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之後,到底該怎麼辦?
12月10日,程序員歐建新從中興通訊大樓26樓窗口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42歲的寶貴生命。
一時間,網上 「中年危機」的話題鋪天蓋地,再次成為媒體和網友熱議的焦點。
逝者為大。我們無意拿事主墜亡的慘痛消息作文章,這是對已逝之人最大的不尊重。但我們不得不正視「中年危機」,因為你我每個人,都會經歷。
只有正視它,才能打敗它。
01.什麼是中年危機?
一般意義上的中年危機,說的其實是一種心理危機,通常發生在40歲左右,指成年人從這個時候開始,真正對死亡有了清醒的認識,意識到生命衰亡的自然規律。它往往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這個階段健康、事業、家庭等轉變帶來的現實焦慮,另一種是對早年生命質疑帶來的厭倦與虛無感。
職場人的中年危機要更具體。人到中年,職場半坡,雖然有一定的事業積累,但也逐漸知道了自己的局限。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重擔和經濟危機,人每一天都像在走鋼絲,生怕一個踉蹌,使全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頓。一方面,生理機能開始走下坡路,精力大不如從前;另一方面,收入水平觸頂,失業風險如影隨形。焦慮、恐慌、抑鬱、不甘等情緒成了揮之不去的魔障,纏繞著人的每一根神經末梢。
於是,我們看到:
昔日熱血沸騰的搖滾青年變成了手持保溫杯的中年大叔,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竟然放下橘子汽水和酒杯,喝起了枸杞和薑茶;
混跡職場,有人學會了不動聲色的在公司熬夜加班,推掉了唱K、聚會,將燈紅酒綠的世界擋在格子間外,頂著黑眼圈把手中的方案改了又改;
「四十不惑」,有人到了四十歲,才赫然發現,這裡的「不惑」,說的不是以前想不明白的問題現在想明白了,而是已經不想明白了。
無欲無求,他們終於接受了自己對於無常世界的無能為力。
「世界那麼大,可我走不開。」
02.38歲的中年男人的「危機」
大概兩年前,一名38歲的中年男人通過網路找到我,做職業規劃諮詢。
我看了他的簡歷,對他十五年來的工作經歷頗感震驚。
從大學畢業到找我做諮詢,他總共換過六份工作,最長的一份四年零十個月,最短的一份也有兩年零三個月,橫跨文化傳播、電子商務、通信、房地產四個行業。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六份工作都是編輯崗,工作內容也都大同小異。
他來找我不為別的,只為一份工作。
原來,他所就職的上家公司半年前因為業務調整,取消網路編輯這一崗位後,他就徹底失業了。半年之中,他投了上百份簡歷,竟然沒有一個公司肯錄用他,面試機會也少得可憐。
諮詢過程中,他憂心忡忡,不斷地用手掌抹擦雙頰,看上去非常焦慮。他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失業這半年,家裡的生活幾乎有斷頓之虞。
我非常理解他作為一個中年男人當時的心裡感受。
張愛林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我能感受到他的孤獨,在失業的焦慮下,那種慌張的孤獨。
對於工作,他穩定又專註。我了解到,他期間多次換工作,並非主動跳槽,而是公司要麼破產倒閉,要麼業務方向調整,不得不另謀出路;他十五年堅守編輯一職,雖說建樹無多,但這種專註精神,放眼職場,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可即便如此努力,38歲這一年,他還是遭遇了職場「滑鐵盧」。
為什麼會這樣?
