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知與年齡

無論是設計師還是其他工種,似乎每個人都終將面臨職業上的大齡危機,羨慕嫉妒恨地看著身邊新晉年輕人發光發熱。服不服老,是態度問題,因人而異,我不提供雞湯。我認為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去解析這個問題,似乎更能獲得有實際指導意義的結論。

多少歲算大齡,有沒有所謂的「黃金時代」?

「出名要趁早」、「凡事從娃娃抓起」等等平時耳熟能詳的俗語似乎已經暗示人生「黃金時代」的存在,巧的是,這剛好也是科學實驗的結果。

萊曼(Lehman ,1953)致力於探索年齡與成就達成的關係。他曾研究了不同專業的人(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醫生、音樂家等等)發現他們往往都在30歲左右工作最為突出。

下圖為他關於哲學家成就與年齡關係的一組實驗數據:

圖中顯示的是已故的182名世界著名哲學家創作最好的一本書的概率與寫書時的年齡的函數關係。這些哲學家在70歲左右仍然保持多產,但大師作品往往都是30歲左右的著作。

30歲是「黃金時代」?感覺已經來不及了…

哈哈,勿慌張。萊曼在《quality v.s quantity》的論文中進一步指出,人們高產的峰值往往是40歲左右,只是30歲左右的作品更容易成其人生中的著作。權衡生產力與質量來看,35歲到45歲之間的歲月,我們姑且可以認為是所謂的「黃金時代」,但不容忽視的是,萊曼的圖中,人們在50多歲期間,仍然有相對較高的智力活動能力。那隨著年齡的增長之後會怎麼樣呢?

年齡與認知能力(智商)的關係

卡特爾(Cattell,1963)提出了液態智力與晶態智力之分,液態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是指在新的領域中推理或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晶態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是指獲得的知識。

液態智力對應於推理因素,晶態智力對應於語言因素。下圖為索爾特豪斯(salthouse,1992)總結的韋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訂版:

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液態智力(操作)隨著年齡增長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而晶體智力(語言)卻變化不大。

液態智力非常依賴「生理的支撐」,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細胞也在逐漸殘廢,某些區域尤其如此。比如對於記憶來說非常重要的海馬區,每10年喪失約5%的細胞(Selkoe,1992),另外一些海馬區中的細胞儘管沒有死亡,但是已經觀察到在萎縮和退化。除此外,我們的肌肉也隨著時間而逐漸退化,協調性(智力測試很重要第一個範疇)也大不如以前。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快速完成任務的測試中,年輕的成年人做得比較好(液態智力作用),但與工作相關的行為中,年長的成年人經常能夠比年輕的成年人做得好的原因(晶體智力作用)。

而不受生理限制的「晶體智力」的成長,主要依賴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大量練習(實驗證明大量練習可提升大腦反應速度),且足以克服年齡帶來的差異,

10000個小時的理論,還真不是什麼騙人的把戲哦~

Never too Old to Learn &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知識的積累其實是跟時間賽跑,吳軍曾在《大學之路》中提到,我們大部分人的學習其實都集中在大學畢業前的幾十年,而人生剩餘的更多時間往往就浪費掉了,實在可惜。再加上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衰亡,結果確實讓人遺憾。

瑞克(Reichle et al,2000)等人認為,越有能力的被試在解決問題時所花費的努力越少。海爾(Haier et al,1988)等人早期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種關係。這些研究者在抽象推理任務中用PET記錄結果:

他們發現,成績較好的被試顯示了較低的PET激活,成績較差的被試顯示了較高的PRT激活,說明在相同的任務中他們需要付出較多的努力,或許是因為先天的神經結構比較低效,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練習得較少。

凱爾和帕克(Kail & Park,1990)的實驗數據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結論。下圖為兒童與成年人在心理旋轉實驗的成果:

我們可以看到,兒童(大腦發育尚未完全)通過大量練習,甚至能夠在心理旋轉這樣的加工任務中比成人更快。

練習得越多,做得也就越來越快,腦的激活會下降,人們解決問題就會更加遊刃有餘。


參考資料

1. Robert S. Albert《Genius and Eminence》

2. 約翰·安德森 《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是一門探索心理是如何被組織而產生智能思維,以及心理是如何在腦中實現的科學

推薦閱讀:

離婚負債應該怎麼走下去
當我們在閱讀時,大腦在幹什麼?
閉目養神 神就是靈知 靈知即顯相 見相即見性。
奇蹟(一)克服自卑的障礙

TAG: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