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禍水豈無憑 亡國破家因獨孤 ——記千古第一惡後獨孤伽羅
商亡,世人皆斥妲己,周衰,褒姒難辭其咎。勾踐滅吳,西施成首功。飛燕專寵,漢室漸衰微。自古以來,那些亡國之君和昏庸帝王身邊的女人,皆被視為「紅顏禍水」。然平心而論,那些耳熟能詳的「紅顏禍水」當中,真正禍國殃民,甚至傾城亡國的實在是少之又少,能夠展現她們影響力和危害性的往往不是正統的史料,而是民間的小說評書等文學作品,君王無道,蓋己之過,然其主因不一而足,因此,為他們背鍋的也不應只是那些在封建時代里本身就欠缺足夠的知識文化和政治原則的弱女子了。
那麼在中華歷史上是否存在著真正意義的「紅顏禍水」呢?是否有這樣一位女性,在其生命中通過各個方面對帝王施加負面的影響,進而將一個皇室引向混亂,將一個朝代推向衰亡呢?如果要找出這麼一個人的話,那就是隋文帝的愛妻,隋朝的開國皇后獨孤伽羅,也就是我們文章的主角了。
2018年,有一部50集的大型電視劇《獨孤皇后》即將上演,童顏巨乳的「東方教主」陳喬恩扮演的獨孤伽羅,將和陳曉扮演的隋文帝楊堅在銀幕上攜手開創享譽後世的「開皇之治」。電視劇尚未開演,不多作評價,但至少屆時會有更多的人在劇中見到獨孤伽羅符合當代女性價值觀的一面,比如對愛情堅貞不渝,比如性格堅強敢愛敢恨,比如知識淵博處事果斷等等。可惜近年來我國電視劇涉及歷史題材往往顧此失彼,強調主角光環乃至罔顧史實,無論是《軍師聯盟》里將奸詐權臣司馬懿洗成忍辱負重的忠臣良相,還是《羋月傳》里把羋八子從腹黑女強人變身成白蓮花女神,編劇導演篡改歷史夾帶私貨的行為,會讓有些人大呼過癮,卻讓歷史研究者大跌眼鏡。但無論怎樣對獨孤伽羅進行藝術加工,她活在史書中的歷史形象,都不會因為電視劇的美化和扭曲而有任何改變。
獨孤伽羅,這位隋文帝的妻子,隋煬帝的母親,這個改變了那個年代中華和世界命運的女人,千百年來卻鮮有人將她和「紅顏禍水」聯繫到一起。即使偶爾被提到,她也會被視為「一夫一妻的先驅和模範」,「偉大的女性政治家」。可嘆的是,當我們越是去選擇最正統嚴謹的史料,採取相對公正的態度去審視這位諸多文藝青年和歷史愛好者心目中的偶像時,便會更深刻認識到,獨孤伽羅才是真正意義的「紅顏禍水」,才是因個人行為和決策導致「國破家亡」的最典型的女性代表,才是中華古代「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價值觀的典型案例。
公元559年,根據資治通鑒周書記載,15歲的獨孤伽羅結婚不過月余,她的父親——以智勇兼備聞名天下,官拜衛國公的獨孤信就被北周權臣宇文護逼死,這件事無疑給年幼的伽羅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在那個沒有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年代,我們有理由推測獨孤伽羅內心遭受的創傷,無形中影響了她今後人生中的諸多決斷和行為。根據《北史》記載和百家講壇蒙曼教授關於《大隋風雲》的講座中的描述,獨孤伽羅在和楊堅結婚後就逼他發下誓言,一生當中不能和其他女人再生孩子,而從其之後的表現來看,她的要求還不止於此。隋文帝也正因為信守了這一諾言,在人格上或許可以得到一部分人高度的評價,卻為之付出了王朝二世而亡的慘痛代價。
在楊堅稱帝之前,獨孤伽羅始終還是給人一種溫慧賢良的印象,隋書后妃列傳中對獨孤伽羅前期的評價非常到位:「後初亦柔順恭孝,不失婦道。後姊為周明帝後,長女為周宣帝後,貴戚之盛,莫與為比,而後每謙卑自守,世以為賢。」獨孤伽羅的大姐嫁給了周明帝,四姐嫁給了唐朝建立者李淵的父親李昺,整個家族在宇文護迫害下雖曾一度風雨飄搖,但隨著宇文護被北周最後一位名君也是倒數第三位的君王周武帝宇文邕設計誅殺,獨孤家族又重新得以振興。在此期間,獨孤伽羅一直表現的相當謙恭和謹慎,而史書中的「初亦」和「世以為」,也為之後性情的轉變做好了鋪墊。
