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對孩子說「不」會壓制孩子的創造力
我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缺乏創造力和自主意識,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就爬不起來。事實上,問題就出現在爸爸媽媽和孩子每天的互動中,接下來說到的這幾個容易忽略的日常舉動,可能就會阻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孩子一出生就喜歡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接觸的過程也能夠讓孩子學習到基礎知識。相關專家這樣跟我們說:「我們通過研究發現,讓孩子在遊戲、運動中全身心的投入,就算把自己弄得臟髒的也有利於身心健康。」爸爸媽媽不讓孩子在泥地裡面玩,剝奪了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權利,阻斷了孩子對自然界的認知,對孩子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爸爸媽媽可以陪孩子一起在野外遊玩,並在玩的過程中教給孩子一些知識,同時避免受傷。
吃飯、穿衣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是孩子最早鍛煉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的機會。所以不要因為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就阻止孩子,並且代勞,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專門買一把適合的椅子,盛上小半碗飯,告訴孩子正確吃飯的方法。如果不小心弄到外面,不要一頓批評,最好是要糾正孩子拿勺子的姿勢,然後鼓勵寶寶。
在孩子的眼中,幫媽媽做家務就像遊戲一樣,不僅打發了時間,還可以學到本事,從而養成愛勞動的習慣。爸爸媽媽如果像上面那樣拒絕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覺得勞動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以後會對勞動產生本能的排斥反應。爸爸媽媽在孩子表現出勞動熱情時,不能因為害怕孩子搞砸就拒絕孩子。不妨幫孩子開小水流,看著他洗碗。如果把髒東西弄到身上,或者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一定要趕緊安慰、鼓勵,不能讓孩子討厭洗碗。
中國傳統思想是隱忍、含蓄的,所以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都會採取比較內斂的方式,不讓孩子隨便亂說話,怕孩子說的不對遭到別人的取笑。這樣會造成孩子以後只會接受、從眾,缺乏創造力,甚至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因此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不懂就問,而且要當面問,不過要跟孩子說明,在問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禮貌。
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莫過於:「你讀好了書就行,什麼都不要你做。」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學習看得非常重,對思想品德、勞動意識等方面卻不重視。但一個心理健康者,除了智商高,情商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不要放棄這些培養孩子責任感的細節,經常讓孩子做做家務培養動手能力,讓孩子廣泛交友。
爸爸媽媽要多注意和孩子之間的日常互動,讓孩子的創造能力得以發展。
推薦閱讀:
※幼兒學國學竟有這麼多好處!!良好的行為習慣,高效的學習能力,乃至幸福的人生,國學幫孩子一一達成
※你家有terrible 2的熊孩子嗎,如何面對和教育
※長長的路,慢慢地走——《孩子,你慢慢來》
※如何看待《爸爸去哪兒》裡面爸爸們誘導孩子們吃糖?
※家校溝通的意義、現狀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