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刻板印象與文化自信

作者:蕭蕭暮涼

網路上流行著一個段子,問:為什麼在國外的地鐵上很多外國人在讀書,而中國的地鐵上很多中國人在玩手機?答案是:因為中國的地鐵上手機信號很好,而國外的地鐵上沒信號。

這是一個段子,也是事實。有的人聽後一笑,有的人會有輕微訝異。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2000年到2010年之間),老師就信誓旦旦的對我們說,中國人是世界上閱讀量匱乏的國家之一,外國人甚至在公交車上都會抱著書本讀。是的,這是刻板印象。網路上不僅有段子,也有數據。我是一個對大數據不敏感,想追究也不知從何下手的人,但我很清楚數據的力量。一個理解能力差一些的人,或對某一專業或事件沒有太多了解的人,很容易被各種不辨真偽的數據牽著鼻子走。而這個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對比,形成了中國人對外國人的刻板印象之一,也對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造成了影響。難道中國人真的都是不讀書的嗎?或者讀的書就一定不如外國人嗎?這些都不能以偏概全。

中國網民有著時代賦予的傳播的力量,也有著「蠱惑人心」的特點。在傳統的「師夷長技」問題上,總有人會提到「崇洋媚外」。如何才能不過分偏袒,如何才能正視本國文化和異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我在歐洲的一個非歐元國家讀書。歐洲我們可以看作歐盟區和非歐盟區,歐盟區又分為歐元區和非歐元區。歐元區和非歐元區的本質區別在於貨幣——是否講歐元當作主流貨幣使用。當走出非歐元國家,在歐元區旅行的時候,非常明顯地能感覺到差異,就自身而言,物價,是最直觀的感受。而在一些非歐元區的國家裡,也有著令人啼笑皆非的「崇洋媚外」。

在歐盟國家裡,有許多非常有名的連鎖超市,有些活躍在歐洲,有些甚至開到了中國。德國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生活用品商店DM,一些平價化妝品,如Balea,皆是旗下品牌。德國這家連鎖的生活用品商店,因為平價,也深受一些非歐元區國家的歡迎,比如匈牙利。當我的一個朋友剛到匈牙利生活的時候,在DM面對眾多只有德語和匈牙利語介紹的洗髮水時,問旁邊的一位匈牙利人顧客,哪個牌子更好?那位顧客隨手拿起一個標有DM標識的洗髮水對她說,我也不確定,不過這個是德國的牌子,這個應該會很不錯。對於外來文化,總是會有著無法跨越的地域鴻溝。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文化,都是如此,而這鴻溝,也是刻板印象的起源。

什麼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英語:stereotype),是一個社會學術語,也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專指人類對於某些特定類型人、事或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 當我們提到刻板印象的時候,很容易想到一個形容這個行為的詞語——以偏概全。也正是因為認識不充分、不全面,才有了各種各樣的誤解和印象。就像我在出國讀書前,也有著和大部分中國人同樣的看法,無論是對外國人的印象,還是對在國外的本國人的印象。

我已經在外讀書三年,用現在的眼光和想法去回憶曾經我印象里的外國人,是有禮貌的,謙遜努力,熱愛讀書,文明規範,民主自由等等,宛如伊甸。當生活在這裡許久之後,認識不再僅限於書本,也不只僅來源於校園,我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異文化群體,這個群體有我生活的國家中的匈牙利人,有在匈牙利的其他國家的人(更多是學生),還有同樣在這裡求學的中國其他省市的人。

當我們給「湊夠一群就過馬路,不必看紅綠燈」的行為安上一個「中國式」的標籤,我們不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生活的人們,也會做出相似而又不同的行為。同樣有外國人也會在紅綠燈前如此過馬路,不同的前提是車會更加謙讓。我不打算去評論行為的優良,車子更加謙讓不代表這種行為更好,若沒有這個前提,外國人的亂穿馬路還會被如此包容嗎?

