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體驗的越來越多,得到的卻越來越少?—— 體驗、迷茫與熱愛。
2012年,我寫下了這篇博客,最早發布在人人網上。6年了,物是人非,但這篇文章的意義還在。最近寫【人的分析】,忽然覺得繞不開這裡提到的「微妙之境「。所以先轉貼到這裡。文字也不改動,那是2012年的我。
過去一段時間的職業諮詢,我時不時地碰到這樣些同學。一類是特別想進諮詢類公司的同學。為什麼想進諮詢呢?因為可以接觸到各行各業,比本專業狹窄的方向更有意思。我問:「看過各行各業,如果你覺得都差不多怎麼辦?」……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我問了個外星球問題。第二類同學是問「選擇xxx工作將來限制大不大」,因為他們想體驗更多東西,怕入了某行以後方向就變窄了。第三類同學是履歷上有非常豐富的經歷,各種項目經歷、出國經驗、公司實習,他們的問題是「嘗試了很多,我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仔細尋根一下,這三類問題貌似都和「體驗更多」相關。前兩類是想怎麼體驗更多,後一類是體驗很多後迷惑了。因此我想今天來談談關於更多體驗這件事兒,和大家探討。
(一)」體驗更多「與」微妙之境「?
(二)通向微妙之境的路上,你的攔路虎是什麼?
(三)做自己熱愛的工作 vs. 做一行愛一行?
(一)「體驗更多」與「微妙之境」
我想自己還是理解很多同學「想體驗更多」的心情的。一來我們處於一個信息流動順暢和交通發達的時代,電視、媒體和互聯網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東西,商業社會也生產了很多東西鼓勵我們去體驗和消費,從各類美食、各類活動到環球旅行。現在很多家庭也富裕了(我看到很多同學很小就有了出國旅遊、學習等經歷),所以我們可以負擔更多的嘗試和體驗。另一方面,作為年輕人,我們當然對外部的世界充滿好奇,思維和學習速度也快,所以想嘗試更多是非常自然的。有一天我問自己:「如果讓我重新選一次第一份工作,我會去做什麼?」我的答案是「好像我也會選Consulting,雖然知道自己註定會離開那裡」!
但有兩類現象值得關注。
第一類現象就是那些體驗更多後迷茫的朋友,他們想通過「體驗更多」來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很明顯,「體驗更多」沒把人搞明白,反而搞暈了,愈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隨便插一句:這也是很多公司綜合類管理培訓生項目的困惑。公司想讓同學輪崗了解各個職能,然後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很多人輪崗後暈了)。第二類現象是:體驗越多,貌似邊際效用在逐漸降低,獲得的東西越來越少;同時需要達到初期同等興奮程度的刺激點越變越高,而且沒有的話就會感到無聊。用一個同學的話總結「我們越來越『重口味』!」舉個例子:開始我們可能很想嘗遍天下美食,第一次吃xxx菜會非常興奮,但隨著嘗試的次數和菜系越來越多,興奮點降低了。我們很想去找更讓人興奮的菜,但越來越找不到,可能結論是「xxx 不過如此」。然後要找新的品類,比如美食結束,輪到潛水登場了——一個新的循環再次呈現。視頻網、極限運動莫不如此。
對這些現象,我認真思考過。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慢慢地,我想自己可能明白了。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在於「體驗的層面」。我粗略地分了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感官體驗、第二個層面是理解或掌握、第三個層面允許我浪漫一下稱之為「微妙之境」。
我舉個例子,比如體驗印度菜。第一個層面是第一次嘗試,我們感覺到了咖喱的美味。第二個層面是理解咖喱是怎麼配出來的、咖喱的製作工藝,可能我們自己可以DIY出普通的咖喱,甚至使用紅咖喱、綠咖喱、黃咖喱等各類配置。第三個層面就複雜了,可能我們要找到xxx食材特別適合什麼咖喱,配料到底多少,怎麼達到恰如其分,因為非常細微的差別也會帶來口感上的變化。每個層面的興奮感是不同的,對吧?再舉個例子。我們學舞蹈,第一層面是擺出樣子、搞定分解動作,挺興奮;第二層面是能跳一支舞,樣子漸漸標準,也慢慢能表達出些許情感;第三個層面可能就是流暢地舞蹈,還能準確地表達出那種意境。我覺得最美妙的事情應該存在於「微妙之境」。用藝術的話來說,就是「分寸感」—— 多一分即多,少一分即少。
