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ICL地震預警並沒有那麼神

作者:@LETC地震海嘯同好會 @堅決殺毒

  九寨溝7.0級地震之後,成都某民企開發的「ICL地震預警系統」又廣受關注。在該民企的宣傳材料中,更標榜該系統「技術優於日本,領先全球」。本文即旨在探究該系統是否真正優於日本地震預警系統(緊急地震速報系統)。

  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來自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和來自成都某民企的ICL地震預警系統。

  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於2007年10月正式開始運行,發布的速報分預報(面向高級用戶,內容包括地震發生時間、震源位置、推定震級、用戶所在地的烈度(日語即「震度」)等,可以由氣象廳和其授權的民間機構等發布)和警報(面向大眾,通過電視、廣播、簡訊等發布,內容只有地震發生時間、震源位置和推測震度達到4或以上的地區名稱,只能由氣象廳發布),在法律上分別對應地震動預報(跟「地震預報」無關)和地震動警報。

  ICL地震預警系統,據稱覆蓋31個省市區、覆蓋面積22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地震預警系統,「連續成功預警38次破壞性地震,無一誤報、漏報」。該系統於2012年9月通過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獲評定為「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有報道稱,該系統已被初步應用到四川省成都市和安徽省滁州市的城市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等項目。

疑問一:性能指標優於日本,數據何來?

  該民企於2014年發布的資料中,顯示ICL地震預警系統「系統響應時間」和「預警盲區半徑」分別為6.5秒和24 千米,而緊急地震速報系統的這兩項指標分別為9秒和30千米,從而得出「技術優於日本」的結論,而在今年(2017年)發布的宣傳材料中更宣稱兩項指標達到6秒、21千米。事實上,該民企從未對外公布可供查證的預警依據信息,運營緊急地震速報系統的日本氣象廳亦未發布過類似數據(筆者註:經搜索只找到2008年岩手·宮城內陸地震時日本氣象廳發表的資料(鏈接),稱「震中30km範圍內沒有趕上緊急地震速報(警報)」),令人不禁對此數據的來源和真實性產生懷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九寨溝地震約1小時後,該民企的微博發布(鏈接)稱ICL地震預警系統給成都帶來53秒預警時間,1天後在各種報道中該數字就變為71秒,該民企也未對此作出解釋。

疑問二:衡量地震預警系統好壞的指標是什麼?盲區半徑小就一定優秀嗎?

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具備三個關鍵技術指標:地震預警盲區、地震預警網響應時間和誤報率,通過以上指標來判斷地震預警技術系統的先進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成都某民企的宣傳材料

  衡量地震預警系統好壞的真的只有這3個指標嗎?筆者認為不然。

  先說說預警盲區。由於日本獨特的地理環境,很多影響日本的地震都發生在海中而非陸地。僅從緊急地震速報(警報)的發布來看,截止到2017年8月11日,緊急地震速報(警報)共發布186次,其中96次所對應地震的震源位於海中,比率達到51%。由於目前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所使用的地震計絕大部分位於陸地上(截止發稿時,只有5個海底地震計用於該系統,系統加入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的S-net(鏈接)後,可以大幅縮小日本近海發生地震的預警盲區,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在海中發生的地震,其P波傳播到陸地上後才可能被地震計觀測到,從而發布預警,盲區自然會比震源在陸地的地震大,但由於P波和S波有速度差,到達陸地的時間差也會增大,故對實際避險效果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圖:一個極端的例子,2012年8月14日在鄂霍茨克海發生的7.3級地震,在緊急地震速報發布65秒後,S波才到達日本)

  而從ICL地震預警系統的台站分布來看,其主要針對陸上地震帶進行布置。

  綜上所述,我們並不能通過盲區大小來斷定預警技術的優劣。

  再說說預警誤報。日本氣象廳對緊急地震速報的誤報沒有明確的定義,某民企則認為誤報就是誤觸發,即在沒有發生地震的情況下發出了地震預警。如果以此為標準,日本緊急地震速報(警報)的誤報共有2次。民企稱其系統運行多年來無誤報,但也未提供相關資料進行驗證。

  關於「系統響應時間」,民企資料給出的是「從地震發生到發出預警所需要的時間」,筆者認為該說法存在疑點。日本氣象廳提供的緊急地震速報驗證給出的是從檢測到地震波到發出預警的時間,筆者也認為應該以此計算。因為若按民企的標準「從地震發生」開始計算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所花費的時間,經過時間幾乎都在15秒以上,不符合民企所稱「日本系統響應時間9秒」的說法。筆者認為這增加了民企「自己系統更優」的不可信度。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僅僅擺出幾個來源不明的數據並不能證明孰優孰劣。如果該民企仍高高在上、自欺欺人,宣稱自己是該領域的領頭羊,筆者認為,這對中國地震預警事業的發展少利多害。

附:該成都某民企2014年資料(鏈接)

推薦閱讀:

為地震中的旅遊人喝彩 盤點國內外災後重建的旅遊目的地

TAG:地震 | 九寨溝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