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水:我輝煌可憐的家鄉

白水,我深愛的家鄉。一個有著無與倫比的黃土地上美夢的家鄉。它是字祖倉頡和酒聖杜康文化的發源地。它也是中國著名的蘋果之鄉。它有燦爛的傳統文化,也有質樸厚重的生命底蘊。說起倉頡,記得有位學者說過,倉頡廟宇中的古柏所涵蓋的生命似乎訴說了黃土地幾千年的文化,承載著黃土地上無法訴說的人文歷史。記得當時學者臨別的時候,握住我的手說,沒事的時候多看看那些幾千年的古柏,直到哪一天古柏開口說話了,這方土地就會復興,這方土地就會重新綻放出歷史的恢弘。

我當時還不理解,覺得學者是用一種無趣在調侃。他是把一種生命的無奈留給了我,讓我在一種無解的過程中去煎熬靈魂。可後來我明白了,學者就是學者。他似乎用了一種擬人的手法向我傳遞了一種信息和密碼,他是告訴我,家鄉這方神奇的土地一定會有開口說話的那一天。前不久有位著名的文化學者去了家鄉的杜康溝,後來他沒有見我,只是給我的微信留下一句話。他說杜康文化的營造需要心和人品。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完之後竟然落淚了。有人也許會說我多情善感,會覺得我做作無趣。可說心裡話,當時我被學者的那種對文化的理解震撼了,被一種無形的社會現實撕裂了生命,覺得這世界真的就有生命的無形。

有人問我為什麼會如此的留戀一個很貧窮的山區小縣。為什麼不走出去展現自己生命的理想?我沒有回答,不是回答不了。我只是覺得對家鄉的熱愛那是融進骨髓的宇宙真理,誰也改變不了,誰也不願去改變。記得第一次縣長給我打電話讓我去江蘇的海寧市開會的時候,我很茫然。因為可憐的我根本都不知道海寧在何方?我是按照地圖走的。到了我才知道,那裡早就是中國著名的皮革之鄉。當時令我震驚的是,他們既不養育牛羊,也不生產皮革,卻能夠成為全國最有名的皮革之鄉。也就是那一次,我在大會上為家鄉帶回了當時全國第一家中國蘋果之鄉的牌匾。當時我有些激動。因為我覺得除了深厚的黃土底蘊,燦爛的倉頡和杜康文化之外,這塊牌匾也算是對家鄉人多年的努力所給予的最高評價了。

當時我背著牌匾沒想著去大上海逛上一圈,儘管我很嚮往十里洋場。儘管當時海寧距離上海很近。我而是去了杭州。就在西湖邊上,站在碧波蕩漾的西子湖畔,我想到了斷橋,想到了雨中送傘,想到了雷峰塔,還想到了岳飛岳雲。也許我們不應該沉寂在歷史的過往中,但是我想,一方土地的歷史毫無疑問就是一部宇宙的生命史。就在剛才還和朋友在網上就什麼是唯物主義,什麼是唯心主義爭執的不可開交。朋友說本來就是立足點不一樣罷了,為什麼我們非要把兩個立足點不一樣的哲學觀點對立起來呢?難道說宇宙發展到到今天就是因為事物的對立才有了能量?

五千年的古柏,三千年的古廟,三十多年的蘋果產業似乎都在向世界訴說著黃土地上的一種傳奇。過去我們很少去思考什麼叫融合,儘管孔子的中庸之道已經詮釋了社會和生命的關聯。我在這裡沒有用關係,而是用了關聯。我是想告訴大家,其實中庸所涵蓋的不僅僅只是一種宇宙的哲學,它所表述的還有生命對土地的眷戀。在我的家鄉,黃土地就是生命的訴說,黃土地文化就是生命的文化。現在想起來,在我的家鄉,融合是固有的,因為融合就是生命哲學的立意和存在。只有融合才能彰顯生命的安靜,才能展現我的家鄉對中國文化不可磨滅的貢獻。

說家鄉可憐,那是因為幾千年的風雲沖刷,讓我們所面對的世界滿目蒼夷,讓家鄉的黃土地少了對歷史對現實的續寫能力。家鄉是渭南唯一的山區小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有時候我都不願意去想,輝煌了幾千年,自豪了幾千年,現在我們還在自豪,海門還在夢鄉著輝煌的時候,為什麼現實卻留給了我們那麼多的不盡人意,那麼多的苦澀無奈呢?是家鄉只過?是歷史只過?當我們真的開始用宇宙的哲學來思考這一切的時候就會驚奇的發現,家鄉的可憐和家鄉的魅力都是來自自於一種宇宙無形的融合。

我常在想,家鄉倉頡廟宇五千年的古柏講述的不是黃土地上的能耐,而是向我們訴說著生命對文化的敬畏。這種敬畏就是人和自然的一種和諧,是生命和信念的一種高度的融合。我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觀點,我一直認為文化就是生命,文化的本質展現的就是生命的本質。所以當文化具有了融合的功能的時候,它留給家鄉的遺產就是歷史和生命的遺產,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無法迴避,也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在想,如果有人要讓我用最簡潔的話語來表述家鄉,我會毫不猶豫的這樣說,我的家鄉就在黃土大原上,它孕育了黃河文明,是生命文化的起點。有字祖倉頡,有酒聖杜康,有香飄海內外的白水蘋果,也有質樸勤勞的家鄉人民。他們在這方土地上就是因為用一種宇宙的融合的法則,創造了幾千年不衰的家鄉文化。留給了歷史,也留給了生命訴說不完的世界童話。