想必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很顯然,體會不同層面的體驗,需要的方式是不同的。第一個層面,只要看到、聽到、嘗到、聞到、接觸到就行了。第二個層面可能就需要我們進去初步研究、操練,自己DIY一下。第三個層面可能就得深入進去了。
從時間和精力耗費上而言,第一個層面用時最少,不需要你想什麼,只要敢做就行;越往上,你的用時越多,精力投入越高。而且,從第二個層面開始,要求開始從被動變為主動了,你得去自己想、自己去琢磨,難度也越來越大。相應的,越往上,人的成就感也就越高,對事物的感悟也就越多,對自己的認識也越深刻。
但這個世界給我們的直接體驗,很多是第一層面的;而且第一層面的感官體驗最直接,最輕鬆,也恰好符合我們年輕追求新鮮感的天性。但是這樣感受的邊際效應是遞減的,因為感官會有適應性;同時它也有「成癮效應」,下一次需要比前一次更大的刺激,不然就會覺得平淡和無聊。而如果我們要體驗第二層面,就需要開始付出了,要你的嘗試和練習。如果要到第三層面,甚至短期的苦思冥想還得不到。所以只是不斷地累加第一層面的體驗,是怎麼也不可能進入第二層面的,更不用說第三層面了。加之人會厭倦 ,也就自然而然地去追求更加新奇的東西了。
因此,我覺得「美妙存在於微妙之境、而不在多少之分」。以前我看到有人說什麼某某葡萄酒有xxx香味、某某咖啡有土地甘甜的回味、某某抽象畫有xxx的意境、某某文章裡面的隱喻很巧妙、某某戰略設計很有縱深感等等,總會覺得有點玄和扯的味道。後來我明白了,排除那些真的是扯的情況,很多是因為我沒有付出那麼多去品嘗、去體味,那些細微的差別我是嘗不出的。這段時間上海有畢加索畫展,很多人看不懂,著名畫家陳丹青做了很好的解釋:「你這麼看畢加索是看不懂的,你得去理解他之前的印象派畫作,再之前的現實主義風格畫派,才能知道畢加索的突破在哪裡。就像理解齊白石,你也得先理解八大家的畫,才能理清脈絡。」我覺得丹青先生說得很好,這又印證了古話「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那我們怎麼進入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呢?難事兒來了。
( 二)通向微妙之境的路上,你的攔路虎是什麼?
人生很公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如果微妙之境如此之美,必然也就不那麼容易達到。在我有限的經驗下,在通往微妙之境的路上,我看到了好幾隻攔路虎。對於這個過程,我就先說三個我看到的攔路虎,因為我自己也在體會和摸索。
第一隻攔路虎,是「行動」。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有個大師說:「沒有什麼東西比讓人行動起來更難的了。」雖然有點誇張,但也說的是事實。
第二隻攔路虎是「重複」。細微的差別是藏在表現裡面的,因此需要你對錶面的東西爛熟於心,才能深入到細微的差別之地。怎麼爛熟於心呢?唯有重複,得反覆地操練。但有了重複,就必然有枯燥,這不是很多人能忍的。不少Consultant到第三年,總是有點難受,因為第一、第二年還能學很多工具模型,見很多新的Case,但第三年就開始要重複,難受了。
第三隻攔路虎是「體悟」。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能力不一樣、習慣不一樣。越到細微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越大,就像指紋。因此越深入,就越沒有什麼具體流程指導你,沒什麼具體的東西可以學,因為別人的東西不合適你,抽象的原則又無法指導具體的操作,所以你得靠「悟」,靠根據具體的情況去調正,這就要用到你自己的獨立思考了,思考是累的,反覆琢磨去找路更累。
我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有一段時間我對太極拳很感興趣,就自己去看錄像和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太極拳的起勢?—— 雙腳放鬆分立、雙手緩慢抬起、再緩慢放下。夠簡單吧!但我看了總綱,才發現僅僅這個動作就足夠難死人。為什麼呢?因為它說抬手,要「以意帶力、以肩帶臂」,意思是說,是你意念帶動力量的生成,然後肩動手臂再動,是自然而然的,不能用拙力。我稍微看了看自己的模仿,我是手臂用力氣抬起來的,不是意念動而動的,所以動作不自然,顯得僵硬,不一氣呵成。然後我又試了幾遍,發現集中注意力真難,做到放鬆真難。有一次偶然間發現做到了,我手指居然能感到「氣息」。可過了這遍,下一次又感覺不到了。眼睛一晃,兩小時過去了……後來因為工作忙,沒繼續下去,因為知道要花多少代價,但這次研究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一個簡單的起勢,就有那麼多講究,楊氏太極拳整套八十五式,是什麼概念?如果還要具體應用到搏擊,根據實際情況千變萬化,又是什麼概念啊!所以有人打太極打了幾十年,還說自己剛摸到門道。每次打起來,還津津有味。我知道,我們體會到的不是同樣一個太極拳。
