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日評】20180320 同業存單的幾點新特徵

1、從凈融資額&全市場託管量看:規模逆勢上行

新特徵:2017年,同業存單受到嚴厲的監管約束*,尤其是下半年凈融資量持續為負。2018年1季度,全市場口徑同業存單凈融資額不降反升(3ke+);截止2018年3月20日,同業存單託管餘額約8.75萬億元。

分析:一般存款增長弱勢背景下同業存單滾動壓力依然存在;同業專營背景下線上、線下業務的轉移替代。

*一是自2017年9月1日起,金融機構不得新發行期限超過1年(不含)的同業存單;

*二是央行擬於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佔比指標進行考核;

*三是2017年12月6日銀監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通過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監管指標限制同業業務。

2、從全市場存量結構看:大行積极參与,AAA佔比進一步抬升

新特徵:對比3月20日與去年末的存量結構,按銀行類型看,國有商業銀行佔比明顯抬升,可見大行對存單市場參與度提升(以交、農、建為代表),這與微觀上觀察到大行客戶經理積極兜售存單是相吻合的;按評級看,AAA佔比進一步抬升,反映了流動性新規實施後發行人主動調整評級的結果。

分析:經與大行溝通,個別大行積极參与主要還是市場化考慮(利率合適等),明顯抬升與原有基數低有較大關係;2017年下半年以來,大量發行人評級從AA+提升至AAA,從而滿足了流動性新規的比例要求,也提升了定價的難度。

3、從發行期限結構看:長期限同業存單供需兩旺

新特徵:對比年初以來到3月20日與去年的發行期限結構,短期限(1M、3M)存單佔比62.95%,與17年基本持平(61.76%),加權平均發行期限3.9個月,遠低於17年的4.7個月和16年的6個月。從同比數據看,18以來長期限存單發行佔比37.05%,較17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左右。

分析:數據反應的情況和微觀上的感知存在一定差異,18年以來6m及以上期限相對旺盛,發行人希望拉長期限滿足監管指標,投資人希望提高靜態收益;之所以出現數據不明顯匹配,可能與春節特殊時點以及17年同業存單監管新規影響(停發1年以上等)。

4、從18年備案額度看:實事求是、有升有降

新特徵:從發行人同業存單發行額度變動看,有升有降,其中國有及股份制大行基本與17年持平,而城商行、農商行變動較大。

分析:從歷史上看,同業存單託管餘額相比備案額度還有很大的差距(利用率在6成左右)。新規的實質影響有限,更多的是傳達對過去同業存單備案額度無序無規劃申請的限制,鼓勵實事求是,依照自身負債情況合理申報。

5、從比價關係上看:同業存單和同業存款利差縮窄,短期限信用債性價比降低

新特徵:18年以來,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就是銀行吸收同業存單的意願在下降(相比同業存單),國股兩者價差從17年的10bp左右收窄到5bp甚至0bp;再一個明顯感受是無論是一級還是二級,短期限信用債性價比(考慮增值稅和規模匹配)越來越低,券商CP因免稅影響,優勢逐漸凸顯。

分析:相比同業存款,同業存單操作簡單方便、無提支風險、折算比例高(流動性匹配率)、提升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是發行人優先保障的。因此,兩者縮窄並非短期現象;營改增以後,短期限信用債還在經歷一個緩慢的再定價過程,目前仍存在一定分歧。

6、幾點猜想:

(1)量:從整體看,同業存單餘額增速回落,規模可能繼續創新高;從結構看,發行人更加市場化、個性化,期限進一步拉長;

(2)價:整體維持高位,季節性波動仍在,高低點主要取決於當時的短期限資金面;

(3)貨幣基金的持倉結構也許面臨一定調整,不同期限、品種、評級間利差處於再平衡中,存在交易機會。


推薦閱讀:

一般的 P2P 平台有沒有自己的風控體系,如何對借款項目進行風控?
想考cfa怎麼看書?
如何看待央行官員建議一行三會合併?
「興登堡凶兆」是什麼指標?
報告 | 想做金融「高帥富」,這些技能你有多少?

TAG:債券 | 投資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