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機甲」頻頻撞車,亂打一通爆款尚缺火候
文丨沐漁
4月13日,東方衛視《完美搭檔》,浙江衛視《奔跑吧2》,江蘇衛視《小鎮故事》,優酷《這!就是鐵甲》,芒果TV《密室逃脫·暗夜古宅》共計五檔節目首播,湖南衛視《歌手》2018也迎來了收官之戰,熒屏綜藝好不熱鬧!
據當日網播量排行數據顯示,在這場注意力爭奪戰中,《奔跑吧2》以1.4億播放量登頂榜單,順便將第一季也帶到了第四的位置,另外幾檔首播綜藝則一片慘淡。
其中,優酷的《這!就是鐵甲》另闢蹊徑,選擇在當日上午9:00上線,並在上線4小時後取得破億的成績,這與該節目錯開晚間高峰的明智之選密不可分。
科技綜藝從衛視到網站,不見創新見跟風
《這!就是鐵甲》的上線,成功拉開了優酷與愛奇藝繼街舞類節目後的第二戰場,形成科技格鬥類垂直綜藝領域裡的楚漢之爭。
近兩年在電視熒屏上也出現了許多科技類的綜藝節目,湖南衛視推出的《我是未來》,每期邀請兩位全球頂級科學家來到節目現場,通過展示、體驗、演講等方式,突破人們對科技的刻板印象;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加油!向未來》,每期節目由兩隊成員進行科學競猜,以競賽的方式科普知識;央視二套的《未來架構師》則邀請科學家作為嘉賓,通過演講自身的情感故事為冰冷的科技加溫。
在過去的2017年里,《極客出發》《小子好樣的》《奇幻科學城》《最強大腦》等等,衛視端科技類節目的比例相當驚人。而這背後除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娛樂類節目漸露疲態的行業背景外,更與政策調控密不可分。
廣電總局於2017年7月發出的《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中提到,「總局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數量和頻次」。其中對於「科技類節目」的倡導,為節目製作方在選題策划上帶來了直接影響。
一直以來,科學類題材在受眾基礎、可操作性、熒屏化呈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開發難度較大,而衛視端湧現出的科技類綜藝也多是以科普為主。
不同於衛視端受政策調控而湧現出的科技類節目,優酷與愛奇藝紛紛劍指科技中更加垂直細分的機器人格鬥領域,則是來自視頻網站對於垂直綜藝的不斷深入探索。但題材撞車的背後,並不是因為機器人格鬥的題材多麼吸引人,不過是跟風押寶以期分得一杯羹的盲目扎堆。
這!就是鐵甲VS機器人爭霸,優酷與愛奇藝的格鬥
四位明星嘉賓、鋼化玻璃戰鬥倉、比賽旁白解說、劇情式真人秀,兩檔節目相似的地方數不勝數,彷彿又到了兩檔街舞相互battle的局勢。2018被稱為「街舞元年」以及「機器人元年」,從目前情況來看,「街舞元年」已成偽命題,那麼「機器人元年」能否再造《中國有嘻哈》的成功,只能說沒那麼簡單。
一女三男,嘉賓形象人設高度重合,《機器人爭霸》邀請了楊穎、李晨、林更新、盛一倫,《這!就是鐵甲》邀請了鄭爽、吳尊、張一山、撒貝南,其中楊穎代表女性群體與鄭爽角色相同,李晨則是其中對機器較為了解的「專業人士」與撒貝南在節目第一期中的形象相似,林更新與張一山則是自身的觀眾形象貼合,盛一倫扮演對機器不了解的吃瓜群眾代表普通觀眾的視角,這與吳尊首期節目中的作用基本相同。
雖然嘉賓高度重合,但不同於《機器人爭霸》將節目整場控制權交到主持人趙立新手中,《這!就是鐵甲》除了節目背景故事中虛擬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控制節奏、調動氛圍的功能性角色由撒貝南擔任,因此從節目整體氣氛來看,撒貝南相比趙立新,在現場把控、靈活應變、活躍氣氛、營造網感等方面更加具有意想不到的節目效果。
從節目舞美來看,如果說《這!就是街舞》與《熱血街舞團》有60%的相似度,那麼由於機器人格鬥題材自身的獨特性,《這!就是鐵甲》與《機器人爭霸》舞台相似度可以說高達90%。
同時為了避免題材所帶來的專業性壁壘,兩檔節目在格鬥環節,都設置了解說員的角色,看似作為輔助表達的解說員,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兩檔節目風格上的差異。
《這!就是鐵甲》解說員王濤以獨具風格的實況解說成名,幽默有趣的表達方式,十分貼合節目年輕化的表達訴求,「青瑪瑙在思考人生」「場上年紀最大的撒貝南同志,和青瑪瑙一樣在思考人生」「河馬先生與空間站正在尬舞,我們彷彿來到了這就是街舞的現場」,言語之間網感豐富,為節目效果潤色不少。
頻頻撞車亂打一通,網綜生態單一化
可以看到,優酷2018的重點綜藝「這!就是系列」可謂是完全對飈愛奇藝的幾檔頭部網綜,《這!就是街舞》與《熱血街舞團》,《這!就是鐵甲》與《機器人爭霸》,《這!就是超級偶像》與《偶像練習生》,《這!就是決戰雙聲》與《中國新說唱》。
這場兩虎之爭,競爭領域集中在街舞、機器、偶像養成以及歌唱類節目之中,冠名一個比一個貴,播放破億一個比一個快,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而從第一季度來看,騰訊視頻則選擇了「田忌賽馬」的排片策略,沒有選擇硬碰硬,開年到現在還沒有頭部節目上線,而是選擇了由《吐槽大會2》這樣一檔脫口秀節目撐起Q1熱度,將《創造101》《明日之子2》《舞者24》等節目進行錯峰播出。
而縱觀優愛騰2018年的重點綜藝項目,幾乎都逃不出舞蹈、造星、歌唱類節目的籠子,從目前情況來看,三大視頻網站大都選擇了在相同的垂直領域裡進行挖掘,從嘉賓到舞美,從節目環節到情節設置,超高相似度令人咋舌。
台綜由於受眾面更加廣泛,因此題材更加大眾化,而網綜年輕群體集中,在《中國有嘻哈》成功後,不少製作團隊看到了垂直細分領域的巨大紅利,但垂直細分並不意味著題材單一、類型同質化,當前的網綜生態多樣化欠缺、題材頻頻撞車,儘管播放量驚人,但對於資源的有效利用、發展的可持續性而言卻並非健康長久之道。
近年來,唱衰台綜、看好網綜的論調不絕於耳,但是從目前網綜情況來看,雖有了資本的助力、流量的加持,卻同時也陷入了創新乏力、模式固化的困境,三大視頻網站重點推出的自製節目如出一撤,鼓吹頭部、現象級、S+的同時,卻失去了另闢蹊徑的勇氣。
推薦閱讀:
TAG:機甲 | 這!就是街舞綜藝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