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術圈並不好玩

最近要畢業了。想法很多。也逐漸有了退出學術圈的想法。

特別是最近看了 @雲天 和@弗蘭克揚的文章 。比如 zhuanlan.zhihu.com/p/35

算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先說下經歷

我是考研後,從211考研到985(top 10),然後碩博連讀,一共5年。沒有國外經歷,但是也算在坑裡浸了5年了。目前手上有2篇SCI,一篇chemical science在投(只說SCI,其實是讓化學人不齒的。但是不想讓人知道我是誰,所以不報具體雜誌)。導師是院內領導,傑青,年齡關係,搞學術科研明顯已經力不從心了。

關於勸退。唉,只能說相見恨晚呀。

1.勸退不適合所有的人,但是適合大部分的人。如果方向不好發文章,就退吧。

2.學術的環境與前途。如果真的需要養家,甚至小富,就退吧。

3.天選之子?學術夢?什麼時候才能醒?

1.勸退不適合所有的人,但是適合大部分的人。如果不好發文章,就退吧。

首先,我反對一股腦的勸退。總是一股腦的勸退,我想這也是有人反感勸退文的原因。

生化環材,因為我是化學專業,所以下面說的,只對應化學方向。當然,也供生環材的人參考。

你如果有NCS,有JACS,有angew在身。如果你這個方向確實好發文章,你也樂於其中,那就繼續樂於其中吧。做科研,始終是為國家為人民爭光,沒有什麼不好的。

我不認為科研必須要和產業結合,這本身也不是科研的必要使命之一。

科研目前的硬性評價標準還是非常單一的,就是文章!

努努力在你那個方向發些文章,國外混個海外經歷,到時回來高校找個教職,也是不錯的路子。寒暑假還有假期呢,對吧?

但是!!

但!!

是!!

如果你的課題組n年(n>3)才發一章好文章(組內比較),

如果你這個方向每年在JACS才發幾篇好文章(世界範圍內比較),

那就要警惕了!!

如果你的導師在國內沒有關係,沒有人脈。

那就要開始醒醒了。

如果科研已經開始折磨你,你也沒有興趣了。

果斷退出吧。

學術文章的事可以吐槽的點還是挺多的。

以前的我,相信學術是公平和乾淨的。但是投文章之後就不這麼想了。

JACS,是比較容易收美國人的文章的。

angew,是比較容易收歐洲人的文章的。

好的雜誌社,是比較容易收牛人的文章的。

有些時候,與雜誌社編輯有關係的話,文章被接收的機會也大很多。

可能有人會說,這無可厚非。但是這真的並不公平和乾淨。

文章送審制度我也覺得相當的落後。多少年了,一直是那個流程,沒有變化。

文章送審之後,一般是3個審稿人給意見。

首先,我不否認大部分審稿人的意見還是相當公正客觀的。但是也不是完全。特別是那些可上可下的情況。

導師的關係很重要,有關係的話,多少會意見給得輕一些,本來想拒的,可以給個大修。本來是大修的,可以給小修。

另外,審稿人給意見的另一個重要的參考是,你有沒有引用他的文章。引用的夠不夠多。這是我非常噁心的,有時候明明關聯度不大的文章也被小老闆要求引用,僅僅是因為審稿人的關係。

可能有人會說,這無可厚非。但是這真的並不公平和乾淨。

還有一個事刺激我的是,大老闆在她女兒本科畢業後,就將她送出國,到一個大牛課題組。然後她女兒,幾年就發了幾篇JACS。她女兒可能也發得不容易,工作得很辛苦才能發JACS。但是確實方向和導師,對於發好文章相當重要。你說你相信你自己努力和天賦,你也能發一篇JACS。嗯,我暫時相信吧。但是,別人可能做出你同樣的努力,可以發幾篇JACS。

所以,如果你的方向和導師根本不行,如果你發頂級文章的難度是別人的數倍。那就果斷退出吧。

畢竟,其實知乎很多發過頂級文章的人,也都退出了。

畢竟,現在頂級文章可能也不好使了。進高校,還要靠關係...

所以不要為難自己了。

2.學術的環境與前途。如果真的需要養家,甚至小富,就退吧。

我初中開始化學就學得不錯,一直也有個科研夢。不求自己能研究出什麼,不求自己能拿諾貝爾,真的是想默默為科研奉獻的。可惜,科研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

首要,是薪酬

本來薪酬應該是我最末考慮的事。因為我家庭條件還可以。我從小也對金錢,沒有特別貪戀的想法。但是,博士要畢業了,將近三十了,家裡經濟逐漸過渡到需要由我支撐時,還是有相當壓力的。

說實話,大部分人讀博士,肯定不是直接奔著科研去的,也是因為相信博士畢業了,會比較有前途,會有更多的選擇性,會比別人更高的起點。我不否認,博士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問題是,你和誰在競爭?