不談國家制度,很多人對國外更自由的印象來源於「牆」。因為有「牆」,大陸的網民很難通過正規合法免費的渠道去了解和使用國外的一些社交軟體和網路資源。在國外讀書,我很少使用facebook、instagram等軟體,問及周圍的朋友,也是除了和外國同學老師聯絡外,幾乎不用。不過,在facebook的推薦認識的人中,除了本地留學生或外國人外,我還很容易看到一些大陸各個省市的一些有著某種相同特徵的學生。「牆」外真的好嗎?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講婚姻是一座圍城,其實不盡然。此「牆」亦是「圍牆」,牆裡的人想窺探牆外的風光,牆外的人卻羨慕牆內人的安逸。若讓留學生、華人來說國內相比國外的優點,想必枚不勝舉。而多數沒見過「牆外風光」的人輕易被「發達國家」這個標籤誤導。

此文我想說的是中國人對於外面的世界有太多誤解,而不是去通過一篇文章來化解和消除刻板印象。因為對於文化層次的刻板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化解也不是一句話一篇文章就可以做到的,這需要更多人對於不同文化的全面了解和認識,和對本文化的學習、理解、感知和認同。而這些誤解有時會伴隨著文化自信的缺失。

文化是某個群體的成員的生活方式,包括價值觀、信仰、器物、行為方式等。(《人際傳播教程》)這些生活方式,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有時表現出來,就是對自身文化的否定。過於推崇和排斥外來文化,都是不自信的表現。

中學政治課上,老師曾問過我們一個問題:為什麼擁有著世界上最源遠流長文化的我們,在當代如此不自信?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常常戳到我們的痛點。

當科技發展、信息交流的速度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各種紛雜文化向我們撲面而來,我們忙於接收,疲於思考,不辨導致了管中窺豹,不究成為了習以為常。

包容和摘取在在外華人身上,有時卻有出奇的效果。

例如幾乎開遍世界各國的中餐館,為了能夠融入本土文化,他們適應和包容——適應本地口味,同時包含(包容)著兩國口味的差異,所以又形成了一種新的、帶著明顯文化標識的口味(飲食文化)。這也是為什麼,當我遊覽布達佩斯、巴黎、柏林、巴塞羅那後發現,同為中餐,但在不同的歐洲國家有著十分迥異的口味和風格。這其中,不乏本地對外來文化的包容。

在巴黎有個同樣有趣的發現。盧浮宮前有四五個法國人在賣改良的「煎餅果子」,法國人嗜甜,所以他們將豆瓣醬等改成了巧克力醬、香草醬等,將中國人的「果子」改成了培根、午餐肉,但是他們烙煎餅的手法和我們小學門口早上賣煎餅果子、山東雜糧煎餅的老大爺老大媽們的手法絲毫不差。法國是一個有著高度文化自信的國家,他們「偷學」了我們的手藝卻裝作本地特色在旅遊景點熱賣。

語言是在外留學生首當其衝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會主動或被動地學習本地語言。無論是以漢語為學習語言還是英語,必然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有對比,對比之中,就有了差異和共同點。很多學生,會越學越熱愛母語。英文詩(外文詩)固然有優美以及可取之處,但是漢語、尤其是古漢語所創造出來的意境,依然是很多語言難以表達的,而不以此為母語的人也很難真正欣賞其中的美。這個觀點是很多人的共識,雖然同樣是有帶偏頗的目光,但卻讓我們留學生在內心有所驕傲。不僅是語言,國內發達的電商行業,那些我們可以輕易觸摸和了解到的行業,那些我們真實感受到的便利,是很多歐洲國家沒有的。當我、留學生、華人開始從更多的方面去了解異域文化,慢慢看到文化的陰暗面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更有文化自信。

我在巴黎過聖誕節的時候,國內一個致力於扶貧的朋友向我要一些國外生活和節日的照片、視頻,給遙遠落後封閉的中國鄉村兒童展示,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種文化。他鼓勵孩子們不要局隅家鄉,要勇敢努力去看外面的世界,同時也要感恩我們的傳統文化。本是好心的鼓勵,卻被思想困頓的上級在後面的工作會議上點名批評,原因是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是一個難以客觀把握的尺度。當我們只看到牆外的美好的時候,我們迷失了自我,也丟失了自信。

(2018/2/19 初稿)


推薦閱讀:

「克己復禮為仁」——憑什麼文化自信?
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為中醫發展首要任務

TAG:文化自信 | 刻板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