記得有一天朋友突然問我知道不知道什麼叫「勢理論」。我當時還真的蒙了,因為在我覺來,哲學的前沿現在就是量子力學帶給物質的衝擊。我沒想像到「勢理論」所要詮釋的到底會是這個世界的什麼。當時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字眼,我想到了司湯達的「熵學說」,就問朋友二者有關係嗎?朋友笑呵呵說的,可能有些關係。我頓時明白了,其實這裡所說的勢就是一種落差產生的能量,這種能量對宇宙產生的作用就是勢所要詮釋的內容。嚴格意義上,勢是不能作為一種理論存在的。它就是一種運用,是對融合的一種顛覆。說心裡話,司湯達的《熵》學說我第一次讀的時候就覺得他是把宇宙作為恆定不變的對象進行考察,最後才得出宇宙總將有一天會變成死寂的。

其實這是一種悲觀主義的論調。我們不能因為未來的宇宙要滅亡,今天就在這裡苦苦等待。我們不能因為家鄉的今天還不盡人意,就在這裡怨天尤人吧。其實裂變和聚合都是可以釋放出無比巨大的能量的。原子彈運用裂變的原理可以讓世界毀滅。氫彈用聚合的原理照樣可以讓世界毀滅的更乾淨。所以讓我說,現在回想起家鄉的歷史,還是看到家鄉今日的現實,融合都是時代的潮流,融合才能讓我的家鄉走向涅槃。融合顧名思義就是相聚和吸納。歷史的責任告訴我們,社會的發展儘管不可能脫離開「揚棄」的哲學法則,但是我想,歷史前進的步伐和獲取的能量一定是要從聚合那裡獲得的。

想想現實有時候覺得也挺有意思的。韓國人把端午節給自己申請到了非遺。最近聽說我們的秦兵馬俑也是他們的祖先製造的。現在也要申請非遺了。甚至於就連我們的國父中山先生據說也有大韓民族的血統。儘管是玩笑,可是這些玩笑帶給我們的思考卻往往是帶血的,是讓生命撕裂的。就像倉頡,如今全國就有幾十處紀念的廟宇寺院,可是我想,人們崇尚倉頡正是印證了一個真理,那就是文化融合的魅力。其實我都說過了,在我的家鄉倉頡廟宇里有幾千年的古柏,有兩三千年的廟碑,這一切儘管不能完全的訴說什麼,可是我想對倉頡文化的貢獻似乎多少還是能說明點什麼的。

不過有時候想想也挺悲哀的,因為當文化產生融合的人過程中被無情的分割出去的時候,留給家鄉人心靈深處的苦澀疼痛還是刻骨銘心的。儘管很多時候我也在闡述,其實沒有必要去爭究倉頡到底是哪裡人。我們所要展現的就是古老的倉頡文化。因為文化的存在是永恆的,是磨滅不了的。其實想開了,全國那麼多倉頡文化的存在,說明了倉頡文化的融合力是巨大的。說明了倉頡文化的生命魅力也是不可限量的。我在想,不管是宇宙還是社會,其實都在尋求一種平衡,而這種平衡始終在不斷的變化中在尋求新的平衡。我想家鄉古老的文化正就是用這樣的準則在訴說歷史的存在感。

聽起來融合像是一個名詞,甚或是動詞。但是融合絕對不是數量的疊加,也不是一種機械的自然過程。它有生命思想和精神的內涵。其實在我覺來,融合更是一種生命的行動,也是生命聚集能量的過程。也許我說的有點絕對,也許我的思考有些形而上學,但是我堅信,融合也是生命和宇宙的本真。融合是一種思維體系建立的必由之路。是一種思想升華的根基,也是我破門面對與現實重塑精神的不可替代的存在平台。家鄉的文化正在走著一條新時代的融合之路,家鄉的未來必將也在時代的融合過程中綻放出新的光彩來。

融合的理論根基是信仰,說的膚淺一點就是信任。只有信任了才能讓生命義無反顧的去靠攏。只有堅定了信念,融合的力度才有了屬於生命綻放的能量。儘管我的家鄉現在和時代的要求還有距離,可是我想這種距離一定會在強大的融合過程中被時代的精華所吸附,會在家鄉人永不言敗的精神里得到發揚光大。我經常說,不管家鄉的過去是什麼,也不管家鄉的今天有多麼的落魄,但是家鄉的明天一定還要輝煌的。因為現實中我們能夠看到,家鄉人正在運用融合的力量來完善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家園。當生命具有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時候,所迸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是無與倫比的。畢竟家鄉這方黃土地曾創造了華夏不可磨滅的歷史文明……

(文章來自白水縣人大常委會李軍)


推薦閱讀:

TAG:輝煌 | 家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