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起跑線—— 一個老教師來談談私立和公立學校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01

標榜著「喜劇」標籤的印度電影——起跑線,最後卻讓我哭著出了影院。熒屏上的一幕幕,一度把我拉回自己當時在尼泊爾支教的那些日子...

電影中公立學校最初的樣子跟我在尼泊爾所支教的那所學校有太多的相似:教室里暗淡、粗糙的牆壁,室內沒有安裝任何電燈、一根根狹長的長桌長椅供4、5個孩子坐在一起共用,在窄窄的長桌上寫字還需要把書本與長桌呈60度角來放置,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設置簡陋、臭氣熏天的廁所等等.......

孩子們對我這個來自中國的老師特別的熱情,非常興奮地期待我到他們教室去上課。在課堂里他們非常自豪地向我展示他們的舞蹈和歌喉。有的男孩樂感很強,可以用手、口配合著打出完美的節拍,如同電影中那般!

學校共10個年級,個別班級的孩子年齡差距達到2-3歲!中、高年級有些孩子可以較流暢地用帶口音的英語向我提出很多問題:我來自哪裡,年齡多大,我在中國是做什麼的,我是否信仰神明或者我為什麼看起來膚色比他們白。對於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任的情況他們特別沒有辦法去理解。

雖然他們中午的午餐是自帶的非常簡單的食物,他們同樣慷慨地希望我去嘗試他們準備的當地食物,還關切地問我是否喜歡。

跟他們相處的短短一周,我喜歡他們純真的笑臉,感到了他們的真誠和友善。見到我,總是特別有禮貌地跟我微笑行禮。

我也去聽過當地一些老師上課。他們大都不會提前備課寫教案,課堂上參考教師用書,不停地講解。甚至都不會停下來讓孩子思考就將習題答案公之於眾。而布置的作業很多也是抄寫、抄寫、抄寫。

我是一個二線省會城市的一所私立學校的小學英語老師。雖然每班學生數量40+,還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大班,但如今多媒體教學設備已普及每個教室。

如今很多著名高校研究生及海龜來我的學校來應聘英語教師。

老師之間拼的就是各自的教育理念,提供給學生平台並把孩子們各自的特點發揮到極致。

另外,課後,家長還會根據孩子特點安排各種興趣培訓班,英語更會選擇外教一對一來輔導孩子;寒暑假期,家長會安排各種國內外家庭旅行以及鼓勵孩子參加國外遊學活動。

我在想,如果尼泊爾的孩子多去其他地方看看多多讀一些書或者有了普及的電腦,可能他們的問題不僅僅只局限於為什麼我的皮膚較他們白,以及會理解到——世界上人們不同的宗教信仰甚至無信仰者。

02

電影《起跑線》中,公立學校得到捐助後,改善了學校的硬體設施:重新維修,粉飾牆壁,修建廁所,教室內添加了桌椅和購買了書本。但是除了學校主要管理人,卻不見任何老師!老師在哪裡?

對於學校來說,硬體設施只是讓學習環境更為舒適,但最重要的是學校理念和師資力量。

起跑線里爸爸媽媽去參觀top5學校的時候,除了學校優美的建築風格更打動人的便是它們呈現的教育理念:寓教於樂,學科整合啦;英語整體學習氛圍啦;貴族禮儀教育,如馬術;還有精英輩出的老校傳統。

那麼,私立貴族學校對於老師的要求不可能只是讓他們「填鴨式」地把教科書內容灌輸給學生,而是注重學生各方面的綜合培養:藝術審美、運動鍛煉、思考事物的方式和待人接物的禮儀。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私立學校教師絕不僅僅是懂得傳授書本知識,並且還會結合自身經驗和眼界、視野來影響孩子,引導他們如何去審美和思考並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增強他們的求知慾。

因此,這些學校也才能被稱作精英學校——人才輩出的地方。

當然,沒有人願意將孩子送到公立學校,除了那些被運氣之神拋棄的貧困人家。

那麼那些留在精英學校的那些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曾是女僕家出生的孩子、如今精英學校的校長,回憶說,她曾被孤立,受到羞辱。富家孩子不會邀請她去生日派對除非她能幫他們完成作業。

以至於現在的她默認貧困家的孩子應把名額讓給富家孩子以贊助學校發展,而且窮孩子大多也會最終堅持不下去。

最後,她漏出得意的笑容並譏諷地暗示:如今她同學的孩子也在這所學校就讀而不得不有求與她。

我記得自己在大學時候參加口語測試,被老師問到過,「你是願意成為一個大池子里的小魚還是小池子中的大魚?」

後來,我不記得我自己當時是怎麼回答的了。畢竟如今,我已經度過了人生中幾個階段:工作,結過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現在仍然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想我的回答是:我至少要去大池子碰碰運氣!

並不是我如今有多麼強烈的野心和抱負。而是我如果受命運女神垂青去到大池子,為什麼不去享受更多的優質資源,讓自己的認知迭代更快,獲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呢?

是的,想在小地方有舒適的生活並沒不值得任何人去評判,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如果長期置身於小池子,怎麼也會有在小池子里瑣碎的煩惱。

沒有經歷過在大池子苦苦掙扎著去拼搏,去揮汗、灑淚,又怎麼能夠了解到自己的極限和真正理解和享受小池子的輕鬆和愜意?

沒有見過多樣的人生,怎麼知道自己過的是最好的和最適合自己的?就像井底的青蛙,以為天空就那麼大,生活簡單得單調,也通常感受不到通過自己努力拚搏得來的那種強烈的成就感!

