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機器連接大世界,這下的是怎樣一盤棋?
這不是一款簡單的翻譯產品,這或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一舉。
在全球一體化趨勢不可擋的今天,被地域、種族、語言、文化隔離的人類,用什麼連接彼此?
科大訊飛於2018年4月20日發布訊飛翻譯機2.0,除了官方介紹的外觀、功能、技術,以及可以被體驗的應用場景外,這款身高14.5CM、體重120g的小機器,承擔起突破語言障礙、溝通全人類的使命。
「它是我們翻譯戰略下被精準定位的產品,是我們戰略落地的一個支點。」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說。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願下,這一逐漸被勾勒的戰略被描述為「人類語言大互通計劃」。
不僅是發布一款新品,更是紀念我們奮鬥過的歲月和將來要經歷的時代。
世界有多少種語言?據不完全統計,5000種左右,其中有文字的只有2500-3000種。
這些天然的障礙促使產生了便於溝通和交流的「中介」,翻譯便是其中的重要行業。
那麼機器能否掌握這項技能,幫助人類加強彼此間的溝通?
答案是肯定的。
上世紀80年代前後,規則機器翻譯佔據主流;90年代,則是統計機器翻譯技術的天下;到了2010年代,神經網路技術快速發展,科大訊飛就是在這時將其應用到機器翻譯之中。
2016年,我們用完全神經網路演算法創造了最好的翻譯效果,正式大規模地提供機器翻譯服務、並在業界率先發布翻譯機這一硬體品類。
隨後一年,NMT離線口語翻譯系統、全雙工翻譯技術……我們用領先世界的人工智慧技術助力翻譯。
2018年,訊飛翻譯機2.0正式亮相,這一次,翻譯技術可以實現「從語音到語音」,語音識別、文本翻譯、語音合成不再是分離的三段論,而是一體化的框架。
基於神經網路技術,它將語音到語音從一個非常強的綜合性角度來看,將最重要的信息進行連接,根據說話人的上下文,通過演算法判斷語義環境,進行更為準確的翻譯。比如520、5月20日、5:20可能在文字上表現相同,但在語音的表達上卻不一樣,翻譯機2.0現在已可以根據語境進行判斷並給出準確的翻譯了。
正如集翻譯相關技術之大成者,訊飛翻譯機2.0,讓我們和它一起致敬過去、開啟未來。
不僅是一款翻譯產品,更是開創人機耦合的新時代。
核心技術助力,訊飛翻譯機而今已在CET六級的翻譯考試中超越了大多數人類考生,幫助人類在旅遊等日常場景下交流;專八,是它的下一個目標。
那麼它可以取代高翻、同傳的工作,讓後者丟失飯碗么?
答案是否定的。
「對於機器翻譯等創新事物,我們是開放、樂見的心態,而且一點不擔心它會完全取代人工。」上海外國語學院高翻學院的副院長吳剛在發布會現場分享說。
該校與我們在2017年10月成立聯合實驗室,半年的實驗下來,結果令人欣喜:「聽見系統、機器翻譯對我們的翻譯活動幫助很大。」
分工協作、各抒所長,用訊飛翻譯機去做技能單一、簡單的工作內容,而人類翻譯工作者則可騰出更多精力從事更高級和有創造性的內容,既能提升翻譯效率,又能去琢磨如何做到信、達、雅,如何翻譯得更高級。「我們願意把與訊飛聯合的實驗心得分享給其他人,一起在人機耦合新模式下把翻譯事業推向更高峰。」
不是要去擊敗誰、取代誰,而要做最好的自己、做人類最好的AI助手,訊飛翻譯機2.0,讓我們和它一起攜手、開創與AI同行的新時代。
不僅是為了做產品,更是要實踐我們的事業和重大戰略。
在翻譯領域幫助更多的人,從軟體到硬體,很多互聯網和科技公司而今也投身於這一市場。
但這一次,訊飛有些不一樣。
小小機身背後,不僅有我們領先世界的源頭技術和龐大的資料庫,還有其正逐步構建的多形態產學研聯盟,「成員」包括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等。「技術不斷創新、後台不斷更新、服務不斷升級」,這些都給實際應用提供了可靠保證。
在此之前,它對話過總理和王子、服務過博鰲論壇的嘉賓、走進了聯合國;而它的誕生,上溯十年,源於一項漢維互譯的技術。
「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十年磨一劍。」將翻譯作為重要事業方向的科大訊飛絕不會止步於此,胡郁說。
未來將往何方去?
「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中國需與沿線國家友好往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下,世界各國各民族需親密相處,我們於此背景下提出「人類語言大互通計劃」無疑是強有力的支撐。
更為欣喜的是,該計劃已從倡議階段轉向研討階段。未來,不僅是翻譯機,包括聽見系統等各種語言及語音交互產品都將成為重要布局。
持續推進翻譯事業、持續讓技術保持領先、持續獲得國內外的支撐、持續構建人類語言交互的大平台,是我們的承諾。
早已跳脫單一產品,成為人類溝通的橋樑、交往的大使,訊飛翻譯機2.0,讓我們和它一起改變世界、成就未來。
文 | Megan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