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篇】第十一篇·西楚降將·上柱國·堂邑侯·陳嬰
上柱國,又稱柱國,為先秦楚國特有官職,是其最高武官之位,如下記載:
柱國不政,使下情不上聞,上情不下究,謂之絿政。《鶡冠子·王鈇》
絿政,意思是政務緊急的意思,總之一句話,柱國這個官職在楚國,是非常之重要,若其一日不在朝,便會使得朝政出錯,上下不能通暢。
而漢帝國開國功侯之堂邑侯陳嬰,便是曾經的楚國上柱國。
以自定東陽,為將,屬項梁,為楚柱國。《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記載,在陳嬰領軍歸屬項梁之後,即為楚國上柱國,可謂權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陳嬰會有如此之權勢呢?
既然陳嬰是歸順項梁的,那就說明他並不是跟著項梁開始的人,如此,為什麼就會成為楚國上柱國這麼高的官職呢?
如此,陳嬰此人在這之前,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比較幸運的是,關於陳嬰,太史公還是相對記錄了一些:
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史記·項羽本紀》
陳嬰,本為東陽縣令史。
東陽縣,在今天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一帶。
而關於令史,則可見這份注釋:
更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尉吏曰尉史。《續漢書·百官志》
如此,陳嬰當時在東陽縣的地位就和沛縣的蕭何差不多,都是縣令的屬吏。而陳嬰呢,其本人因為素來謹慎講誠信,故而,人們多尊稱其為長者。
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彊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史記·項羽本紀》
而後,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楚國各地響應者無數,自然,也就包括這東陽縣了。
東陽縣有少年合夥殺了東陽縣令,並聚集起了數千人,準備反秦。但是,奈何他們當中沒有一個服眾的人,於是,這夥人便選中了陳嬰這個長者。
對此,筆者忽然想到了近代的一個人,黎元洪。宣統三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爆發,揭開了反清覆滅的序幕,而後,當起義軍勝利之後,便和那伙東陽少年一般,找不到可以服眾的人,由此,素來德高望重的黎元洪遂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了湖北軍政府都督。
而這裡,也是一樣,陳嬰看到這貨反賊要擁立自己,自然是不願意。但是,這是你不願意就可以的事嗎?這裡的「彊」和現在的「強」是一個意思,所以,和近代的黎元洪一樣,就這樣,陳嬰也被那伙少年給強行擁立為了東陽起義軍的領袖。
平心而論,東陽縣的這伙起義軍規模著實不小,這不,才過了多久,便迅速聚集起了一支兩萬多人的軍隊,可謂勢大。
當然,也正是因為勢力很大,而相較當時其他楚地的起義軍基本都是幾千人的規模來說,東陽縣這麼多的人,很顯然是實力強橫啊,所以,自然目標也要更大一點。
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史記·項羽本紀》
這不,這伙少年先是整齊劃一的組建軍隊,號為蒼頭軍。
【集解】:應劭曰:「蒼頭特起,言與眾異也。蒼頭,謂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領,以相別也。」
很顯然,這伙少年的志向可不小,完全成建制有體系的軍隊都建立了起來,那麼,接下來的事,就是稱王稱霸了。
所以,這伙少年便想擁立陳嬰為王。
也虧他們敢想,天下起義軍最高領袖陳勝可還活著呢,他們這裡就準備稱王自立了,也是膽大。
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史記·項羽本紀》
其實,通過這處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出,陳嬰已經有點心動了,畢竟是成王啊。但,陳嬰的母親卻以自古及今都沒有底層百姓成為君王的理由勸說陳嬰不要稱王,並且告訴他,可以選擇一個值得追隨的人,如此,事若成,則可封侯耀祖,而若是事敗,那也容易逃走,不會被天下人所都知曉導致無法逃跑。
很顯然,陳嬰的母親是個現實主義者,她所說的,純粹就是站在當前利益的基礎上。一句話,寧可少得點利益,也別輕易犯險,得不償失。
如此,看到自己的母親都這麼說了,陳嬰便不敢稱王了。
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於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史記·項羽本紀》
而後,陳嬰便以項氏一族世代為將,可以追隨的理由,便帶領著東陽起義軍歸順了項梁。
毫無疑問,此時自稱楚國上柱國的項梁才是剛剛起兵之時,實力尚且很弱,故而,能得陳嬰以全部兵力加入,可謂雪中送炭。如此,自然這也為之後陳嬰能夠接任楚國上柱國奠定了基礎,為何?
