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的人是怒點低還是心理上有問題呢?
作者:CBT君
說到易怒這件事情,很多時候是跟情緒管理的能力息息相關的,特別在現代社會,時代飛速的發展,大家會出現很多情緒的困擾,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路怒症,那說到這些情緒,到底咱們要如何去管理呢?聽君君慢慢給你道來
在了解如何進行情緒管理之前,我們得先來搞清楚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它產生的因素都有哪些?情緒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變化?
情緒:是大腦對客觀世界認知所產生的一種體驗,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情緒如何產生?
情緒產生理論較多,為方便理解只列舉了阿諾德評價理論:
生活事件發生和環境變化後產生的信息被視覺聽覺等感官器官所收集,然後反饋到信息中轉器官丘腦再傳遞給大腦,丘腦整理後再傳遞給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收到信息後會進行判斷和評估再反饋給丘腦系統,丘腦系統再下達給交感神經之後產生情緒或者生理反應:呼吸緊張、心跳加快、出汗等等。
也有另一種理論認為感覺器官將神經衝動同時傳遞給兩個神經器官——丘腦和交感神經後直接產生了情緒,兩種理論在本質上沒有區別,不同的點在於是接受信息後先由意識判斷再由生理反應還是一邊判斷一邊出現生理反應。
認知影響大腦皮層對信息的評估和反饋
在這個流程中我們能發現情緒產生的關鍵過程就是大腦皮層對事件信息的評估和反饋,是什麼影響著大腦皮層對信息的評估和反饋呢?便是人的認知,即對這個信息的理解和認識。
認知又由什麼組成呢?或者哪些因素在影響我們的認知?
根據保羅艾克曼教授的研究認為認知來源於兩個方面:
- 我們過去的記憶和經驗。
- 遺傳得來的身體上的記憶與早期成長經歷形成的潛意識。
情緒什麼時候會產生呢?
當我們遇到以下情況的時候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 我們感知到影響自己生活的重大事件正在或者將要發生。進行思考後,對事情做出評價,對細微跡象,潛意識的察覺(預感)。
- 想像、記憶、讓某種情景在腦海中的重現。
- 目睹別人的情緒反應,體驗到他人的情緒,接收到帶有情緒的語言、文字、故事、經歷的信息時。表演調動臉部的肌肉情緒。
下面讓我們編個故事來解釋一下上面的內容:
正在認真工作的你突然收到一起工作的美女同事的消息問你晚上有沒有時間一起吃飯,你內心開始竊喜(雖然還沒發生什麼,但你預感有好事發生),這時候你女朋友突然打過電話來,(恐懼緊張,你害怕女朋友知道美女同事約你吃飯的事情,所以有些緊張。)你接起來之後以正在開會為由馬上掛掉。
剛剛掛完電話你的好友兼同事偷偷走過來小聲跟你說,聽說最近公司要裁員。你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開始回想自己的行為,昨天經理剛剛跟自己談過話,經理明顯對自己有些不滿。(恐懼緊張 想起昨天不愉快的談話,又開始害怕自己將要會被裁掉。)公司內部群里發了份名單,經理留言說這些名單里的人去會議室。
你在名單里沒看到自己,心中鬆了一口氣。但是有你的好友,你看他一臉陰沉的走進了會議室,你等他出來跟他一起在走廊聊了幾句,他確實被辭退了,你看他愁容滿面的樣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悲傷:你體驗到了他的悲傷和失落,看到他臉上的愁容你也感覺有些傷感,為了安慰他你的臉上也裝出傷感的表情。)
情緒會讓我們忘記自己所學的知識,情緒也會改變我們看待世界和判斷他人行為的方式,情緒會讓我們進入一種信息封閉的不反應期,也就是常說的一個人處於情緒化中。不反應期中我們會專註集中於解決情緒產生的原因而忽視周圍的環境變化和自己的知識經歷。
當我們處於情緒化之中我們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引起我們情緒的未達成目標。有點像是精神分析學說中的退行,我們會退變到原始的狀態,忘記自己的所學和社會的教化以及自身的技能,被情緒的特點所擺布。
悲傷中變得疲憊脆弱敏感,憤怒中破壞力驚人,恐懼中退縮僵化,喜悅中盲目興奮。每一種情緒的特點都會讓我們進入一種半封閉狀態,不會思考、邏輯分析、決策等等。
當人們有尚未化解的、尚未徹底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表露過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就會出現這種片段的移植(過去情景的再現,並將某種情緒投射到當前的人身上)。這些片段會扭曲現實情況,引發不適的情緒化反應,並且延長不反應期。
情緒產生的時間非常的短暫,甚至在幾毫秒之間,但情緒的發生也十分的短暫,大約都在5~15秒左右,你可能就會問了為什麼有些人的情緒可以維持幾天甚至很久?這就是情緒的另一個作用,它在極端高漲的時候會改變人的認知,並且情緒不是單一出現的,往往交替或者混合出現,一開始可能只是憤怒接而轉變成厭惡慢慢延伸成一種對引起情緒反應物的否定。
總之,情緒是在特定環境下大腦根據經歷記憶對情況的判斷,並且情緒有一定的封閉意識阻塞信息的作用,知道情緒的產生方式有利於有效的利用我們的情緒,就像演員在表演的時候大部分通過回憶自身經歷來調動感情。
所以,通過上面簡單的科普,你可能了解了,易怒,有可能是和情緒管理能力相關的,當然,也有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某些精神病性的問題,例如雙相情感障礙,也可能出現易怒的表現,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吧。確實這麼大的話題沒辦法一次說得很清楚,不過還是很高興有機會可能跟大家去聊一聊咱們感興趣的話題。
推薦閱讀:
※精神健康科普系列:思維反芻
※高情商的入門級技能——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情緒管理,看完你就不一樣
※賭神都是撲克臉?
※除了坐享,你還可以這樣訓練自我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