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混一天賺80,就別羨慕人家一個月交5萬塊的稅

01

國企里不缺的兩種人

懶散的人和混日子的人。

有一位網友分享了他畢業兩年的工作狀態,在一家三線小城裡,特別穩定的一家國企裡面一個月拿著3000塊錢的工資,不管幹多干少,混一天就有80塊錢。

「平常就是搞搞複印傳真,找領導簽字,整理單據,剩下的時間就是上網刷屏幕。

從來也沒有機會參與業務的制定,因為都是領導在決定,頂多就是開會的時候叫你做記錄。

來客戶的時候叫你陪著去吃吃飯,剩下的就是領導把生意搞定了,你就去準備一套模板用了很多年的單據。」

這種看起來懶散的生活,看起來很幸福,不是嗎?

當然在國企里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在工作上懶散,在自己的事情上可不懶散,想著一邊工作一邊搞副業。

這些工作了8到10年的老油條,有的是辦法把工作混過去。

因為他們對自己手頭負責的工作已經很熟悉,領導交的任務基本上都能馬上完成,然後在實際完成和彙報完成之間的時間,做自己的副業。

他們一方面可以處理好跟領導同事的關係,另外一方面不影響自己在外面賺外快。

我認識的不少傳統電台、電視台的主持人,就是這麼乾的。

這些懂得混日子的同事看起來很聰明,不是嗎?

02

你混一天可以賺80塊錢,那你就別羨慕人家一個月交5萬塊錢的個人所得稅。

朋友中有一位證券行業的高管,旗下有一位金牌銷售,她個人管理的客戶資產在40億左右,相當於她每個月給這幾十個客戶賣的產品都可以不帶重樣的。

人家每個月交5萬塊錢個人所得稅。

她的收入,你可以倒著測算出來,至少十幾萬。

與混日子的國企不同,證券行業是一個高度競爭,而且競爭特別激烈的行業。

我的高管朋友跟我講這個行業在最初的時候,是兩個月淘汰一批人,而且淘汰的這些人不少都是名校畢業生。一個200-300人的證券機構,十年下來淘汰的人數都快有10000人了。

她跟我講道,某位離職的名校畢業生離職後說的一段話,讓我挺有感觸的。

「我從美國的名校讀研回來,原以為我們金融行業是一個特別高大上的行業。

穿著西裝外套,出入CBD和五星級酒店,和客戶談的都是,幾千萬上億的生意

進來之後才發現這個行業競爭的殘酷。

我們的經紀人既要賣得了理財產品,也要賣得了花生油。」

花生油這個梗我稍微解釋一下,是因為這個證券機構跟郵儲銀行合作,銀行的合作條件裡面有一條,就是你們的證券銷售人員要幫我賣花生油。

能夠成為證券機構的高端客戶的,大都抓住了改革開放的紅利,能夠抓住改革開放紅利的這些人,沒有一個不是人精。

證券行業的這些銷售,要賺人精中的人精的錢,你至少得是人精。

03

每一個賺錢的行業都在劇烈的變化

未來優秀的人會拿走更多

地產企業裡面排名前十的企業會拿走更多的份額,相應的那些中小房地產企業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企業合併,和更多的管理崗位的消失,如果一個地產人在35歲之前,沒有什麼成績的話,以後的日子會更難。

18年新年伊始,很多金融機構自己都還沒有實現業績的開門紅,反正監管機構實現了開門紅,監管從嚴,打破剛性兌付,用通俗一點的話說,就是你以後買的很多理財產品是不能夠保本了。

證券機構分公司的業績目標定得越來越高,90後的新員工越來越難管,動不動就辭職,我認識的一些金融行業的中層,他們的內心還是挺崩潰的。

互聯網行業,風雲變幻,每年都會有新的產品火起來,在去年抖音,拼多多,這樣的新興的平台,藉助於社交電商和短視頻的紅利一下就火了起來,相應傳統的電商領域,企業的收入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很多互聯網行業的中高層朋友會跟我分享到,感覺現在一個產品火的越來越快,以前一個產品從做出來到,火遍全國,可能要三年時間,現在可能一年時間,不到,一個新產品,就噌的一下爆紅。

對於互聯網金融地產三個行業的劇烈變革,我的個人判斷是,我們要在變化的環境中抓住不變的本質,才能更快成長。

正是因為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也意味著未來優秀的人才會變得越來越搶手,他們可以分走更大的蛋糕。

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混日子,而是讓自己成為那種能夠把握行業本質的人才。

04

行業在變,不變的是用戶需求

但混日子的人,會快速被時代拋棄。

有一個朋友在三線小城的地方電視台擔任主持人,他們那兒已經凍結了所有的晉陞機會。

甚至於越來越少招聘正式員工,更多使用來自大學的實習生。

大家都知道傳統媒體在衰落,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會把廣告預算,從傳統的紙媒電視台,轉移到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投放上。

這位人緣頗廣的朋友給我講起,他那有一班已經工作了十幾年的攝像記者,紛紛都在問他有沒有什麼好的出路。

可以預見,紙媒里的編輯、排版這些崗位的需求會越來越少,給的工資也高不哪去..

