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多惠與教師教育

一、引言

阿道爾夫·第斯多惠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早在19世紀初擔任模範學校教師期間,第斯多惠便接觸了大量平民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齊的相關理論,並在其後期擔任師範學校校長期間,對裴斯泰洛齊「全人類受教育」進行了大力的推廣。除了反對用等級和沙文主義來解決教育問題之外,第斯多惠先後擔任梅爾斯師範學校和柏林師範學校的校長,提出了領先於時代的教師培養觀,其著作《德國教師培養指南》更是被一度當作德國教師的手邊必備書。[1]正因為他對德國教師教育所作的重要的貢獻,他也被譽為「德國教師的教師」。

二、職前教育與師範教育

早在第斯多惠大學期間,他就對德國原本保守的教學方式頗為不滿,並決心通過教師這一方式來改變。1813年,他在法蘭克福的模範學校擔任教職,結識了許多裴斯泰洛齊的信徒與弟子,並被其教育思想所鼓勵。1818年,他調任厄北菲特拉丁學校,該校校長正是當時致力於實現裴斯泰洛齊改進師範教育並獻身國民教育事業的教育家維爾貝格。[2]

在此之後,他利用在師範學校的有利條件,進行了大量師範教育改革與實驗研究,並創辦了《萊茵教育期刊》,推動了德國教育科學和研究的發展。

他在他的著作《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中提到,一個人如果一貧如洗,那他就不可能對別人慷慨解囊。[3]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第斯多惠在教師的職前培養中極為注重從教者要接受必要的教育才能勝任教師的工作。他認為,如果教師自己都不具備足夠的知識,就不可能影響和教育別人。人們也做不到將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去贈予別人。

其次,他強調師範生必須要熱愛自己未來的職業。同樣是在《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中,他提到「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學熱情必須建立在對教師職業的熱愛上;對教師工作的心馳神往,必須建立在對發展兒童世界事業的熱愛的基礎上。」[4]熱愛自己的職業也是一名教師自我教育的個體準備,更是一切師範教育的起點。

未來教師擁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投身於教育事業的願望和思想準備後,就要接受我們一般人眼中所認識的「師範教育」——從教素養和教學基本能力。第斯多惠將從教素養分成了思想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5]在思想道德上,他認為相比於用知識來影響人,教師實際上更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來培養人,正因為如此,如果教師自身缺乏主見,遇到困難總是退縮,遇事搖擺不定便不可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崇敬,那麼以思想行為來培養人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在知識素養方面,我們在前文中強調了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而這裡,第斯多惠更加偏重於教師在心理學、教學法、教育學和人類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雖然不上要傳授給學生的經驗,但是卻在傳授的過程中作為極其重要的滲透性要素存在,會直接影響到學科知識傳授的效果,提高的是教師的業務能力。在能力方面,除了一般人所擁有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判斷力外,師範生還必須擁有出色的語言表達、教學和管理能力。[6]為了重點培養師範生的這些能力,他在自己所管理的師範學校下附設了附屬學校並要求師範生開展實習,來實戰培養師範生在課堂里所學不到的能力。

三、在職教育

儘管絕大多數教師在職前就接受了嚴格的教育,但是教師真正的生命是從正式的教師職業開始的,教師只有在職業和工作中才能不停地找尋到生活的滿足,因此,對於新的入職教師,第斯多惠對他們的教學知識、教學技巧和個人修養都有嚴格的要求。

在入職教育方面,第斯多惠認為新教師往往缺乏經驗和必要的能力,而生手必須刻苦的學習知識才能打下牢固的基礎。年輕的新教師總是喜歡死守一版教材,忽視了其他版本的教材,這是最不應該的,教育學生就要熟悉材料,研究自己將要傳授的知識,才能避免照本宣科。[7]為了能讓新教師儘快成長起來,第斯多惠要求教師們能夠組織起來,一起提供一些新的有啟發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在自身的教學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和開發。

