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統治者的「外儒內法」現象

讀中國歷史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個詞——「外儒內法」。例如最近讀的《天命不足畏》:

天下是法家弟子打下的,卻被儒家學說摘了桃子...法家巨大的治世力量,一邊讓統治者們深深地忌憚,一邊讓他們無法捨棄,於是造成一個現象,即很多有為君主都是「外儒內法」的。

要理解這個,必須從儒家究竟是什麼說起。陳然,要理解一種學說究竟是什麼是相當困難的。但要是集中地看它反對的是什麼,自然也就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

儒家,反對的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逐漸淡薄,所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樣的國家必定動亂不安。儒家的禮制也是來源於宗法制。而宗法制又是分封制的產物。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通訊原始、文字尚未普及統一,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才有了分封制。那個時候,「國是家」,所謂家國天下。才有了那句經典語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如果現在還把它奉為人生真理,那就是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所以,在那個時代(周代),儒家教人守禮,符合當時的社會結構,又讓既得利益者喜歡。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早就「禮崩樂壞」了,儒家那一套對於國家富強、組織資源去打仗可以說是一無是處。怪不得孟子雖然很受尊敬,但從來都是碰壁。法家卻具有這樣的能力。

【1】到了秦朝,直接廢除了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從禮治到吏治,這是一個陌生人協作的時代。當然還遠遠達不到現代社會那種程度。但至少與儒學發展的時期已經完全不同了。法是一種規範,重點在於法面前人人平等。而儒家所倡導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人與人之間是有等級分別的,人人要各安其位。僭越是最要不得的事情。這對於一個小國寡民的國家是很適用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點沾親帶故。但對於秦以後的各個朝代的帝國,顯然是不能作為治理手段的。而法是更加適用於這種情況的。

因此,秦以後的統治者總是「外儒內法」,即以儒家為表 ,行法家之實 。對外宣傳」以孝治天下「對內則以法治國。(ps:之前讀書的時候還在思考中國孝文化的來源,想來就是來源於儒家)

當然,也有學者【2】認為「外儒內法」將儒家與法家對立了起來,實際上法正來源於禮,即禮法。孔子和孟子並不反對法。中國古代的法其實很有「人情」。實際操作過程並不嚴格按照法的條例進行。例如,使用儒家《春秋》來作為法律判據。其實,這正是尷尬的地方,一面需要法律的規範和效率,一面又將儒家提升到意識形態的頂端。

參考資料:

【1】熊毅書院《春秋》篇

【2】朱聲敏 -「外儒內法」之辯證 - 創新-1673—86 16(2012 )0 1—0045—05


推薦閱讀:

三教合一:「拿來主義」,是想拿就能拿的嗎?
以儒家標準來區分人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
孔子思想是繼承周禮嗎?
當今全球格局中的「三國演義」:民粹與恐懼將把世界推向中國之懷
王陽明心學第二講

TAG:讀後感 | 儒家 | 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