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在你家,孩子與他的小夥伴發生了矛盾

連續三天,兒子都和自己的好朋友約好了,到我家作客。對方是小兒子一歲的小男孩,兩個人上同一個幼兒園,家也住同一個小區。

前兩天是放了學,我把倆人接回來,玩到快睡覺時,小男孩被爸爸媽媽接走,第三天,是周六,小男孩來家裡和兒子玩了整整一天。

前兩天的兩個孩子表現出來的 「蜜月期」,讓我這個不準備要二胎的媽媽頗為感慨:兩個孩子真好帶呀,只要給他們做好飯,幾乎什麼都不用管,他們一起玩,一交流,而不再像平常一樣,我和爸爸說話多些,娃都會過來爭奪。

考驗在第三天到來了……

小男孩剛來,兒子就拿了那架橙色的飛機,在小男孩面前晃:「看,它是有航燈的哦!」

這架飛機玩具,其實兒子很久都沒有玩了,就因為前一天,他拿起飛機時,小男孩也想要,但是按照他們的遊戲規則誰先拿到誰先玩,

所以,在經歷了一點點微小的衝突的後,兒子拿到了這架飛機,就此,這架被冷落了很久的飛機,便成了寶物。

看兒子拿著飛機在小男孩面前晃,看出小男孩也很想玩,我說:「你把這架飛機給小喜玩一會兒可以嗎?」

「不,是我先拿到的。」 兒子說。

「可是你可以玩那架紅色的呀!」 我又說。

兒子蹬蹬蹬跑去拿了那架紅色的,然後遞給小喜:「給你玩這架!」

小喜接過,但很快就放下了,顯然不感興趣。孩子的心啊,兩架差不多的飛機,就偏偏不喜歡這架。

好吧,算我多嘴,按理說,這種情況下應該由他們自己來協調,我卻禁不住干涉了。

好吧,我退出!

他們相安無事地玩到了中午。不過現在想來,那時候小小的情緒積累,也促成了後面更嚴重的衝突。

正要午飯時,猝不及防地,一場激烈的衝突爆發了……

在前一天,小喜送給丁丁一本貼紙畫冊作為禮物。午飯前,兩個人在沙發處開始貼畫。

忽然,小喜喊起來:「你不可以撕掉這個,這是我媽媽貼的!」

丁丁不聽,繼續撕,小喜急了:「你不可以撕掉我媽媽貼的!」

說著,伸小手去丁丁臉上掐了一下,丁丁抬起手,沖小喜打去,但最終沒有打下去,看我回頭看,就哭了,跑到我身邊大喊: 「他送給我了,他昨天送給我了!」

本來想裝作沒有看到讓他倆自行解決,看來不行了。

於是,我領著兒子來到小喜邊上,一手抱著一個:「阿姨看看發生了什麼……」

小喜看到丁丁嚎啕大哭的樣子說:「過兩分鐘解決問題,兩分鐘很短的哦!」

我知道,這個解決問題對孩子們來講,其實是有壓力的,尤其是對於被動要求解決問題的那一方。

於是,我鬆開了小喜,想著讓他玩兩分鐘再解決問題。

沒想到兒子不幹了,邊哭邊說:「不可以,要馬上解決問題,他需要向我道歉!」

於是,我又只好對小喜說:「你剛才捏丁丁臉了對吧?丁丁需要你向他道歉,你願意嗎?」

「我沒有捏他的臉。」 小喜說。

「他捏了!」 兒子說。

「阿姨剛才看到你捏丁丁臉了,就捏的這裡,丁丁也想抬手打你,他也需要向你道歉,但你先捏他的,你需要先道歉。」

「我沒有捏他臉,我掐他的臉了!」 小喜說道。

哦,對孩子來講,一字之差,也有這樣的後果。三歲的小喜不是不願意承認,是不明白 「捏」 與 「掐」 是差不多的動作。

「哦,對,你掐了丁丁,你需要向他道歉!」

「可是,他撕了我媽媽貼的畫!」 小喜哭了,一邊哭,一邊跑向卧室,我追了過去。

「阿姨知道,丁丁撕了你媽媽貼的畫,你很傷心。」

「你走開,打你,你走開,打你……」 小喜爬上了床,坐到了床頭柜上,委屈地哭了起來:

「是他先撕了媽媽貼的畫。你走開,打你……」

我沒有走開,依然站在門邊上,看著他。此時,兒子也追來了,拉著我的手:「我要解決問題,他捏我的臉,他昨天把貼紙畫送給我了。」

「好,我們來解決問題。他情緒有點激動,需要平復一下。」 我對兒子說。

「不行,馬上解決!」 兒子喊道。

我的頭一下子變大,我沒有離開床邊,一替一會兒地回應著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經過同時大哭後,情緒開始漸漸回落。但兒子依然也堅持要解決問題。

於是,我到客廳沙發上,拿了貼紙畫。領著兒子坐到離小喜不遠的床邊上。此時,小喜的情緒已經越來越平復

了,嘴裡不停地念叨著:「丁丁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我說:「好吧!」 然後拿著貼紙畫說:「這本貼紙畫,原本是屬於小喜的,但是昨天的時候,小喜和丁丁是好朋友,小喜就把這本貼紙畫當成禮物送給了丁丁,丁丁很高興,這本貼紙畫屬於丁丁了。