相信大家都能舉出身邊的這種例子,貌似每個領域的頂尖高手都有對這樣體驗的陳述,也很沉浸其中。境界很美,只是行動、重複和體悟這三個攔路虎,不是每個人都能過得去的。可惡的是,以前我們可能選擇還不多,聽到的看到的也不多,現在這個時代信息如此豐富、事物如此豐富,我們就更難把自己熬到那個份兒上,爬那座難爬的山了。
這裡把王國維描寫的三重境界抄寫在這裡,真是透徹。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三)做自己熱愛的工作 vs. 做一行愛一行。
如果以上看法成立,我們可以稍微做些應用。比如解釋一下有人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有人做一行愛上一行,貌似兩種人都挺幸福。再比如現在很流行的「10,000小時」的說法。
無論是做自己熱愛的工作,還是做一行愛一行,我個人覺得最關鍵的,是他們進入的境界不同。根據我的觀察和個人體驗,我發現越往到「微妙之境」,體會越相似。古話說「殊途同歸」,我把它比喻成一個圓錐體,可能起點是底上圓形的一點,點和點之間距離可能很遠,但愈往上走,距離愈近,直至到頂點匯合。比如很多頂尖的藝術家、企業家、運動員,都會描述某刻那種忘我和流暢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非常一致——馬斯洛把類似的感覺叫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
所以有人會說「我本來不喜歡這行,但鑽研下去,也就喜歡了,而且越鑽研,貌似越喜歡」,這因為他可能進入第二個階段,慢慢進入微妙階段了;也有人說「我一開始挺熱愛這份工作的,但慢慢的就不喜歡了」,因為第一階段過完,到了第二階段難事兒來了,自己又沒意識到情況變化,就扛不住了,但理由卻可以是「不喜歡」。當然,你能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最好,因為你沒法逃,死氣白咧地也得繼續前進,實在割捨不,歪打正著地更可能往微妙之境努力。
這點上我是幸運的,我太喜歡培訓、太想做成一個好的教育機構了,所以碰到很多磨難不是我堅強得不哭不鬧,而是哭多了鬧多了發現,哭鬧除了浪費自己精力之外,沒用,還是得上,那還不如不哭鬧呢。我自認為熬過了一些階段,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可能我自大了)。因此,無論你找到了自己熱愛的工作,還是做著不喜歡的工作,超越第一階段,攻克重複和體悟階段的「坎」,無論如何都是必要的。
對於「一萬小時」的說法,我想就簡單了。重複到爛熟於心是需要時間的,摸索屬於自己的道路更需要時間。至於是不是一萬小時,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肯定:這個時間一定不短,而且一定比你保持新鮮期的時間長,而且還不是長一點點,長到足夠讓你覺得煩。所以超越第一階段,攻克重複和體悟階段的「坎」,無論如何都是必要的。
我的想法就這些,總結一句就是「美妙存在於微妙之境、而不在多少之分」。當然,更多體驗還是需要的,只是想說明有另一個方向值得大家注意——「更多體驗」和「深入體驗」是一個事情的兩面,偏廢都不可取。有人說要「T」型人才,其實道理是一個。如果你已經面對體驗刺激感下降的情況,可能你需要的不是更多體驗,而是深入下去尋找「微妙之境」了。這些說法供你參考。
郁宏翔
寫於2012年
用現實主義的方式,靜候理想主義的未來
推薦閱讀:
※<歡樂頌>邱瑩瑩是如何成為一名專業咖啡師的?
※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到底有多難?
※一個沒有繪畫功底的人,爆發的靈魂畫風
※ENFP如何用興趣愛好賺錢?
※興趣貫徹生活中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