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用屁股在思考?

本來寫文章還沒有那麼大的動力,最近發現有一些大牛不知道是慣性思維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寫出了一些用 屁股在思考 的文章,還獲得粉絲的大批量擁護。 所以 懟他們的觀點成了我的樂趣。


最近 差評君寫的一篇 《中國人不得不用隱私交換便利性》, 主要是由百度的一個新聞引起,以下是圖片。

然後差評君列舉了一堆手機APP,例如 滴滴打車,淘寶等 和 國外谷歌等一大批公司 關於使用隱私權的協議的對比。於是總結出了幾個觀點:

一不小心被人代表了。

不一小心變成了願意拿隱私換利益的人。

不一小心變成了商人眼裡的賤骨頭。

接著要求要擁有隱私數據的知情權:

1. 數據的收集來源和使用去向;

2. 通過什麼方式保障隱私數據的安全。

3. 問題的責任歸屬等等。


當然,我也是能夠理解這種感受,對隱私比較敏感,覺得隱私權一點都不能出讓。但我對此事有不一樣的看法。

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數據誰用得好就歸誰。 從公司的角度出發,公司做出來的軟體為用戶提供了便利,當然要簽訂數據使用權的協議,因為數據本來就是公司價值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這些大數據和積累,產品就沒有機會不斷迭代,不斷創新,就不能夠更好地服務到用戶。

二,從社會公共服務和安全的角度出發,大數據的使用更加利於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繁榮。就像前段時間的假疫苗事件,通過大數據用了幾個小時就破案並抓獲犯罪嫌疑人。國外的恐怖分子偵別也是通過大數據的方式使得恐怖分子的監控縮小在極小的範圍內。 社會的公共問題和治安問題就會越來越好。例子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可以找度娘,不過你也會記錄一次搜索行為。

三,從成本的角度出發,數據是海量的,如果每一項數據的來源和使用去向都要向每個用戶都做說明的話,成本太過巨大。如果非要這麼做的話,企業不堪重負,這樣會扼殺了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甚至影響我們整個經濟市場的發展。

四,關於數據的安全問題政府最終會找到一個平衡點,會不斷地加強監管,我們能做的就是去相信我們的國家。 就像現在盜取公司數據,或者買賣一些數據已經是違法犯罪行為。

現在是一個言論比較自由的時代,各種新媒體的堀起,各種言論通過大數據都達到有效的傳播。而在我們這種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幾乎無所不知;可是,我們先不說信息的真假鑒別,就是一個善意的觀點都有可能引來負面的效果。

這種自媒體大咖的賺錢能力比我們厲害得多,但也難免說出一些用屁股在思考的觀點。

純屬噴噴娛樂,如果想互懟,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支持向量機(SVM)——原理篇
數據產品經理之道
從頭學習大數據培訓課程 數據倉儲工具 hive(七)hive 自定義 UDTF
驚呆了!顏值爆表的20+位阿里技術女神同一時間向你發出共事邀請!
大數據的狂妄和南牆 | 方承志

TAG:獨立思考 | 隱私權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