那麼獨孤伽羅是從何時開始心懷不軌,希望楊堅能夠建立自己的霸業,推翻宇文家族的呢?也許正是在她15歲時父親獨孤信被殺的那一刻吧。即便後來她和楊堅所生的長女楊麗華嫁給了周武帝的兒子周宣帝,全家成為了北周地位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外戚勢力,她還是希望自己家族得到更高的榮譽和權威,還是希望總有一日能夠為自己的父親報仇雪恨。
「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
此時的楊堅,不顧女兒身為太后的處境,不顧世人對他「欺辱孤兒寡母」的非議,在公元581年正式逼迫9歲的小皇帝周靜帝將皇位「禪讓」給他,就此建立了短暫而充滿傳奇色彩的大隋王朝。隨後楊堅對北周殘餘的皇室大肆屠殺,不單害死了周靜帝,宇文家族也幾乎被清除殆盡。獨孤伽羅成為獨孤皇后的同時,也就此大仇得報。在這一歷史事件背後,處境最為尷尬的大概就是獨孤皇后的大女兒楊麗華,昨天還是前朝的太后,今天就變成了新朝的公主,名義上自己的太子周靜帝被權臣殺死,但這權臣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北周書記載楊麗華早早得知楊堅有篡位之心,「意頗不平,形於顏色,及行禪代,憤惋逾甚」,之後楊堅雖然要為楊麗華再請一位乘龍快婿,卻被嚴辭拒絕,終身不再嫁人。公元609年,49歲楊麗華在隨隋煬帝西巡當中凍病而死,死時將女兒和女婿託付給隋煬帝楊廣,可楊廣幾年後還是因莫須有的傳言和姦臣的誹謗而將這兩人盡皆殺死。對楊堅和獨孤皇后而言,女兒的個人幸福絕不是他們要考慮的,實際上在楊堅與獨孤皇后一生中所生的五男數女當中,楊麗華的一生已經不算糟糕的了。
在登基的時候楊堅只有四十歲,對於出身武家,史書上記載從小精力充沛,目光如炬的他來說,即使放在當時那個人均壽命很短的時代,這位新皇帝還算仍屬壯年,意氣風發。至於比楊堅小三歲,當時37歲的獨孤皇后,相貌上雖然不能說是年老色衰,但根據史料,也註定不比二八佳人了。獨孤伽羅貼吧曾經整理了北史中對楊家和獨孤家主要人物的容貌描寫,都沒有對獨孤伽羅美醜的任何描述,反而他的父親獨孤信的側帽風流,楊廣的美姿儀以及諸位親族的秀美容貌被特意提及,這無形中更襯托獨孤伽羅貌不驚人的事實。相比起貼吧獨孤伽羅的粉絲們牽強的認為這位皇后「中等漂亮」的結論,筆者覺得獨孤伽羅可能和中國第一太后——北周馮太后一樣,都屬於容貌端正但不足以特意提及的水準。此外,獨孤伽羅生性簡樸自律,並無什麼可以閑情偶寄的愛好,與楊堅結婚20多年生了10個孩子(有一說沒有十個,但肯定在七個以上)的她,此時仍希望楊堅將全部的情意投注到她一人身上,那麼她是怎麼做的呢?史書對此的記載非常明確:「上每臨朝,後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閣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寢,相顧欣然」。意思就是每天獨孤皇后和楊堅一起上下班,早上送到宮門口,下班之後再到宮門口接他回家。在楊堅工作的時候,獨孤皇后就把宦官安排在楊堅身邊,監督楊堅的工作情況,如果覺得有問題就讓太監給她傳話,讓隋文帝改正問題。整段話中,文人的春秋曲筆若隱若現,說勸諫多所弘益而不提勸諫何事,言相顧欣然彷彿寫史之人日日身在車中觀察,整體的文字氛圍表面溫馨,暗中卻給人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身為一代明君,面對一位愛好不多,相貌不美,年紀不小卻整天和他形影不離的老妻,本身性格就不開朗的楊堅的日子過得可以說頗為憋屈乏味,既無個人空間,也無隱私可言。