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尊王攘夷的外交思路

管仲在成功使齊國國庫和百姓都富裕起來,社會安定下來後又打造了一支召之即來來則能戰的鐵軍,但在管仲的整體構思中軍事始終是為政治服務的,國君必須始終牢牢握緊槍杆子,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重視軍隊建設強軍尚武;二是政治應該指揮軍事而不是反過來。而且在管仲看來戰爭始終是在萬不得已時的最後選擇,相比之下他更主張用外交手段解決國際糾紛。對此在下有一點淺見:兩國實力對等外交就是力量,通過外交上的合縱連橫縱橫捭闔往往能得到軍事行動得不到的東西;兩國實力不對等力量就是外交,城下之盟根本就沒什麼好談的,這時任憑外交官如何伶牙俐齒也無法取得絲毫進展,這時只能依靠軍人狠狠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當然無論一國實力多麼強大,也有耗盡的時候,不然早就有國家統一全世界了。既然沒有哪個國家的實力足以碾壓其他所有國家,盲目炫耀軍事實力,全世界秀肌肉只會讓全世界都怕自己,而不會讓別人發自內心愛上自己。當所有人都害怕你的時候難保他們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存聯合起來對付你,所以在和平年代還是不要輕易言戰,能用外交手段解決的爭端就盡量用外交手段解決。

管仲的外交主張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為了使齊桓公成為諸侯之長,管仲在外交上協助齊桓公做了許多努力。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國救燕。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國,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再次發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國。打退了毀邢都城的狄兵,並在夷儀為邢國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國率諸侯國替衛國在楚丘另建新都。前656年管仲讓齊桓公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管仲獻計讓齊桓公會集諸侯國君於首止,與周天子盟,以確定太子的正統地位。公元前654年管仲、齊桓公因鄭文公首止逃會,率聯軍討伐鄭國。數年後,齊桓公率多國國君與周襄王派來的大夫會盟,並確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魯、宋、曹等國國君及周王宰孔會於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齊桓公為諸侯長。同年秋,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後遇到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此次盟會齊桓公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管仲的外交戰略獲得了很大成功,使齊桓公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伐山戎、救助衛邢是保衛同族,是率有道伐無道,屬於師出有名。無論從外交上或是軍事上考慮管仲都強調齊國必須牢牢抓緊兩樣東西:正義和實力。沒有實力干不過人家啥都白搭,但光有實力而師出無名堂堂齊國軍團不是淪為打手集團了嗎?管仲先於其他各國的國君宰相們看出了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周王室殘存的利用價值,那就是作為中原華夏各諸侯國的精神盟主,維繫華夏諸國的團結的精神紐帶。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討伐異族,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獲得了大義名分。問罪楚國也是以楚國不向周天子朝貢為由進行聲討,隨後齊桓公和管仲約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組成聯軍南下,首先一舉消滅蔡國,直指楚國。楚國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派使臣屈完出來談判。屈完見到齊桓公就問:「你們住在北海,我們住在南海,相隔千里,任何事情都不相干涉。這次你們到我們這裡來,不知是為了什麼?」管仲在齊桓公身旁,聽了之後就替齊桓公答道:「從前召康公奉了周王的命令,曾對我們的祖先太公說過,五等侯九級伯,如不守法你們都可以去征討。東到海,西到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都在你們征討範圍內。,你們不向周王進貢用於祭祀的濾酒的包茅,公然違反王禮。還有昭王南征,至今未回,這事也不是與你們無關。我們興師來到這裡,正是為了問罪你們。」屈完回答說:「多年沒有進貢包茅,確實是我們的過錯。至於昭王南征未回是發生在漢水,你們只好去漢水邊打聽好了。」齊桓公見楚使屈完的態度不軟不硬,就命令大軍在陘(今河南郾城南)駐紮下來。南北兩軍相峙,從春季到夏季,已經半年。楚國又派屈完和齊桓公、管仲談判。齊桓公管仲早就無意打仗,只是想通過這次軍事行動來顯示霸主的威風,嚇唬楚國罷了。所以他們很快就同意與屈完談判,並達成協議,將軍隊撤到召陵(今河南偃縣)。齊桓公為了炫耀兵力,就請屈完來到軍中與他同車觀看軍隊。齊桓公指著軍隊對屈完說:「指揮這樣的軍隊去打仗,什麼樣的敵人能抵抗得了了指揮這樣的軍隊去夾攻城寨,有什麼樣的城寨攻克不下呢?」屈完很沉靜地回答;「國君,你若用德又來安撫天下諸侯,誰敢不服從呢?如果只憑武力,那麼我們楚國可以把方城山當城,把漢水當池,城這麼高,池這麼深,你的兵再多,恐怕也無濟於事。」回答得委婉有力。為形勢所迫,齊桓公同意與楚國結盟。這樣南北軍事對峙就體面的結束了。其實在征討楚國的行動中管仲和齊桓公不過是在楚國使臣屈完面前合謀自導自演了一齣戲:齊桓公唱白臉,以兵力相威脅;管仲唱紅臉,主張談判解決問題。實際上齊楚兩國實力相差並不懸殊,雙方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既如此只要楚國服軟齊國大可不必強行動手。管仲敏銳意識到了這點,所以絕不打無把握之戰,但又讓齊桓公唱白臉施壓於楚國,逼迫楚國締結利於齊國的盟約。

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周惠王去世。齊桓公會同各諸侯國擁立太子鄭為天子,這就是周襄王。這是為了維護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周禮的支柱,同時擴大齊國的國際影響力,打造以齊國為霸主、周天子為精神領域的全新的上下尊卑有序的秩序。周襄王即位後命宰孔賜齊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以表彰其功。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大會於葵丘(今河南蘭考、民權縣境),舉行受賜典禮。受賜典禮上,宰孔請周襄王之命,因齊桓公年老德高,不必下拜受賜。齊桓公想聽從王命,管仲從旁進言道:「周王雖然謙讓,臣子卻不可不敬。」齊桓公於是答道:「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敢貪王命,而廢臣職嗎?」說罷,只見齊桓公疾走下階,再拜稽首,然後登堂受胙。在這裡齊桓公又好好秀了一把,這等於免費為自己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告訴世人齊國是尊王的。眾諸侯見此,皆嘆服齊君之有禮。齊桓公又重申盟好,訂立了新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葵丘之盟」。齊桓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47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帶勾結戎人進攻京城,王室內亂,十分危機。齊桓公派管仲幫助襄王平息內亂。管仲完成得很好,獲得周王讚賞。周襄王為了表示尊重霸主的臣下,準備用上卿禮儀設宴為管仲慶功,但管仲沒有接受。最後他接受了下卿禮儀的待遇。由此可見齊桓公和管仲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尊王攘夷的外交思路。

推薦閱讀:

——間諜往事(中)
共產主義舊史觀批判與史觀重建(下)
哪位開國元帥被稱為名將之師 軍區司令一半是其學生?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古代的代孕媽媽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