第斯多惠積極倡導教師要終身自我教育和自主學習。教育從來不是一項已經過去的、完成了的工作,而是始終處於前進和變化的動態過程中。因此,為了達成教育的目標,教師必須不斷地自我教育和學習。此外,他在《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中寫道:教學的成功決定於教師。 教師應當致力於自我教育,熱愛自己的職業,精通自己的專業,精力充沛地進行教學,力求使教學引人入勝。[8]教師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而自我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將自己能夠自主的教育好,才有資格教育他人。同時,他認為教師應當與選擇性有目的性的學習和閱讀書籍,而不是什麼都讀,首要閱讀的應當是教育方面的文章,尤其是關於心理學、教育學和人類學的文章。這也是前文在師範教育中,第斯多惠讓師範生重點學習的科目。教師的自主學習必須要不斷堅持,終身不斷提高,斷斷續續反而會損壞教師的身體和靈魂。

與德國的大學改革方向相同,第斯多惠提出教師除了教育教學的本職工作外,還必須開展教育研究。他認為,一個真正掌握真理和教育規律的人會在精心的研究和探索中獲得無窮的快樂。他要求教師必須精心的備課,上課時又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並記錄下來。長久使用這種方法記錄和備課,總結經驗之後就能在日後的教學中事半功倍、得心應手。要積極探索和研究教學論、教學法、心理學、教育學的相關領域,並且手上有著良好的實驗對象,可以有利於研究的開展。

除了以上學習、研究思想外,第斯多惠非常鼓勵教師要鍛煉社會交往能力。他尤其鼓勵教師同行之間要多多交流,教師們都說志同道合之士,因為追求同樣的實名而相聚在一起。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而教師團體的建設則是將教師間的交流和探討走向常態化和正規化的有效舉措。第斯多惠認為教師團體是推動教學的重要機構,是教育思想的有機產品。同行們在教師團體中開誠布公的討論和交流經驗,有利於教師能力的提高。除了教師團體,即使是教師之間的小規模聚會,也是要鼓勵參加的,聚會提供了教師們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舞台和機會,既能交流思想也能交到新的朋友,對於教學有著極大的助益。

四、啟示與思考

第斯多惠作為兩個世紀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大部分思想早就在全世界範圍內達成共識並得到了落實,到了今日,甚至有些思想已經過時不再適合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但是,他在教師教育方面所提出的加強交流和教師應當重點關注的學科至今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於一部分新教師而言,要進一步完善教師的入職培訓,這種入職培訓不應當開設許許多多的佔用節假日的所謂講座和課程,而是應當提供新教師自我進步的方法和意識,讓新教師真正理解自我終身教育。對於教師入職培訓的認識應當有進一步的提高,而不是以龐大的數量、消耗大量的時間令教師疲於奔命反倒偏離培訓的初衷使得新教師失去了靜下心來思考學生,反思教學過程的機會與時間。

對目前的高等師範院校的學生而言,加強師範生對於教師的職業認同和樹立教育理想是首要工作。由於中國高校招生制度的影響,師範生招生又缺乏一定的過濾審查,每年都有大量不具備教師所要求的思想素質和基本的教育理想的學生最後落到師範院校,他們在學校里混吃等死,將來又去誤人子弟。師範學校應當加強師德教育,喚起學生對教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改善課程配置,避免急功近利。

對於學校而言,目前一些師範院校的師範生過於重視所要傳授的學科的學習,而不注重心理學、教育學等教師特色必修學科的學習和建設,一些即使開設了心理學、教育學課程的專業,教師也不好好上課,上課期間東拉西扯,缺乏邏輯和體系,學生則對教育基礎學科不以為意,致使師範生在真正走上教師崗位後的迷茫和彷徨增加,不利於新教師入職後的快速成長。隨著人們對於心理學和教育規律的進一步認識,第斯多惠的教師教育理論和思想也會繼續被完善,逐漸得到落實,也將會有更多有理想的青年懷揣著教育理想和報負走上講台改造世界。

五、參考文獻

[1]李金蓮.第斯多惠的教師培養觀極其現實意義[J].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2,(04):130-133

[2]趙莉.第斯多惠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思想探析[J].集美大學學報,2013,(04):7-10

[3]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養指南[M].袁一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3

[4]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養指南[M].袁一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6

[5]李定一.教會學生主動尋求真知——第斯多惠論教師[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1)

[6]康衛國.第斯多惠教師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當代教育科學,2015,(6):45-48

[7] 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養指南[M].袁一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1

[8] 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養指南[M].袁一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


推薦閱讀:

TAG:教師培訓 | 德國教育 | 師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