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wn讀書筆記(10)——《萬曆十五年》

本書的作者黃仁宇先生可能是學術世界的一個奇蹟,一般而言,人都是而立之前是學術的發展期,不惑前後基本可以達到巔峰,而黃先生的這段時間,在忙著成為中國的拿破崙。等到軍事夢想破滅,方才投身歷史研究。

黃先生的此書,非常有意思,其實只寫了6個人物,推行改革的帝師張居正,無奈而創造罷工歷史記錄的萬曆皇帝,張居正的繼任內閣首輔申時行,封侯非我意的戚繼光,不知道如何評論的海瑞以及半瘋半痴的思想家李贄。其實,這些人物在後世的各種文藝作品,影視作品的宣傳下依然家喻戶曉。但是黃先生,通過這些人物在特定時間前後的變化,重繪了明朝的衰落。

張居正死後,官僚集團分化,申時行終其一生在維繫;萬曆選擇罷朝,用最幼稚的方式抗衡制度;戚繼光的政治靠山倒下,從此軍事改革停滯不前;海瑞的出現,告訴世人傳說中的典範是多麼的不堪;李贄的瘋魔,宣告思想再無自由。這就是萬曆十五年!

雖然才學比不過黃先生,但是我還是斗膽寫下自己的一知半解。

本書雖然名為《萬曆十五年》,但實際上的主角是張居正,其他的人都是活在張居正的陰影里。張居正雖無宰相之名,可所作所為遠超宰相之實,雖改革有方,但卻撕裂明朝賴以存在的整個系統,以一己之力架空萬曆,讓後者罷朝數十年,讓申時行疲於調和,也葬送了戚繼光後續的軍事改革,讓一個朝代不可避免地衰落。不客氣地說,有人認為王安石埋了北宋,我想說張居正葬了大明。

古之改革者,莫不作法自縛,秦之商君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張居正自然不例外。書中描述的那一年,張居正已然長逝,並且被徹底清算。為此,黃仁宇先生也寫作了,世間再無張居正一篇。雖然世間再無張居正,可人人畏懼張居正,也人人渴望張居正,更是人人想做張居正!這本身是更可怕的一件事。

不得不說,改革的過程恢弘大氣,力排眾議,乃至於對張居正進行了神化。問題恰恰在於這種神化!將張居正,從一個人抽象出一個存在。

改革勢必會動部分人的乳酪。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阻力,因而無論是哪位改革者,打壓異己是必然的。其實我們一直有一個誤解,我認為異己一詞中性爾,就是代表不同於自己的人。因而,改革會導致官僚階層的分化,乃是必然,作為異己,人人畏懼張居正。可彼時的大明,主少國疑,人人有需要張居正

於是乎,歷史造就了我們熟悉的那個天縱英才,福大廈欲將傾的張居正。但是,一個合理的制度,需要彼此制約,而歷任改革者需要的恰好是超越一切制約的力量!張居正有先天的優勢。學過高中歷史的人都知道,明太祖廢丞相設內閣,分權以制衡,讓群臣掣肘,保證君主威望。但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之時,萬曆皇帝,只是個懵懂的孩童,加上帝師一層關係,萬曆對他莫不過,敬三分,畏三分,這給了他改革的機會。曾記得,王立群先生說過,一個制度中不被任何力量制約的存在,就是這個制度的掘墓者。所以,張居正毀了大明賴以存在的官僚系統。一旦坐到這個位置,就會有空前的權力,人們對於權力天然的渴望導致了,人人想做張居正

是否,這是一個悖論?也許,這不是張居正的錯,因為這個制度,存在一些問題,一個人在這個制度內是難以有所成就的。然而一個強人的出現,會重新激起人們被制度壓抑住的慾望,因而在反覆的矯枉過正中,撕裂一個制度。那麼錯的,到底是強人還是制度?制度的勝利在於它壓制了人可怕的慾望,哪怕它如此低效甚至無為。強人的有點在於他提升了系統的效率,可留給後人矯枉過正的口實,打開了慾望之門。

也許,這真的是個悖論,也正是這個強人的悖論,引發了萬曆十五年中描述的一切,因而,我會說,雖有六個角色,但萬曆十五年的核心是張居正。

他改革時的排擠異己,留個後世尊之貶之的爭議,繼任首輔申時行權衡再三,算是活在他的陰影里。他的強勢與越權,讓年幼的萬曆皇帝處處碰壁,喪失治國之心,從此沉溺後宮,算是活在他的陰影里。戚繼光,依靠張居正推行的一切,在靠山倒下後完全停滯,加之明朝先天對武將的不屑,讓他也淹沒在張居正的陰影里。至於海瑞和李贄,雖於張居正並未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但都活在那個矯枉過正的時代,起因也是張居正。

現在問題來了,一個可能低效的制度,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張居正?不同的人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

下一次《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以及《耶路撒冷三千年》

推薦閱讀:

祖宗十九代是個什麼概念? 從現在算, 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
月盈則虧——張居正為何被清算(讀《萬曆十五年》)
人性、政治和張居正

TAG:萬曆十五年書籍 | 張居正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