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之影視化改編
@專欄主剎那塵埃
首先我們得明白網文影視化的條件。
第一:擁有受眾基礎,有沒有粉絲效應。換個說話就是作品是否廣為人知,這也是作為IP的基礎。(此類作品一般來自於網文大神)
第二:作品是否適合進行改編,判斷標準一般從故事性,人物性上判斷。擁有一個完整詭奇的故事就更好了。
第三:當前影視公司是否有能力對作品進行改編。可從資金,演員,特效方面進行分析。
第四:市場是否能接受網文風格,畢竟被武俠熏陶了這麼久,觀眾接受另一種影視風格很難。
就以上四點。
網文為什麼擁有影視化改編的資格呢?
第一:它是承接上個世紀及本世紀初武俠衍生出來的一種在網路上的文學。受眾廣,是一種消遣讀物。
第二:許多精品網文一般都有很強的可讀性,換種說法就是故事性強,想像力豐富,世界觀奇偉詭譎。
第三:資本的推動。網路文學如今是座金礦,而礦場主想要將金子賣出去,必須得打響名聲,將金子給賣出去。
而這些金礦主都有誰呢?
閱文背後的騰訊,縱橫背後的百度,阿里文學背後的阿里巴巴,還有博庫等等眾多集團公司。
第四:現有市場的需要。
現在社會什麼都需要創新,老舊的影視劇情大家都看膩了,他們需要新的文化新的視覺享受。
而且不光是上星衛視,如今網路大電影、網劇大行其道。這些都需要精品劇本,好看有趣的故事。
以上四點。
結合一些改編作品我們再來分析分析文學作品影視化進程。
華語圈最早進行文學作品改編的應該是香港六七十年代,武俠作品的改編。
那時候的武俠相當於現如今的網文,只是載體不同,一個是在報紙雜誌上進行連載(對的就是連載,只是一般一周一周或者更多量的寫,如金庸創辦的明報)一個就是網路書站連載。
那時候最受歡迎的是金古梁的武俠作品,最受歡迎的電影是邵氏電影。
《獨臂刀》開啟了武俠篇章,導演是張徹,香港電影或者說影視圈最擅長的就是跟風和模仿,一種類型的電影火了,自然會有跟風者開發這一類型電影。
邵氏麾下另一大導演楚原找到古龍,得到其授權並且擔當編劇,雙劍合璧開拍古龍武俠。
作品《蕭十一郎》就是其典型代表作,其原本是為楚原量身打造的劇本,而後根據劇本寫出了《蕭十一郎》這部作品。
金庸武俠作品多被張徹進行翻拍電影。
這時段的影視明星大都是出自這些武俠電影。
而電視劇更是火爆,其主要是金庸作品,特別是射鵰三部曲。
那時候改編他們的作品,改編武俠作品有賺無賠。
嗯,不得不提,四五十年後的現在我們還在進行著這些作品的改編吃著老本。
分析一下這些作品的特性,相較於網文,金古梁的武俠作品短而精,人物出彩,故事完整性更高,改編度較低。而且它們的初期改編都極其衷於原著,每一句對話都能從小說原著中找到。
而網文呢,特別是擁有影視化改編資格的網文,動輒三百萬字起步,提取故事較難。或者說提取一個完整的故事較難。
而且改編極其不符合原著,簡直就是重新寫一個故事,套上原著人物和原著書名。
而且長篇網文有一個特性就是轉地圖,這樣就造成人物關係鏈是斷裂的,除了主角和其身邊的幾人可以說和前面的故事沒有太大聯繫。
轉地圖對於劇本改編有利也有弊,利就是可以以轉地圖劃分影視劇劇集,弊就是切斷了人物故事鏈,缺少完整性。
再比較一下已經改編了的網路文學,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出自女頻,只有幾部是男頻作品。
女頻作品也不乏百萬字以上作品啊!這是為什麼呢?
我看了幾部或者說幾集改編了的女頻作品,它們大多圍繞著情情愛愛霸道總裁來展開,故事有套路性,人物關係也簡單,更沒有人物鏈斷裂的情況。
而幾部宮廷劇更是有作品優秀,演員挑選得當的成分在。也因為是半歷史劇,有一定人物模板,人物關係鏈清楚,改編較易。
再回頭說說男頻改編網文,其中代表有《誅仙》《擇天記》《海上牧雲記》等。
除了海上牧雲記外,似乎都撲街了,不光是口碑撲街收視率也撲街。
可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不光是特效原因,而是世界觀的塑造。
對於長篇巨著來說,我們是不可能將全篇中的故事都講完的。但是成功將長篇巨著改編出來,最簡單或者說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將其中的世界觀塑造出來。
讓觀眾知道這就是《誅仙》這就是《擇天記》。
在這方面做的登峰造極的首推託爾金的《魔戒》或者說《指環王》其中的中土世界,矮人,精靈,人類王國世界觀實質般呈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他取得了成功,所以其導演皮得傑克遜憑藉魔戒三部曲成為好萊塢頂級導演,摘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次推《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
再推《權力的遊戲》
不難看出每一部改編成功的長篇巨著,看完之後都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就是世界觀塑造起來之後的功勞。
世界觀的塑造能讓觀眾明白這是部怎樣的作品,最直觀的感受到其魅力。
如斗破蒼穹中的異火,鬥氣。如斗羅大陸中的魂環魂獸。
甚至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編成功的原因也是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個新奇的仙俠世界,以及幾個有特色亮眼的角色。
不用說《海上牧雲記》也是此理。
自然我們也就知道了《擇天記》和《誅仙》失敗的原因或者說接受度不高的原因。
對比一下我們能發現這幾部失敗的電視劇根本沒有呈現出完整的世界觀,而且改編風格不是玄幻仙俠風格而是武俠風格。
於是誅仙成了一部高武門派正邪之斗,擇天記偏向於宮廷和傳統意義上的正與邪之間的對抗。
看了下《斗破蒼穹》和《武動乾坤》預告片也是武俠風感覺根本不是玄幻風,如果人物故事不出彩,可能也會撲。
而傳統武俠改編呢?也有向高武,玄幻方向改編。但很不幸撲街,比如鍾漢良那版本天龍八部。
雖然較以前版本特效提高了,但反而沒有以前版本的好評度。
也說明一部影視劇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特效,而是故事,或符合其故事的風格。
那種半武俠半玄幻尤其難看。
玄幻套用武俠的殼怎麼可能不失敗。
可能這也是改編影視公司謹慎之下的行動或者說傳統武俠導演的個人意識限制吧。
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玄幻什麼是仙俠,只知道武俠風,自然也就往那邊靠。
現在改編的幾部網文特別是男頻,大都虧本,製作方沒有賺到一分錢。
資本的推動力就是金錢,不賺錢,所謂的大IP項目自然也就涼了。所以希望閱文或者影視製作公司對於網文這一新事物要大膽改編貼合原著,我們不怕失敗怕的是不斷失敗,為網文貼上無改編價值的標籤。
建議啟用新導演,新故事新世界觀不要被舊意識所限制。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網文改編的部分觀感。
推薦閱讀:
※一些隨想,關於網文的內容發展趨勢
※網路小說站的選擇:流量站、渠道站、渠道
※穿越者管理辦法
※當年他的作品是「三大奇書」之一,醉虎解一下!
※寫作,請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