資治通鑒和其他史書中都說楊堅是一位勤於朝政,每天天不亮就上班,到太陽下山還不停止工作的勞動模範皇帝,那麼這是否有一些寧肯多在朝廷上批閱奏摺,從而減少和獨孤伽羅在一起的「相顧欣然」的心思在裡面呢?更值得一提的是《隋書》在撰寫這段「夫妻恩愛」的史實之前,魏徵先生特意寫明楊堅對獨孤皇后「甚寵憚之」,既喜愛,又害怕,那麼喜愛的是什麼,又為什麼害怕,想必一千多年前這位唐朝的名相已經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間了。
雖然史書中不乏一些對獨孤皇后的讚美之詞,譬如所謂的「二賢」,所謂的「頗仁愛」,所謂的「國家之事,焉可顧私」,然而真正通讀歷史,了解歷史的人都應該明白,在一位君王在位期間,君王取得的上限往往超過了他所能達到的水準,往往是諸多同時期的仁人志士,賢相良將所共同努力的結果。反過來,君王所展現的下限,倒是很符合他們自身的水平,甚至能從中看出他們的性格和智商。那麼楊堅和獨孤伽羅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暴露了下限呢?唐太宗對隋文帝的評價是「好為小術,不達大體」,認為隋文帝過於勤勉反而顯得缺乏領導能力和帝王氣場,因為篡位起家的自己不信任臣子,害怕把事情託付給旁人,所以凡事都要事必躬親。在隋朝十四年大旱的時候,隋文帝看到百姓餓肚子而哭泣,但是卻不肯開放堆積如山的糧倉賑濟災民,這也讓李世民給出了「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的評價。此外隋文帝政治生涯小錯不斷,生涯前期面對李德林的勸諫惱羞成怒將其罷官,生涯中期疑神疑鬼迫害重臣,生涯後期胡亂變更法律,甚至一度採用「盜一文錢就要殺頭」的嚴酷刑法。隨著一批開國功臣或被貶官或被殺死,隋朝執政者的執政能力屢屢被質疑,政治形勢變得越來越緊張。如此看來,所謂飽讀詩書明理知禮的一代賢后獨孤伽羅,在隋文帝逐漸神經質和頻繁犯錯的時候,在皇權的權威逐漸替代了法律和常理的時候,她完全沒有阻止和勸誡,而是讓隋文帝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更可悲的是,在皇儲之爭中,獨孤皇后聯手楊廣楊素廢掉太子所展現出的能量,既讓大臣們感到恐懼,也讓那些有才無德的野心家感到振奮。畢竟楊廣和楊素不就是靠讒言從獨孤皇后這裡贏得支持,進而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的嗎?
獨孤皇后自己生活清心寡欲,極力強調精神和肉體兩層面的「一夫一妻」制,這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美德,然而她對貴為皇帝的隋文帝也有同樣的要求,這就顯得有些不妥了。楊堅的簡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獨孤皇后的影響,他一頓飯往往只吃一兩個葷菜,衣服穿破了還要反覆縫補,宮廷里的奢侈之物也被他逐一換掉。然而楊堅的這些克己復禮的行為,因為仁壽宮的興建和獨孤皇后死後他的放縱而顯得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也成為了楊堅的簡樸可能是被獨孤皇后嚴格制約的論據。至於對愛情的潔癖的程度,獨孤皇后的妒忌之心無論《北史》還是《隋書》都無法迴避,前者說獨孤皇后「性尤妒忌,後宮莫敢進御」,後者則說她「功參歷試,外預朝政,內擅宮闈,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防其上逼……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可以想見,獨孤皇后在位期間,充分的利用了自己手中的職權,竭力維護她那份自以為堅貞的愛情。