讀博期間,每個月才可憐的幾千工資就不說了。

博士之後就走上人生巔峰了?並沒有。

博士這幾年,大部分人熟悉的只有科研。

博士畢業之後,很多人也很自然的想把科研當謀生的手段。所以,博士生要競爭的人,主要還是博士生。博士只是起點,並不佔優勢。然而,化學博士畢業之後的科研謀生路,相當的窄。要麼公司,要麼高校。

在公司里搞科研,我周圍很多博士生是不恥的。這點不細說。大部分博士生還是想在高校里搞科研的。

然而,現在高校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了,現在還有5年非升即走的之類的制度。沒有海外經歷,也是要矮人一截的。在薪酬方面,其實也相當不如意。我導師之前還轉發了廣東省新政,說要支持博後。具體百度就有。先不說這扣那扣,還有沒有那麼多錢。博後,這工資真的能算高嗎?這工資穩定嗎?真的對得起博士這個頭銜嗎?常常聽說碼農3-5年努力下,工資就能達到20萬+。一想,心就有點涼。

高校老師的報酬,我了解的不多,不瞎說。有傑青,長江的稱號,相信應該是不會低的。但是我也相信大部分人的工資水平還是相當穩定且有限的。

----2018-4-21 更新-----

最近看了「圓桌派」一期「藝考」專題。裡面就提到:藝術圈和學術圈都是可能前5%的人佔據了大量資源,但是後面95%的人收入則是斷崖式的,處於很低水平的狀態。不像CS等行業,是階梯式的工資水平

----2018-4-21 更新-----

第二,是知識技能的發展

我相信數學和物理領域,主要還是智力導向的。聰明的人,做數學和物理的科研應該是相當享受的吧。這是我個人的猜想。但是,聰明的人,千萬不要來化學領域做科研!!這不是猜想,是事實!

我在考研的時候,因為考試要求,把化學重要的教材都學習了。四大化學,結構化學,高分子等等。當時很有自信和成就感,覺得我為化學科研做好了準備了。

然而,我做科研的時候,教材知識有用上嗎?幾乎沒有。甚至說那些教材知識連做為科研基礎都談不上。就是幾乎都沒有用。

科研主要靠的還是看文獻,抄實驗方法,抄文章思路。

chem is try!以前覺得這句話好有趣,說出化學的真理。現在只覺得這是對化學諷刺。

化學就是一門嘗試的學科,意思就是說即使你有99%的把握,你不去做,你就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也不會認可你。

所以,大部分時間,你要做的是去做實驗,而不是思考。

你的知識庫對你的科研是有幫助的,但最多是輔助的角色

另外,化學知識也相當的散亂,沒有體系感知識之間的聯繫也不大。

一個電化學專家,一旦涉及到化學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內容,屁話也不敢說。

第三,心態

化學這門學科,成功的影響因素實在太多了。運氣,背景,人脈,關係這些軟實力都能影響你的成功。這時我常常會羨慕程序員的名言: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能實在點比拼硬實力,實在太好了。

我覺得聰明的人,就是會比較喜歡硬實力的對抗。

所以走好化學這條路,心態真的也相當重要。你因為運氣,背景,人脈,關係這些軟實力輸給別人了,你能服氣嗎?

我讀博期間,為此曾經抑鬱過一段時間。相信大部分讀化學博士的人,都會多少有過抑鬱期。

另外,化學debug速率實在太慢了。你有一個想法。你去做實驗,結果可能要幾個月才能證明這個想法根本不行。一年才幾個月呀~~。計算機程序有bug,多運行調試幾次就能找到哪有錯誤了。數學多算幾次,就知道自己哪沒有算對了。化學不行呀~~~這麼慢的debug速率,你的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是要慢多少倍呀~~

另外,導師對你的幫助幾乎為零,師兄師姐是對你更有幫助的存在。我常常吐槽我的導師不添亂,不瞎指揮已經非常不錯了。

幾年博士下來,心裡是相當慌張的。只掌握了本領域的一部分知識,對化學其它前沿知識一概不懂。所以,即使做博後想換個好發文章的方向,心裡也特別沒底。

3.天選之子?學術夢?什麼時候才能醒?

前面說了,我初中開始化學就學得不錯,覺得自己會不會是天選之子?一直也有個科研夢。不願意去工作,想進高校當老師,搞科研帶學生。結果等我醒來,已經在一個深坑裡了。

突然覺得社會充滿了惡意。

竟能如此鼓吹科研與學術。把科研與學術放到一個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從小學就鼓吹小朋友做科學家。把這麼多優秀的人材往這方面引導。結果,只是造就了少數精英的輝煌。大部分其實只是成了高級搬磚工。

說實話,關於學術夢,沒有經歷,沒有痛苦,沒有悔悟,你是很難被打醒的。

唉,各位還在夢裡的人,就當這是一個loser的嘆息吧。

我只求你看完這篇文章後,能稍微有點警惕和思考就夠了。


推薦閱讀:

[閑話]怎麼樣衡量一個學術期刊的質量?
山東籍海外科學家:齊魯大地的學術困境和出路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顏寧教授:不向前走,你根本不能輕易定義成功與失敗
什麼是時尚?從哪種角度看時尚才能給於我們最大的幫助。
「美學」這門學科究竟學什麼?

TAG:學術 | 轉行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