因為陳嬰的貢獻實在太大了,他給項梁帶來的軍隊,即使是在之後整合了英布、蒲將軍等一眾楚國起義軍之後,陳嬰的本部軍隊還能佔有項梁軍的三分之一。由此,也能側面反襯出陳嬰在項梁軍中的存在是有多麼重要。而之後項梁對其的封賞,恐怕也就只有上柱國一位可以安撫其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項梁在擊敗新楚王景駒後,便於薛縣召開了楚地起義軍的會盟。而後,在范增的建議下,以擁戴楚懷王熊心為理由,重新建立楚國,並將當時楚地的所有起義軍全部整合進了楚軍序列,當然,也包括在沛縣的沛公劉邦軍。
於是梁乃求楚懷王孫心,在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望也。陳嬰為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台。梁自號武信君,引兵攻亢父。《漢書·陳勝項籍傳》
如上記載,項梁求得楚懷王之孫熊心後,便將其立為了新的楚懷王,並以陳嬰為上柱國,作為名義上的楚國最高軍事領袖,和楚懷王共同駐紮於盱台。而項梁自己則自號武信君,成為實質上的楚軍領袖,並帶領楚軍繼續與秦軍作戰。
如此,關於陳嬰的其他歷史記載,史書中便幾乎沒有了,只剩下了《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幾處記錄:
四歲,項羽死,屬漢。《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五年,項羽命殞烏江河畔,於是陳嬰遂帶領其部屬歸降了大漢。
客觀的說,陳嬰其實也算是忠臣,雖然此時已經不是楚國上柱國了,可能也就是一個不太重要的將軍了,但是,他卻是在項羽死後才歸降大漢,至少在這一點上,他可比西楚的那兩位準高級將領強多了。
哪兩位呢?即,西楚上柱國項它和西楚大司馬周殷。前者還好說,至於後者嘛,那可真就是見風使舵的高手了,眼看項羽不行了,反手就是一擊,直接帶人反楚,並擁立九江王英布重新入駐九江。當然,他的下場也好不了多少,英布敗死後,他便也給英布殉葬了。
總之,陳嬰這位在一定程度上親手締造了項氏崛起的人,在全程看完項氏一族從興盛到衰落之後,便帶兵降了大漢。
很顯然,劉邦對於陳嬰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當然,也很有可能是陳嬰並沒有過多參與到楚漢戰爭中。而陳嬰呢?自然也是投桃報李,既然漢王都如此對他了,那他也只能是死力效忠大漢了:
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為王壯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記載,當項羽死後,陳嬰便充當漢軍的急先鋒,一路狂飆突進,平定江東各郡縣,並斬殺在當地自立為王的壯息。
由此,正是因為陳嬰的積極努力,才為他換回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果:
六年十二月甲申,安侯陳嬰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陳嬰因平定江南之功,受封堂邑侯,食邑一千八百戶。
而再根據筆者的查閱,可以說,陳嬰也算是西楚降將中封賞最多的人了。
總的來說,陳嬰這個人也真的是運氣好,很多事都是被人逼出來的,當然,也可以說是識時務。
東陽少年擁護他的生活,他接受了。他的母親勸他不要稱王,他也接受了。而後他便選擇了項氏,遂一步登天,成為了楚國上柱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接著項氏亡了以後,他便又積極歸順大漢,平定東南,由此封侯。
復相楚元王十一年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所以說,陳嬰的運氣是真的很棒,最後居然又成為了楚元王的相國。而這裡的楚元王,也就是劉邦的四弟劉交。而陳嬰能夠在這裡結束自己的一生,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五年,恭侯祿元年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少帝五年,陳嬰病逝,漢庭為其謚號,安侯。
好和不爭曰安。《逸周書》
很顯然,這謚號也完全符合陳嬰的畢生經歷,就是因為不爭,所以,他才有了一個相對圓滿的結果。
以上,便是堂邑侯陳嬰的一生。
最後,多說一句,今人對於漢武帝金屋藏嬌的故事應該不會陌生,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那位後來成為漢武帝第一任皇后的陳阿嬌,其實正是陳嬰之後。
(完)
下圖,為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漢書》中關於陳嬰的記錄(影印版):
推薦閱讀:
※【西漢篇】漢帝國第一批封侯匯總之十大功侯入選原因簡析
※【西漢篇】第四篇·高祖所屬·長鈹護衛將·隆慮侯·都尉周灶
※【西漢篇】第六篇·高祖所屬·守廣武將·厭次侯· 都尉爰類
※【西漢篇】第二十一篇·獨樹一幟·蒲將軍·棘蒲侯·陳武
※【西漢篇】第二十九篇·高祖所屬·河上塞的守衛者·故市侯·假相閻澤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