但儘管獨孤皇后對隋文帝如此嚴加看管,還是沒能完全控制住隋文帝「出軌」,最有名的事情就是楊堅和昔日名將尉遲炯的孫女的「小三事件」。尉遲炯是楊堅在北周末期掌握朝政時的死敵,他起兵討伐楊堅卻輸給了北周戰神韋孝寬,最終兵敗自殺。此後孤苦無依的尉遲炯的孫女雖然淪落宮中為奴,但是姿容之美仍讓楊堅一見傾心,進而得到寵幸。得知此事的獨孤皇后大發雷霆,當即趁楊堅上朝的時候派人將這位「小三」活活打死,氣的楊堅一度策馬亂跑遠離皇城,入山谷間二十餘里,捶胸嘆息「一個女人都保護不了,怎麼治理國家?」最後還是朝中最有能力和地位的高熲和楊素兩人苦苦哀求到半夜,才讓隋文帝回到宮中。雖然這件事後獨孤皇后得到隋文帝的原諒,但殺死小三卻要哭著乞求丈夫諒解的她仍然「自此意頗衰折」,這起「小三事件」讓她的夫妻關係受到了傷害,在丈夫面前變得抬不起頭。在這樣的結果面前,獨孤皇后心中的怒火和委屈無處宣洩,終於遷怒於在勸說隋文帝回宮的時候對她有不敬之詞的高熲,也為此後的太子之爭埋下伏筆。
當自己的丈夫出軌時,獨孤皇后對「小三」展現出如此嚴苛殘忍的一面,那對那些不能信奉一夫一妻制的臣下又如何呢?之前提到的高熲在自己的結髮之妻病死後一度很傷心,婉拒了皇帝提出的為他續弦的建議,不過不久後他又和自己的妾生了孩子。抓到把柄的獨孤皇后對此多有詆毀,稱高熲欺騙主上,對妻子和皇帝都不忠誠,不可信任,讓隋文帝和高熲漸漸疏遠。如果說對高熲還只是因為此前皇帝離宮事件懷恨在心,那史書中記載的「後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又當怎麼說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自己覺得好的,就一定也要讓別人學習效仿?在那樣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有著鮮卑族血統的獨孤伽羅舉起了反對男權的大旗,就算不肯定支持,倒也不用批駁反對。但作為國家最高領導的夫人,因為個人好惡而通過枕邊風的方式將大臣們的私人生活和政治生涯捆綁起來,那實在是荒唐之極的事情,獨孤皇后的氣度之小,由此也可見一斑。
被愛情和政治捆綁在一起的不只是大臣,還有自己的兒子。太子楊勇的原配元妃很不得寵,之後因為心痛病發很快就死去了。獨孤皇后認為是太子和他寵愛的昭訓雲氏聯手害死了太子妃,對楊勇態度極其惡劣刻薄,甚至還派人去監視太子,去尋找他的過失以找機會向隋文帝彙報。目睹母親的愛情潔癖和與太子的不和,二兒子楊廣投其所好,和自己的妻子蕭妃大秀恩愛,將侍女都換成相貌平平甚至醜陋的年老女子,十幾年來只和蕭妃生有兩個兒子,打造出了一個忠於愛情不好女色的形象,得到了獨孤皇后的極大偏愛。在日後的皇子之爭中楊廣獲得了獨孤皇后的大力支持,促使隋文帝最終做出更換皇子的重大決定。無法分清公德和私德的界限,罔顧歷史上廢長立幼亂國的諸多教訓,依靠自己的主觀判斷而不是從國家大局角度出發來參與政治,即使最終毀掉隋朝的不是楊廣,獨孤伽羅的情商,還是只能用不如中人來形容了。
