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北京離不開的老味道,老字號拆不掉的鹵煮香

民以食為天,而我們中國人一向注重飲食文化,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城市的代表。這些美食用醇厚的歷史味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說起北京的美食,最出名的莫過於烤鴨;而吃烤鴨的好地方也就那兩家,一家是燜爐派的代表,「便宜坊」,它的特點是烤制不見明火,鴨膛內灌入特製老湯,形成外烤內煮之勢,外脆里嫩;另一家就是小夥伴們都知道的全聚德了,全聚德的烤鴨則是豐盈飽滿,顏色鮮艷,色呈棗紅,皮脆肉嫩,鮮美酥香,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不過,相比與烤鴨這種美食,更讓小編動心的便是以前那北京城街頭巷尾都有賣的鹵煮火燒了。

鹵煮火燒這種食品起源於宮廷,後經改進,演化為鹵煮小腸。清宮廷中有一道名為「蘇造肉」的菜肴。乾隆 45 年清高宗乾隆巡視南方,曾下榻於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陳府家廚張東官知乾隆喜愛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葯料烹制出一道葷菜供膳。乾隆十分讚賞,因張東官是蘇州人,就稱此菜為「蘇造肉」了。後張東官隨乾隆入宮,曾任熱河行宮主料御膳房做事。「蘇造肉」傳入民間後,又加入火燒同煮,便成為大眾化的風味小吃了。

光緒年間,京東一些農戶在農閑時就賣蘇造肉。舊社會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貴,勞動人民吃不起,他們就用價格低廉的豬頭肉代替五花肉,同時加入價格更加低廉的豬下水燉制。三河縣陳兆恩、陳世榮父子就曾賣過蘇造肉,後沿街擺攤出售鹵煮小腸。到了第三代陳玉田從小隨父學藝,子承父業,精益求精,把鹵煮小腸做得更加地道。

陳師傅製作的鹵煮小腸—腸肥而不膩、肉爛而不糟、火燒透而不粘、湯濃香醇厚,堪稱一絕。經營上又待人和氣、童叟無欺,有錢沒錢到攤前都能吃上一口兒,落下了一個好人緣。久而久之,陳師傅的鹵煮攤被越來越多的食客認可,並譽送雅號——小腸陳。

百年小腸陳,它不僅包含著北京濃濃的風土人情,也寄託著北京百姓的屢屢情思,還蘊含著「小腸陳」特色文化的歷史淵源。來北京吃過小腸陳,才算不枉此行。感受「有說頭、有品頭、有看頭、有想頭」的百年品牌魅力。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於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

推薦閱讀:

「鍋包肉」的發明者,東北聞名遐邇的老字號-「老廚家」
負債48億,他想到了自殺
老字號奇芳閣,來南京夫子廟絕不可錯過的清真美食
老字號的文化園林式餐飲酒家——「王四酒家」
除了稻香村和全聚德,北京就沒有其他值得買的年貨了嗎?!

TAG:老字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