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答「30歲年薪20萬算不算很失敗?」

不必因為別人的忽悠而一窩蜂湧向「風口」,不必因為別人外表的光鮮而自卑或自暴自棄,更不必因為短時間內還沒有看到回報就放棄自己的路。

「在北京,年入百萬隻算剛剛脫貧」「上海大爺:月薪一萬是討飯」「30歲,如果你還沒當上管理層,你一輩子基本也就這樣了」……網路上,這樣聳人聽聞的說法不時出現,每次都會引起不小的躁動。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年輕人當中,這種用「脫貧」「百萬」「討飯」「不……這輩子就完了」等詞渲染的所謂「財富標準」「成功標準」,難免會讓人心理潛移默化地變化。

有位諮詢師接待過一個名牌大學來實習的學生,他這樣問諮詢師:「老師,我5年後會成功嗎?」諮詢師問他:「你說的是怎樣的成功?」他說:「就是有自己的公司,能出任總經理,不再為車房發愁,有想要的財務自由。」可是,當諮詢師接著問他,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創業的第一桶金從何而來時,他的回答總是「沒想好」,卻又恨不得使出全身力氣地告訴諮詢師:「我知道我的想法不現實,可是我就想要成功!」

不得不說,單用資產量級標準定義的成功,讓這個孩子迷失了。他急切地想證明自己,太想理直氣壯地站上財富的頂端。但可以看出,類似「百萬以下皆窮人」式的對成功的建構,只是煽動起了他的焦慮,卻並沒有給他未來的路徑帶來啟發,反而容易蒙蔽年輕人的雙眼,只盯著那些「賺錢多而快」的路子。

這類路徑的共同特徵就是,用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的財富量級作為大多數人成功的「標準」,並用具體的、可對照比較的年齡和收入數字來定義,從而忽悠起絕大多數人的焦慮感。

然而,這種以「少數人的財富標準」煽動起來的焦慮感不僅沒什麼意義,甚至還會有負面的影響。它一方面加劇我們的躁動不安,剝奪我們好不容易得來的幸福感;另一方面,還有可能這本身就是一些無良的培訓機構、投資機構炮製的謊言,以促使人們在「焦慮」的驅動下急切地撲向他們所謂的「優質投資途徑」「改變你人生的課程」,成為他們牟利的對象。當人們只盯著那些「賺錢多而快」的路徑時,很容易就忽略了踏踏實實去努力這條路,而這條路才是大多數人最現實和最依賴的生存發展之道。

網上常有人問,「30歲年薪20萬算不算很失敗?」其實,這是可以一直爭論不休卻永遠無解的問題。因為成功的定義從來都是多元的。年紀輕輕就腰纏萬貫是一種成功,身體健康算不算一種成功?家庭和睦算不算一種成功?最近,82歲高齡的張彌曼捧回了2018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她在自己的領域默默堅持幾十年,最終推動了人類認知的進步,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成功?

空洞地拿少數人的「財富標準」來衡量自己,並不會讓你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不必因為別人的忽悠而一窩蜂湧向「風口」,不必因為別人外表的光鮮而自卑或自暴自棄,更不必因為短時間內還沒有看到回報就放棄自己的路。

堅持下去,因為努力或許不是一台天平,但它至少是一根槓桿。或許你的家庭背景、天賦能力、人脈資源以及成長教育環境暫時讓你這一端的力臂短了一些,但你可以慢慢去改變力臂的長度,多積攢力量,最終擔起你想要的東西。

「這個時代從不辜負人,它只是磨鍊我們,磨鍊每一個試圖改變自己命運的平凡人。」只要時間還在行走,每一個人就可以嘗試更多的東西,在有合適機會的時候就能起飛。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馮慧文

本期編輯:田豐、石磊

推薦閱讀:

Scalers:我有一個月入百萬的方法,教給你
懷疑人生。月入10k和月入2k消費觀?
房價與收入是如何對標的
《 2014 年全國 309 個城市平均工資單》是否有可信度?
按照當前的社會,年收入達到多少可以到全國的前20% ?

TAG:職場 | 收入 |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