隋朝經歷了開皇之治早期的欣欣向榮,卻因為隋文帝的多疑和獨孤伽羅的不當干政而開始逐漸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對於當時的有識之士而言,即使他們還沒有看穿楊廣忠臣孝子的偽裝,也早就看透了權臣楊素的野心。可嘆的是因為獨孤皇后對楊素為首的一些陰謀家的偏聽偏信和一力維護,國家已經逐漸走向了難以收拾的局面。楊素是隋朝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將領,被譽為隋朝四大名將之首,本人也極有才華,但是也因做事不講原則只講利益,性格高傲殘忍而被人詬病。年輕時的楊素曾經因頂撞北周武帝而差點被殺頭,但又因此得到北周武帝的賞識和重用,屢立戰功。當武帝和宣帝去世後,楊素又站在了想要改朝換代的國戚楊堅的一邊,在楊堅建立隋朝和統一中華的諸多戰役中立下大功,官拜右尚書僕射,在朝中地位僅次於高熲。楊素性情放浪不羈,安於享樂,生活作風極其奢侈,自己的宅邸規格和皇宮都沒什麼區別,這和隋文帝以及獨孤皇后的簡樸理念格格不入。但由於楊素能力出色又善於逢迎皇帝皇后,獨孤皇后不但不打壓他,反而還在仁壽宮事件中給予支持。
隋朝早年興建新都大興城的時候,隋文帝主張將很多材料從北周舊都運送到大興,竭力節省開銷,防止消耗過多的人力財力,甚至修建太廟的材料都來自於北周乃至前秦時候修建太廟的舊木頭。可在興建仁壽宮的時候,根據隋史記載,作為施工大臣的楊素極力逢迎主上,不斷擴大工程規模又急切趕工,「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宮側時聞鬼哭之聲」,資治通鑒對此的補充是「死者以萬數,相次於道,楊素悉焚除之」。數萬民夫不是累死就是被燒死,甚至拿屍體當地基填山。楊素的惡行讓驗收工程的高熲倍感不悅,如實彙報給了隋文帝,隋文帝也因此而大發雷霆:「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眼看要遭到嚴懲,楊素立刻找獨孤皇后求情,而獨孤皇后也馬上對隋文帝吹了枕邊風。第二天在朝廷上,與隋文帝一起上朝的獨孤皇后大舉誇讚了楊素一番:「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盛飾此宮,豈非忠孝!」不罰反賞,賜予錢布。此時舉報楊素的高熲,心中到底有多氣忿難平,被一貫要求「勤儉」的在場官員,腹內到底有多五味雜陳,誰又說得清楚?而楊素此後也更加肆無忌憚——「負貴恃才,多所陵侮」,誰也不放在眼裡了。
仁壽宮事件毫無疑問成為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政治表現最下限的代表,更成為獨孤伽羅道德雙標的鐵證。在她看來,楊素的能力和態度比其本身的道德更重要,國家的重臣比人民的性命和世人的風評更可靠。雖然在中國歷史上,仁壽宮並不算太奢華的宮殿,但是工程中死亡的那些民眾家屬和對皇帝皇后雙標不滿的大臣,註定會將這件事傳播開來,成為隋文帝時期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對之後的隋煬帝楊廣和其他皇子公主而言,父母的這些行為顯然不符合他們一貫以來的簡樸愛民的形象,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本來就不擅長對子女的教育,又不能以身作則給他們樹立榜樣,這也是隋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被公認為隋朝最傑出的文官代表,在楊堅生命中處於無可替代地位的高熲,早年是獨孤伽羅父親獨孤信的親信,即使獨孤信之後被逼自殺,他仍舊和獨孤家以及楊家交往密切。在楊堅想要清除反對他當皇帝阻礙的時候,高熲堅定地站在了楊堅的一邊:「願受驅馳。縱令公事不成,熲亦不辭滅族」。此後高熲在楊堅派兵平定老將尉遲炯等三總管的過程中立下大功,並向楊堅推薦了之後縱橫整個隋朝的名相蘇威,隋朝四大名將中的楊素,賀若弼和韓擒虎,文武方面多有建樹,這使得他在隋朝建立後成為了朝廷中最具威望和權力的官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對隋朝有巨大功勞,本身的品德和能力幾乎無可挑剔的老臣,卻因為自己和太子楊勇結成了兒女親家,不同意獨孤伽羅廢長立幼的想法,從而遭到了獨孤伽羅頻繁的詆毀和打擊。