「剛才,丁丁和小喜兩個人一起玩貼紙畫,丁丁撕掉了小喜媽媽貼的畫,小喜生氣了,然後,小喜就掐了丁丁的臉,丁丁舉起手準備打小喜,不過沒打到……」

我重複著這個過程。

「現在,小喜需要因為掐了丁丁的臉,向丁丁道歉。丁丁也需要因為舉起手準備打小喜,向小喜道歉。小喜先來道歉……」

「我沒有打到小喜!」 兒子說。

「可是你舉起手,準備打小喜,小喜以為你要打,也害怕了呀,所以你也需要道歉!」 我說。

「哦,那我可以先向小喜道歉呀!」 兒子看到了我手裡的貼紙,想必是想起來好朋友送他禮物,是挺感動的事情,於是,做出表率,要先道歉。

「我不原諒!」 小喜說。「他撕了我媽媽貼的貼畫!」

兒子也改口說:「我也不道歉!」

但是,兩個孩子的情緒都平復了很多。

我繼續舌干口燥地重複了兩遍整個事件的過程。兩個孩子都很專註地聽著。

我對小喜說:「寶貝,你送給丁丁的禮物,就屬於丁丁了。

阿姨知道你不願意讓丁丁撕掉你媽媽貼的畫,但是呢,你送給了丁丁這本貼紙畫,他就有權利撕掉了,因為你送給他就屬於他的了。」

小喜說:「我家裡還有好多好多的貼畫。」

「嗯,阿姨知道,那些貼畫,你可以不送給丁丁,丁丁就沒有權利去撕!」 我說。

小喜越來越柔和了,他的眼睛亮了,好似明白了,哦,原來丁丁是有權利去撕貼畫的,因為他送給了他,而不是被丁丁冒犯。

「你們兩個願意向對方道歉嗎?」 我問。

兩個人均表示不願意。但情緒明顯好多了。

我提議去吃飯,兩個人也都很痛快地跟著到了餐桌邊。

我沒有再讓兩個人像平時那樣挨著坐,而是一邊一個,我坐在了中間。我分別給兩個人盛飯、夾菜,我甚至會刻意地去注意,此時,一定要公平對待。

「丁丁,丁丁,我們是不是不用解決問題了,我倆和好了!」 小喜一邊吃飯一邊問丁丁。

「對呀,我們倆個不需要解決問題了。」 丁丁對我說。

「好吧,你們倆個在心裡都認為問題解決了,那就可以。」 我說道。

兩個孩子都笑了,然後又開始說起:「我們不給不是我們朋友的小朋友玩貼紙……」 然後彼此附和著。

我還在照顧他們吃飯,就在我給小喜夾了一些菜之後,丁丁說:「我也要!」

我知道丁丁可能有點小小的醋意,於是我說:「媽媽是你的媽媽,但是你邀請好朋友來家裡做客,他媽媽不在,我必須要負責他的安全,公平地照顧好他呀!」

兒子點點頭。

小喜在邊上說:「到我家做客,就聽我的!」

我說:「不是啦,誰說的對聽誰的。不過,小主人要對小客人謙讓一點點。」

兩個孩子都開心地點點頭……

我大鬆一口氣,這衝突總算是化解了。這也是我第一次直面孩子的矛盾,第一次體驗另一個孩子的媽媽不在身邊時,我處理矛盾的感受。

不容易,真心不容易。不過反觀整個過程,覺得還算處理妥當。

首先,我沒有在小喜要求我離開時而轉身離開,而是堅持站在了離他不遠的地方,等著他情緒平復。

畢竟,對於小喜來說,他是一個人到我家做客,如果我處理不當,他會感到委屈,也會影響他對我們的信任,可能也會影響他獨自做客的感受。

既然意識到了,當然是協調好為妙。

其次,我並沒有因為是在自己家,就讓兒子做出讓步。委屈自己的孩子,在我們小時候的經歷中,是比較常見的。

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不妥當的。孩子本來就認為 「媽媽是我的」,如果因為別的小朋友,而導致媽媽 「犧牲」 他,實際上是很破壞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同時,導致他對其他孩子的敵意的。

因此,即便是在自己的家,處理矛盾依然要按照規則來。

另外,我比較得意的一點,是不斷地去重複事實。此次,也正好是我目睹了整個過程。清晰地陳述事實,可以讓孩子們去回憶整個事情發生的過程,他們也可以糾正一些歧義。

比如,小喜就糾正了 「掐」,而不是 「捏」;而且,清晰地描述事實,也讓孩子有了冷靜情緒的時間,但並不認為這件事情可以被搪塞過去,同時,大人也可以有時間冷靜下來尋找思路。

最後,不得不說,這件事情能妥善處理,得益於一個基礎——兩個孩子同一個幼兒園,接受的教育理念很相同,規則意思也很清晰。所以這個過程中,更容易達成很多一致性的認同。

而這個過程中,我也能有機會澄清一些孩子們不明白的道理。比如舉起手打人沒達到為什麼需要道歉;到誰家做客不是就要聽誰的……

孩子的成長,帶來的挑戰,推脫不掉,只能接住,然後一起去成長。


推薦閱讀:

請問對孩子說了你怎麼不去死傷害性很大的話,家長該怎麼彌補孩子的心靈創傷?
孩子小的時候應該讓他明白哪些道理?
孩子做事猶豫不決家長該如何面對?
我們是否能接受孩子的失敗?
感動之後----合格家庭生活教育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