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會生病?| 從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說起

我們常說,不能上升到我們意識層面被語言表達出來的情感,諸如悲傷、憤怒、委屈等,會通過「身體生病」來釋放,比如壓力大頭痛,心情不好胃痛等等。某種程度上,身體生病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這是你在通過某種機制「解除壓抑」。那麼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要從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開始說起。

1. 身體生病的背後有一個回憶的傷口

1880年,那時的弗洛伊德還是個初出茅廬的神經科醫生,布洛伊爾在上流社會裡已經頗有名氣。他們遇見了一個女病人,安娜·O。

當時安娜·O 21歲,她是個很聰明的姑娘,學什麼都可以很快掌握,且富有同情心,即使在生病期間,也一直堅持照顧窮苦的人。她從未談過戀愛,也沒有過性關係,生活極為單調。

她生病時的癥狀,表現的像是精神病,語言錯亂、內斜視、視覺紊亂、癱瘓、夢遊症、咳嗽,相關癥狀迅速惡化。

常人來看,這是很嚴重的病症了,但醫學檢查,其身體狀況是良好的。當時主治醫生是布洛伊爾,他意識到,這是由心理障礙造成的心因性疾病

事出必有因。在這一年,安娜·O 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她非常喜愛的父親在7月開始生病。在安娜照顧父親的第一個月里,她的身體狀況急劇下降,虛弱、貧血、厭食,緊接著是非常嚴重的咳嗽,導致她不能再照顧父親。到年底,她開始內斜視,卧床不起,直至第二年4月,她父親去世。

治療並不是那麼順利,當時慣用的「催眠治療」,很大的效用得益於權威的暗示,而安娜「完全不受暗示的影響」。治療一度陷入僵局。

布洛伊爾發現,一旦安娜回憶起某一個令她極度痛苦的事件,並說給布洛伊爾聽之後,相應的癥狀就得到了緩解,甚至消除。比如安娜曾長達一個多月「無法喝水」,無論怎麼乾渴,直到說出童年時走進不喜歡的女家庭教師房間,看見她的狗從玻璃杯內喝水,引起的厭惡,並發泄了憤怒情緒,這個不喝水的癥狀才解除。

雖然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對安娜·O的癥狀有許多不同的分歧,但在這裡,他們都一致同意,在安娜·O的癥狀下,有著一個關於回憶的傷口,而這個回憶,常常容易被我們「遺忘」,在她父親生病時被激發,導致她的身體出現問題(當時還未出現衝突/無意識/壓抑的概念)。

遺忘,是保護我們免遭「記憶」帶來的巨大情感傷害。

當身體生病時(非器質性病變),我們伴隨身體癥狀有一個記憶傷口,這個記憶不能及時的被我們回憶起來並通過合適渠道表達出來,就會通過身體作表達。

但我們不會「無緣無故」生病,即心因性軀體疾病,會有一個觸發點,當這個觸發點出現時,我們就會「中招」。

2. 身體生病帶來的巨大獲益,讓人們「樂此不疲」

是的,當你生病時,雖然身體很難受,但是你是從中獲益的。

不可思議吧。

還說安娜·O,自從父親生病後,她肩負著照顧父親的很大責任,某種程度上,她放棄了自己的許多個人享樂時間,對於當時一個正直妙齡的女子,且不知道這樣單調乏味的日子到底什麼時候是個盡頭,而生病,可以很好地遠離這一切。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似乎很容易受到各種道德層面的譴責,但是人真實的內心感受,是不遵循任何「禁止」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死亡恐懼」。假如你靠近過同樣奄奄一息的人,那種巨大的情感能量,需要具備的心理承受力是和鼓起勇氣上台做一次演講不一樣的。這種巨大的能量會讓人想要遠離,但出於道德層面、愛、義務等等的原因,撐。

生病是因為壓抑,有一部分我們想逃離但是無法逃離的東西在,我們不想面對,但又承受不住。怎麼辦呢?不如生病吧。

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從這「生病的身體」里獲益的,雖然生病會帶來一定的難受,但這些難受痛苦很容易歸因於各種淺顯客觀的理由,且有藥物支持,而逃避了直面內心深處更深層次的東西,某種程度上,是我們自我保護的機制。

3. 沒有合適諮詢師的話,怎麼自我緩解

我們的內心有很多的能量,有些是對外的,有些是向內的。對外的好處理,有明確的指向對象,但是向內的,有時候我們處理不了,有時候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是什麼(莫名其妙的悲傷/憤怒),這些「莫名其妙」,就是我們不知道但又的確存在的。

比如有些人容易胃痛,頭痛,咳嗽,拉肚子等等。首先,你需要排除是不是因為客觀因素導致的生病,比如天涼,沒吃飯等等,所有客觀因素/生理病變導致的,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

其次,追問和聯想。前面提到,身體生病是有外界的觸發點,即使這個觸發點可能不是那麼嚴重。你需要去思考,在你生病前後一段時間,和誰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會找到蛛絲馬跡。比如學業/工作壓力大,關係不和諧等等。

問自己:為什麼這會讓你焦慮/擔心/煩惱/悲傷……等。前面兩步都簡單,這一步開始有點難。許多人卡在或者跳過這一步,直接尋求解決方法,導致的結果是,不斷地重複經歷。

為什麼領導/同事/同學的眼光讓你焦慮,為什麼失敗讓你壓力大,為什麼和人衝突時沒有能夠懟回去,為什麼感到不舒服時不能直接告訴對方……你會有無數的畫面閃過。

這裡就有許多東西的堆砌,這些沒有辦法及時排解的堆砌讓你身體出毛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有些人陷入這個思考里找答案,有些人選擇先放一放去打個遊戲運動健身,有些人選擇找朋友喝酒傾訴,方法本身沒有優劣之分,關鍵是對你的作用,不僅僅是這一次,還有未來的許多次。

參考資料:《癔症研究》,弗洛伊德著,車文博譯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文不盡處,歡迎討論。


推薦閱讀:

成人如何治療注意力缺失症?
如何看待「做你自己」類似的話?
羞恥心和自尊心對是人必須的嗎?無之,人的精神力量是否更強大?
覺得自己照騙 不想讓別人看到真人失望 從而感到有些自卑怎麼辦?

TAG:心理 | 個人成長 | 行為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