當高熲在妻子亡故後又和小妾生了孩子時,皇后向皇帝詆毀高熲用情不專,欺騙主上。
當高熲稱出征遼東難有作為後來果然失敗時,皇后向皇帝詆毀高熲不服君令,恐有異心。
當高熲對皇帝的第五子楊諒嚴格要求時,皇后向皇帝詆毀高熲專橫跋扈,居功自傲。
史書上記載了這三件事,然而三是虛詞,很多史料記載一個人慾打壓和迫害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只需要記載一兩件有代表的事情就足夠了,這裡卻一下子列出三件,可見獨孤皇后對高熲究竟有多欲處之而後快。為了扶持楊廣上位,獨孤皇后極力打擊甚至迫害這位自己國家的首功之臣,自己父親的老下屬,自己長子的親家。最終高熲被誣告罷官,數年後被隋煬帝重新啟用但因不滿楊廣的暴政而遭到處死。隋史對高熲的評價可謂登峰造極,說他執政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說他被殺時天下莫不傷惜,稱冤不已。高熲失勢後楊素獨攬大權,他和自己家族中的人隨意迫害甚至處死政敵,仗著獨孤皇后做靠山為所欲為,讓隋朝的政治生態環境更加惡劣。直到獨孤皇后死後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才有大臣敢於上書指責楊素,可惜此時距離人生終點只有兩年時間的隋文帝已經無法回頭了。
如果有耐心讀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獨孤伽羅是一個怎樣的人了。她從小就因為父親被殺而心懷怨恨,嚴重影響了她的人格。早年的她具有野心而隱忍不發,待隋文帝得勢後她便展現出自己專橫霸道的一面。缺乏安全感的獨孤伽羅對隋文帝採取近乎零距離的約束和管制,小三事件暴露了她性格中的殘忍,之後哭著求丈夫原諒則暴露了她的色厲內荏。獨孤伽羅氣量狹小,見識短淺,在隋文帝執政中後期頻頻犯錯的時候並不能給予規勸,反而大搞道德綁架和道德雙標,把政壇弄得烏煙瘴氣。獨孤伽羅還把國事和家事混為一談,積极參与皇子之爭,把楊素視為自己的心腹一力維護,把高熲視為自己的仇敵百般詆毀。史書中獨孤伽羅的所謂仁愛只留於表面,是我們所認為的「婦人之仁」,她曾經「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曾經為有詛咒自己嫌疑的兄弟獨孤陀求情免死,但另一方面她又在貪污的官員母親為子求情時要求隋文帝網開一面,對仁壽宮死以萬計的民工的冤魂視而不見。獨孤伽羅始終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女人,這是她根本不能作為一個合格政治家最關鍵的原因。可惜即便如此,獨孤伽羅仍然給隋文帝施加了巨大的影響力,過多的參與了朝政,讓才大於德的小人和野心家找到了機會,最終釀成了隋朝短命的悲劇。
你們以為這些就是千古第一惡後的全部了?並沒有。無論是楊堅還是獨孤伽羅對子女的教育都可以用任何最負面的詞語來形容,而當他們的兒子逐漸因為糟糕的教育變得放縱任性難以管教的時候,他們又展現出了極其暴虐的一面,甚至到了喪失人性的地步。
史書中給予廢太子楊勇的評價大多比較溫和,認為他是一個有些任性和風流但是心地純良又好學的太子,可隋文帝和獨孤伽羅卻對他很不喜歡,覺得他不夠踏實,不夠簡樸,生活作風也不檢點。在太子楊勇的原配元妃死後,獨孤皇后又聽信了二兒子楊廣和權臣楊素的讒言,派人嚴加監視太子,一有機會就向隋文帝詆毀他和他的親家高熲,最終令隋文帝罷免了高熲,廢掉了楊勇。當看到史書中記載的「皇后又遣人伺覘東宮,纖介事皆聞奏,因加媒櫱,構成其罪」時,作為讀者都難免背脊發涼,心生絕望,何況楊勇本人呢?當時的楊勇正是因此才惶恐不可終日,最終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為了自己的一個兒子能夠扶正,而對另一個兒子採取如此手段,獨孤伽羅的狹隘和偏心也到了一般人都難以想像的地步。
