話,這是什麼問題?阿慶艘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周旋得當,您可倒好,一路不觀,一方不聽,信馬由韁去辦事,怎麼可能辦成呢?這是溝通問題嗎?這是心中沒有他人觀念,不懂觀察,不識條件的結果。

有一四口之家。年紀最大的是爺爺奶奶,年紀最小的是孫子,另外兩位就是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疼孫子那是自然的。可是,爺爺奶奶疼孩子方式在年輕父母看來對孩子成長很不利。於是一家人經常為孩子「教育」問題坐在一起討論,可是卻討論不出所以然,因為各有一套,各唱各調。原以為經過一段時間交流,這種分歧可以縮小或者解決,沒承想分歧越來越大,只因孩子的爺爺、奶奶經常與周圍鄰居中同齡人深入「交流」,從而進一步固化了他們的一些看法。奶奶就說,看到別人家爺爺奶奶疼孫子的勁頭,想想自己疼孫子的水平,真是差遠了。表面看,這是溝通問題,實際上呢?應該是見識乃至觀念懸殊太大的緣故。解決這樣的問題並非沒有辦法,但是絕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走在路上,正要過馬路,紅燈亮了。有的路人要闖紅燈,有的路人就說:「你找死呀!」於是兩個人吵了起來,越吵越凶。兩個人索性也不過馬路了,站在路邊就大罵起來。開始有人圍觀,知道了事情緣由之後,人群便漸漸散去。兩個人見沒人站腳助威,也就不吵了,其中一位索性抬腿就往回走,另一位雖然還是氣哼哼的,勁頭也不像開始那麼大了。這場爭吵是語言溝通不暢造成的嗎?恐怕與出言不遜者個人修養有問題關係重大。好話不得好說,沒有不發生衝突的。

上級交給一項任務,要求多個部門協作,二十天內完成。上游部門由於內部管理存在問題,工作安排下去之後進展相當緩慢,直到過了十五天,還沒完成自己那部分工作。上游工作都完成了,用了十七天。等工作轉給下游部門時,下游部門一邊對上游部門發牢騷,一邊安排加班加點。結果等一切都完成了,還是超過期限三四天。領導大為不滿,對上下游部門逐一狠批了一頓。最終導致上下游部門之間矛盾表面化,在其後的工作中配合問題更大,工作成效更成問題。這是溝通問題嗎?恐怕沒那麼簡單,恐怕是團隊配合意識薄弱造成的。

全班四十多名學生正聽老師講課。突然,老師停了下來,原來是有個學生在津津有味地玩著紙飛機。一開始老師沒注意,後來因為這個學生總低著頭,老師才注意到這個學生在開小差。老師要這個學生停下來,將紙飛機交到老師的講台上,學生不幹。老師說,你不交,我就不上課。學生就是不交,老師於是打開門揚長而去。這是老師與學生溝通不好造成的嗎?我看是與老師對學生缺乏了解,對組織教學缺少應對之策產生的。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簡單化處理。

一老者與兒子、兒媳去美國紐約商業區購物,將車停在線外。兩位警察巡邏到此,其中一位女警察跳下車來,要開罰單。兒子上前,準備與女警察「理論」,以圖阻止警察開罰單。車內男警察以為兒子要襲警,跳下警車衝到兒子面前,就是一頓老拳。父親救子心切,急忙下車,奔向男警察。男警察認為老者亦有襲警行為,即刻通知當地警局,五分鐘內八輛警車載著二十餘名警察趕到。警察帶走兒子,還將父親一腳踹翻在地。父親幾次試圖爬起,都被警察踩住身子動彈不得。先不說警察暴力執法問題,如果懂得不可越線停車,更懂得不可有襲警行為,還能出現這樣的悲劇嗎?入鄉隨俗並非一句無足輕重的成語,在某些情況下還真與人們能否安全舒暢地生活關係重大。

以上這些情景都是我經歷或者從媒體上讀到的,只是到了文章中隱去了真實姓名,對一些細節作了修改。不論是哪個例子,都告訴我們這麼一個原則,任何一個人的任何外在表現都是其內在狀態的反映。換句話說,溝通僅僅是外在的東西,對溝通成效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鍊、見解、觀念等,也就是自我溝通。自我溝通不靈,內在修鍊等方面有缺陷,即便學會幾個溝通技巧也沒啥意思,因為貌合神離的兩張皮終究頂不了什麼作用,更何況很多時候很多問題並不是溝通技巧引發的。所以說,溝通從內在修鍊開始、從擴大眼界與更新觀念入手才是正道。

用哲學家思維,戳普通人問題

推薦閱讀:

好漢要吃眼前虧
如何讓別人聽懂你的話?你得先聽懂別人的話,非暴力溝通才是最帥氣的
真誠與好奇:與外國人進行更舒適、更自信交流的關鍵
【溝通】——怎樣成為說話高手 12句話助你成為說話高手
如何保持有效的交流,溝通

TAG: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