但是與此同時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在新媒體賺錢最多的頭部自媒體們,2/3的創始人來自傳統媒體

比如一條到創始人徐滬生以前是外灘畫報的,得到創始人羅振宇老師以前是第一財經的總策劃,和央視的製片人。黎貝卡、咪蒙這些自媒體,這是以前南方系的編輯記者出身..

媒體行業比拼的還是產生優質內容、傳播優質內容的能力。

如果你在一個處於下降周期的行業,看起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這個行業里先做出自己的代表作,然後,再擇機,跳槽到一個與之相關的朝陽行業,就像這些擁抱自媒體大潮的傳統媒體人。

05

工作使我們遠離三大魔鬼,空虛、寂寞、貧窮。

如果你曾經懶散,而且還為自己能夠成功地混日子而沾沾自喜,但是現在不想再墮落下去,我有以下幾條路徑供你參考:

1)傳統路徑晉陞高管序列,拿金色降落傘

儘可能爭取參與公司的重點項目,在裡面發揮關鍵作用,而且慢慢從參與關鍵項目到主導關鍵項目。

我在所有這些傳統企業裡面看到的公司的中高層,80%的晉陞原因,就是他們通過完成一個個的關鍵項目,實現了和這家公司的一起成長。

一旦成為公司的中高層,你會發現你在職業生涯的選擇上的餘地會大了很多。

比如說對於公司的高層而言,他們如果因為公司的控制權變動,而失去了職業,有可能獲得年收入十倍以上的賠償。這樣的條款叫做「金色降落傘」,專門用來保護,各大公司的高管。

2)理解行業不變的東西,走專家路線

每個行業都在變,但是每個行業都有一些不變的東西,如果你不喜歡走管理路線,你可以嘗試成為行業專家,所得到的回報也不會太差。

以下是一些崗位和我對於他們這些崗位的核心能力的理解,不管這些崗位出現在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有一些核心能力是不會變的。

Tips

1.銷售--快速建立信任

2. HR--洞察人性,搭建團隊

3. 產品運營--搭建體系

4. 領導-計劃、激勵

3)不管什麼領域,試著開始銷售自己

自媒體這個領域,為什麼做得好的人賺的錢比一般的企業中層還要多?

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於,一個企業的中層雖然在帶領一個小團隊,但是往往只是整個產業鏈當中的一部分,他們是沒有辦法脫離這個公司形成交易的閉環的。

自媒體的產品是他的內容,渠道是某一個特定的新媒體平台,他可以自己和用戶完成產品的提供和交易兩個環節,利潤分配的權利在自己的手中。

你可以嘗試著把你的想法,銷售給你的客戶和你的老闆,嘗試著開始建立個人品牌,也許這就是你未來職業生涯轉機所在。

小結 :

在穩定的企業里,有些人是可以混日子度過這一生的。但是隨著行業變革的加劇,未來優秀的人會分走更大的蛋糕。

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搶蛋糕的話,就先做好手頭的工作。但是,請比這個看得再遠一點。

要麼,爭取成為現在公司的高管;要麼,把握行業本質成為專家;要麼,開始學著銷售自己。

懶散的日子雖然開心,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工資單和裁員通知哪一個先來。

PS:辛苦寫的2000多字,覺得有點用的同學,歡迎給個贊支持...

送你一本99頁的《賀嘉演講指南》電子書PDF.

關注公眾號: 賀嘉老師 ( ID:kuajie123),回復關鍵字「演講」領取。

經常有朋友問我的成長之路,如何跨界轉型和變牛x的,如何獲得機會給長江商學院CEO班講過課,給騰訊、國信證券這些公司中高層做私教的故事。

關注公眾號:賀嘉老師(公眾號 ID:kuajie123),回復關鍵字「套路」 查看。

推薦閱讀:

你身邊的單親媽媽正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易拉罐都有哪些妙用?
活到現在,你的人生感悟是什麼?用一句話表述。
懷孕了怎麼勸說家人留下寵物不要送走?
自己過於在意別人想法,如何克服?

TAG:職業發展 | 收入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