分析下來,不難發現有這幾個原因:
首先,他工作技能單一。
從業十五年,除了文案編輯,他幾乎沒有積累任何其他一項專業技能,這對於一個中年男人來說十分致命。
職場如戰場,波詭雲譎,瞬息萬變,憑一技之長就能安身立命的年代已經成為過去,這個時代需要的是「樂高式」人才。
樂高有很多的小模塊,可以拼到一起,做成一個很大的玩意兒,而且拼完以後,你可以把它打碎重新拼,拼出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它不那麼容易過時,是一種抵禦變化的好方式。
這一打碎重拼的過程,就是多技能拼接轉移的過程,這份工作干不下去時,就重新整理自己的技能,去適應另一份工作。
在他身上,我沒有看到他其他的可轉移技能。
其次,他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
雖然在大多數公司,文案編輯是一個比較基層的崗位,發展路徑模糊,但這並不表示這一崗位沒有上升空間。
實際上,一個出色的編輯,不僅要具備優秀的寫作能力,還要有強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內容運營能力,部分編輯崗位還可能涉及到市場策劃能力。把這當中的任何一項能力鍛煉到極致,都可構成一個編輯的核心競爭力。這樣的核心能力,可以打通很多其他崗位的關節。比如一個人寫作能力尤其出色,就完全可以勝任自由撰稿人、軟文寫手、作家等崗位,沒必要始終吊在編輯這個崗位。
最後,他缺乏足夠的職業探索。
他在失業之後,雖然也通過海投簡歷來尋找新工作,但我了解到,他找工作的方向仍然是圍繞文案編輯一類崗位。而這一類崗位對應聘者年齡普遍有明確的限制,用人單位很少會考慮35歲以上的應聘者。
《職業分類大典》將我國的社會職業分為8個大類、75個中類、434個小類,每個小類里又包括若干不同職業種類。文案編輯只是其中一種職業,其他成千上萬種職業,同樣值得嘗試,但他沒有這樣做。
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條路堵了,還有其他千千萬萬條路,何必要在一條堵死的路前作繭自縛。
03.40歲以後,到底應該怎麼辦?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個中年職場人,都可能遭遇企業破產、被公司勸退等風險,不禁要問,四十歲以後,到底應該怎麼辦?
居安思危,打磨自己的可遷移技能
在「風聲鶴唳」的職場環境下,除了本職專業技能,你還需要打造自己的其他可遷移技能。
年輕時應以掌握專業技能為主,這一點誰也不會否認。但人到中年,隨著你的專業技能熟極而流,已經到了閉著眼睛都能做得很好的地步,就應該考慮橫向發展。培養自己的第二、第三技能,這樣才不會在生活的重拳向你揮來時,你只能束手待斃,毫無招架之力。
好比你是UI設計師,對有所設計稿都已能信手拈來,達到80、90分的水平,就不妨利用閑暇時間學一下編程。當有一天UI設計不再吃香,你完全可以利用所學的編程知識找到另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技多不壓身」,老祖宗口口相傳的訓誡,不會錯。
給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
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告訴我們,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特徵和課題,如果前一階段的發展任務不能很好地完成,就會影響到後一階段的發展。
職場人的中年危機一般發生在生涯階段的安定期和維持期,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立自己將來的保障,維持現有地位,並為隱退做準備。這就需要每個中年職場人為以後的事業發展做一個系統的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可分為長期計劃、中期計劃和短期計劃。長期計劃一般在五年以上,中期計劃一般在一年和五年之間,短期計劃也稱年度計劃。
如果你如今是一名人力資源主管,五年後你想要做到什麼位置,十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需要怎麼做,才能達到你所規劃的目標,計劃步驟越具體,準備越充分,你內心的危機感就會越小。
世間最大的安全感,來自你對於未來有條不紊的系統規劃。
不要停止學習
學無止境,這句掛在嘴邊的話不能隨便說說就算。
之所以常有人說這是知識焦慮的時代,正在於當今的社會變革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生著,任何一項黑科技的研發都有可能徹底顛覆你以往的工作,生活方式。你既無法抗拒時代的變遷,就要學會積極應對,別等風向變了,你還沒有做好準備。
向年輕人學習,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了解二次元,亡者農藥,A站,B站,鹿晗……也許這不能給你帶來進步,但至少能保證你不被甩得太遠。未來是你的,我的,可說到底,它是年輕人的。
職業規劃諮詢預約:
微信公眾號「向陽生涯職業規劃」
推薦閱讀:
※40歲的外企人能去哪裡
※【職場】提高「能見度」,從「彙報工作」開始
※在找不到方向的這個當下,我們能做些什麼
※從找工作到創造工作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