被迫害至絕境的兒子只有楊勇嗎?當然不是。在自己的三子楊俊和四子楊秀展現出奢侈放浪的一面時,獨孤皇后雖沒有直接表現出不滿和憤怒,可是在楊堅以極其嚴厲的方式處罰他們,甚至令大臣都感到過於殘酷而紛紛勸諫的時候,獨孤皇后這個一生中把干預朝政視為己任,一度被時人和隋文帝並稱「二賢」的女人卻在史書中完全消失了。
於是當楊俊被妃子投毒乃至奄奄一息,隋文帝反而下詔對他痛加責難的時候;
於是當病中的楊俊因為畏懼父親怪罪而病死,隋文帝拒絕為他立碑的時候;
於是當隋文帝懼怕楊秀性格像自己,對獨孤皇后表示他死後楊秀必定造反的時候;
獨孤皇后選擇了沉默,選擇了消失,選擇了放棄。
於是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女人的嚴苛和無情,冷酷和殘忍。她甚至都沒有為背負莫須有罪名的秀兒辯解,甚至都沒有為帶著恐懼和絕望死去的俊兒流淚。
惡這個字,也因此在獨孤皇后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已經超越了人超越了哺乳動物的範疇。虎毒不食子,可面對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個又一個血肉,獨孤皇后做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到無法理解的殘酷選擇,這也成為了隋朝滅亡的重要信號。簡樸,忠貞,這些在任何時代都可以稱得上是美德的辭彙,卻因為隋文帝和獨孤皇后而變得格外的諷刺和扎心。在看到自己的兒子沒有按照預期的方向成長的時候,他們不是想方設法讓其淪為庶人和階下囚,就是任由其在病床上聽著怒斥聲憂怖而終。
這是何等惡的母親,這是何等惡的妻子,這是何等惡的政治家?
公元602年8月,獨孤伽羅走完了她59歲的一生,她寵愛的二兒子楊廣表面上悲痛欲絕,卻在暗地裡「取肥肉脯,置竹桶中,以蠟閉口,衣袱裹而納之」,又私下與術士密謀,希望父親能儘早隨母親一起死去。此時的獨孤伽羅九泉之下如果有知,大概才會真正的痛苦萬分,悔不當初吧。但如果真的有九泉,她又有何面目去見他的兒子楊俊,以及即將到來的他的丈夫和其他兒女們呢?
歷史上關於獨孤的記載,基本上到這裡已經結束了。但真正的高潮,即將到來。
資治通鑒第一百七十九卷後段和一百八十卷前段描述了隋文帝駕崩前的生活,他在獨孤伽羅死後變得更加多疑,生活也不再節制檢點,開始日夜寵幸陳夫人和蔡夫人,終日沉溺酒色。大臣梁毗上書權臣楊素之過,隋文帝雖然有所感悟,但是也並沒有對楊素進行處罰,畢竟當時朝中的功臣良相已在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猜忌和迫害中或被罷官,或被處死,真正能和楊廣站在同一戰線又能力卓絕的,大概也只有楊素了。在聽信楊廣和楊素的讒言將四子楊秀罷黜為民軟禁起來後,隋文帝的五個兒子中已經有兩個廢為庶人,一個此前已經死掉。剩下的兩個兒子二子楊廣日後成為了中華歷史上最著名的暴君,小兒子楊諒任性妄為又優柔寡斷,在隋文帝死後就起兵反叛楊廣結果兵敗,公元605年在幽禁中死去。楊廣登基後派人殺死了楊勇,自己在位十三年後遭遇叛亂被白綾勒死,一直被囚禁的楊秀也被叛亂的宇文化及所殺,五子竟無一人善終,而禍因在哪裡?還不是楊堅和獨孤伽羅迫害楊勇,偏愛楊廣,絕情楊俊,仇視楊秀,溺愛楊諒,早早就種下惡種最終結出了苦澀之果嗎?