電影里,女僕家的孩子至少因為優質教育當上了現在精英學校的校長,至少跳出了貧困的圈子還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

世上拼的過程都很苦,但是你仍然有鯉魚跳龍門的機會,你要不要?

03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導,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做筆記。這種姿態就顯露著老師的權威和學生的順從關係。大部分學生不會去反思和質疑老師講的內容,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但是如今很多機械化的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慧所替代。甚至對於圍棋複雜形勢判斷,阿爾法狗也可以打敗柯潔。

而人就珍貴在自己的思考、情感和審美的能力。這也是在當下教育中,我們應該注重去培養孩子們的地方。

如今的知識或許在10年20年之後就out了。那麼,人們如何去思考和解決一個棘手問題的能力、對於這個世界永葆開放的心態和敢於一次次去克服困難的勇氣,不斷挑戰自己的精神——才最值得人類代代傳承下去。

在電影《起跑線》中,學校的面試不僅僅針對孩子,同時也針對家長。學校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環境。

在中國,正如前段時間上海私立幼兒園來面試家長——看他們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身材,以看他們能否管控自己的人生;還額外布置一些邏輯思考題讓家長去完成。

北京2017高考狀元熊軒昂,一個中產高知家庭的孩子,也提到越來越多的優秀孩子並不是什麼平凡人家的孩子,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又好自己本身又特別優秀。

家庭環境為什麼重要?

因為,它能夠提供孩子更多的教育資源和積極正面的影響。家長往往能給予孩子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去學習,並且自身的優秀品質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讓孩子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擁有更高的目標去爭取更優的資源。

04

電影中,兩口子全副武裝各種大牌來彰顯自己的華貴身份,然後卻得到顧問一句,有錢從來不炫富,Less is more!

Facebook(臉譜)創始人,世界頂級企業家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無論是發布會還是外出活動,或者是出席演講,他始終穿得事牛仔褲和淺灰色T恤。他曾經曝光自己的衣櫃,還幽默地問到:我該穿什麼呢?

2015年,12月1日,馬克·扎克伯格宣布了兩件人生大事,一是女兒馬克斯(Max)的出生,二是捐出自己目前價值約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0億元)的臉譜網99%的股份,用於慈善事業、發展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像所有為人父母者一樣,我們希望你成長在更美好的世界。」 他在臉譜網上把這樣一句話送給女兒。

因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他並不在乎自己的物質世界有多麼的豐富,他的人生格局更大,是創建一個基於全人類的更和平、美好的世界!

我認為,這才是電影中反覆提到的:

Less is more.

Sharing is caring....

而電影中——

窮爸爸通過碰瓷,利用身體去掙得一筆財富,拿給富爸爸作為女兒的學費。

看到孩子會讀英語歌謠,便想到買香蕉要立馬去感謝捐助人。

在自己孩子沒有進入到私立學校痛苦不堪後,還湊錢準備給富爸爸進入私立校的女兒舉辦一場party。

乍一看,他的這些舉措確實感人,自己都那麼貧窮了還能想到分享。但是細想來,不免又為他感到惋惜並有種怒其不爭的強烈之感。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貧窮限制了他的想像力!

是,從他的事例中我們看到了在底層掙扎的小人物悲苦的生活——自己被資本家剝削,還不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進入階層上升渠道。

原因是他從心底就把自己看得很卑微,看不到自身的價值,並且以自己干苦力活而無比驕傲。他伸出一雙臟髒的手,指甲還因為抬重物而全部破裂,給視察貧困的老師看。

就算你努力工作。大清早擠破頭為了登上公交車,工作時上廁所還得有次數規定,做著反覆機械的工作,你還自豪地「伸出援手」無私幫助他人,還是發現自己仍然深陷在貧窮和負債的循環圈中。

他已經被高強體力活和物質匱乏打敗了自己的身體和意志。不敢去爭取自己工作的正當權益,不會存下餘下的錢去做小投資,也為自己所得的一點恩惠去無限感激你的「救世主」,但是你萬萬沒想到正是他們剝奪了你的一切,優先搶戰了一切優質資源。

電影最後,爸爸媽媽送孩子去了公立學校,學校負責人滿懷感激地接納了這個事實。注意,是滿懷感激....

我不知道,一個富有的孩子在一堆貧困孩子中學習會是什麼樣的,在得到管理人「照顧」後,是否也會被其他貧窮孩子孤立?

我想起媽媽在體驗貧苦生活時候為了爭取打一桶水的權利開始情緒激動地滿口髒話。在政府扶助官員前卻因為爭取權利而被其他人職責,窮人們暗示她這個時候應該認慫。

她以後要怎麼跟其他家長溝通,在得知她真實身份後,彼此溝通確保不會變質?

然後,我們看到私立學校里,爸爸一通感人肺腑發言後,怎麼也不能鼓起的掌聲也暗示著,私立學校——仍然是所有富人的選擇。

如果貧富差距始終存在,這種教育資源分化無論如何都還是會一直存在。

如果,制度不能被推翻、改變,作為父母的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提升我們自己。

公眾號:一個馬克杯的世界

個人微信:youyou1020


推薦閱讀:

家長如何成為孩子學習上隱形的翅膀?
嬰幼兒的閱讀啟蒙,到底應該選什麼書?
少兒低頭族十一假期橫行專家建議教會孩子思考
為了孩子好,現在就收起你泛濫的慈愛!
禽獸不如的父母,打死女兒藏屍!轟動全國人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