公元604年夏,隋文帝的生命在前往仁壽宮避暑的時候迎來了終結的時刻。資治通鑒對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君王給予了客觀的評價:「高祖性嚴重,令行禁止……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受禪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末年,逾八百九十萬……」無論隋文帝在位的前期和中期的巨大功績,有多少來自於後來被他打擊的高熲,蘇威,李德林等人的建議和支持,但至少在他在位期間,將持續了幾百年之久的亂世統一,令國家的經濟水平得到了極大改善,人民重新迎來了和平和安定,朝廷儲備的資金和官方儲備的糧食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甚至有人誇張的說唐朝終其數百年都沒能超越隋文帝時期的輝煌。可惜的是如此盛世最終所託非人,隋文帝本人也沒能平靜的死去。資治通鑒等諸多史料都記載在宮人的誤傳下,隋文帝在臨終前看到了楊廣寫給楊素的密信,信中或有很多對自己不敬的言論,而他寵愛的陳夫人又遭到了楊廣的調戲,隋文帝對此勃然大怒,喊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載入史冊的一句話:
「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
然而一切都晚了。想要召見楊勇重立太子的隋文帝在楊廣的軍隊的包圍下,在楊廣的近臣的「服侍」下,也在當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儘管後人認為資治通鑒中楊廣調戲陳夫人的事情恐為杜撰,各種小說筆記中記載的楊廣直接殺死楊堅的野史因為缺乏證據也不足為信,但顯然在最後時刻隋文帝有反悔立楊廣為太子的想法,楊廣也確實採取了諸多手段來讓隋文帝與外界的消息無法通達:「追東宮兵士帖上台宿衛,門禁出入,並取宇文述、郭衍節度;令右庶子張衡入寢殿侍疾,盡遣後宮出就別室」。就這樣,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已經成為兒子的囚徒的楊堅在病床上發出的「獨孤誤我」的悲嘆,恰是他傳奇一生的悲劇註腳,也是在人之將死時對獨孤伽羅不滿的終極宣洩。
隋煬帝楊廣,獨孤伽羅的二兒子,用盡各種卑鄙手段終於登上了皇位,隋朝就此開始走向滅亡。十三年後,一條腰帶或者一條頭巾終結了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殺人魔王的性命,而此時隋朝從全盛時期的890萬戶,4600萬人口到只有200多萬戶,人口數量不足隋煬帝初年的四分之一。毫無疑問,楊堅傳位給楊廣,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而極力慫恿他犯下這一錯誤的,不正是那個過度的干預朝政和東宮之事的獨孤伽羅嗎?隋文帝一生的五個兒子全部是和獨孤伽羅所生,而在獨孤伽羅的誘導下,他對其中的三個兒子進行極其殘酷的打壓和迫害,這讓他在繼承人問題上根本沒有更多的選擇,也讓楊廣繼位不久迅速平定了五弟楊諒的叛亂後,再也不用擔心有哪個兄弟可以打著「楊廣弒君為父報仇」的大義名分來動搖他的統治。獨孤伽羅,這個可怕又愚蠢的女人,因為和李世民的奶奶,李淵的母親是姐妹的關係,所以並未成為唐朝乃至後世重點批判的「紅顏禍水」,然而這也讓對於她的歷史記載顯得更加客觀可信。獨孤伽羅對楊家的破壞,對隋朝的滅亡,對數千萬的中華子民的苦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是一個善於嫉妒的妻子,是一個殘酷狹隘的母親,是一個愚昧專橫的政治家,是一個極不合格的統治者,千古第一惡後,獨孤伽羅,實至名歸。
京南劉生有云:伽羅無國母之寬,少人妻之賢,性惡好妒,不識大體,偏信奸佞,詆誹棟樑,有妻如此,何愁天下不亂,何愁家道不危?惜楊堅志向高遠,英明聖武,聽由惡妻,猜忌賢良,縱無二世亡國之果,終難獲完人之譽。殘燭頓悟,悔之將晚,獨孤誤汝,亦誤天下也!
時間回到公元557年,在獨孤信家的府邸里,一個十四歲的少女在得知自己要嫁給父親同僚的兒子時,既興奮的滿面緋紅,反覆向人打聽未來郎君的相貌品性,又暗中下定決心,將來必定要讓他一生只愛自己一人。此時他那丰神俊逸,「側帽風流」的父親,又怎麼知道他的女兒未來要成為統一中華的新王朝的國母,又怎麼知道他的女兒也會成為毀掉一個王朝的「禍水」呢?
願時光永久的定格在獨孤家那最幸福的一刻,這成為多年後無數人最奢望的企求。
只盼這世間,再無獨孤皇后。
只願你生命中,再不逢伽羅。
主要參考文獻和史料出處:
司馬光《資治通鑒》
李大師,李元壽《北史》
魏徵《隋書》
百家講壇蒙曼《大隋風雲》講座及講稿
百家講壇梅毅《隋唐英雄志》講座及講稿
推薦閱讀: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救亂
※慈禧口中的夜明珠現在在哪?值多少錢?
※細思及恐的玄武門之變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商尊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