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帶頭銜的貓
我希望這篇文章寫得任何一個具有基本閱讀能力的、完全不了解貓賽的人都能看懂。所以也做了很大程度的簡化,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CFA官網上的Show Rules。
現在隨著CFA(The Cat Fanciers Association)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比賽日益增多,很多中國的愛貓者都對血統貓有了更多的了解。諸多協會通過證書來確保品種貓的健康,也使得他們的血統可以被記錄,由此能夠保證繁育人更加科學、規範地進行繁育。
因此「證書」,也就相當於血統貓的身份證,是最為基礎的身份證明。因此凡以「單證」為廣告的品種貓實際上並不被協會認可,因為信息至少丟失了50%。而以「雙證」為廣告的品種貓其實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如果是正規貓舍繁育的品種貓,父母「雙證」是必要條件。
當然證書問題其實還是比較多,「套證」的現象也會發生,因此在購買品種貓的時候,對於買家而言實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你需要特別嚴謹地選擇你的「上家」,也就是你即將購買的小貓的繁育人,這也是為什麼說賽場是一個相對而言更加好的途徑來認識你的小貓繁育人。
比賽是繁育人開展繁育工作的重要環節,許多貓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比賽重要?以及比賽和我又有什麼關係?」
第一個問題,比賽中會有不同的裁判來對貓進行評價,並根據品種標準和自己的判斷給出一個合適的成績。這一成績反應了繁育人的繁育方向是否能夠得到權威的認可。裁判夠不夠權威?這裡不討論太多細節,感興趣的可以看CFA官網的judging program。一般而言,從無基礎開始通過CFA全品種裁判考試並獲得資格,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過程的嚴格,以及正式裁判的權威性(大多數全品種裁判年齡也都不小)。
第二個問題,「比賽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凡是購買血統貓的人,一定都希望能夠得到一隻性格親人、品質優良的小貓,甚至視作為「家庭成員」。而比賽的過程則是敦促繁育人去實現這一結果的途徑。雖然比賽與繁育人的關聯更大,但是小貓家長也是貓賽的受益人之一。當然不可否認目前有一部分繁育人對於貓賽的理解與我有些偏差。會太過看重頭銜,的確頭銜本身也很唬人:「超級大冠軍」、「地區冠軍」、「國家冠軍」、「品種第一」、「傑出貢獻貓」等等,琳琅滿目,希望通過這一篇文章傳遞一些我對於比賽的看法:個人觀點,可能有所偏頗,見諒。
- 第一件事:了解比賽
可以通過CFA官網的show rules對比賽與頭銜進行了解,我在這裡大致總結一下。比賽的頭銜分為兩類:一類是前綴,一類是後綴。不管哪種形式的頭銜都與比賽結果有關,先來說比賽。「貓賽」並不是「一考定終身」的比賽,而是一個「積分制」的比賽。比如我們設定一下以下的條件:
- 一場比賽有6名裁判:4名全品種裁判(你會看到AB這個標籤,意為all breed,也被稱為AB環),2名長短毛裁判(你會看到SH/LH標籤,意為shorthair,longhair,這樣的賽環也被稱作SP環),每一個裁判的評比稱為「一環(意為ring)」。一個賽環也就是指一個裁判的「地盤」。
- 一場比賽有225隻貓:100隻成貓(Championship),50隻幼貓(Kitten),50隻絕育貓(Premiership),25隻家貓(Household Pets非血統貓)。其中,我們選擇拿幼貓組來打比方,因為成貓和絕育組稍微複雜一些,家貓組在國內又不太常見。
- 一場比賽中幼貓有50隻,其中長毛品種19隻,短毛品種31隻。
- 我們現在手頭有兩隻俄羅斯藍貓的幼貓。
第一位裁判是AB環裁判,他會「摸遍」這50隻幼貓,然後給幼貓按照自己的判斷排出前10名(如果幼貓數量很多,會排出前15名),我們現在有一隻俄羅斯藍貓得到了第2名,另外一隻得到了第7名,這個分怎麼算呢?
這一賽環第1名的幼貓會得到「幼貓總數-1」×100%的分數,也就是把其他的貓「踩在腳下」了,從每一隻其他幼貓身上獲得了1分。
這一賽環第2名的幼貓會得到第一名分數的95%,第3名幼貓會得到第一名分數的90%,以此類推,到第10名幼貓得到了第一名分數的55%。
因此在這個我們虛擬出來的比賽中,第2名的俄羅斯藍貓會得到(50-1)×95%的分數,即46.55分;第7名的俄羅斯藍貓會得到(50-1)×70%的分數,即34.3分。
第二位裁判到第四位裁判都為AB環的裁判,過程相同。每一位裁判都是獨立作出的判斷,因此可能在第一環的比賽中拿到第1名,而在第二環的比賽中也有進不了前10名的可能(一般情況下,裁判給分的差距並不會那麼大。)
接著第五環是SP環裁判,他會把這50隻幼貓分成兩個小組,一組是長毛品種,一組是短毛品種。每一個小組都評出前10名,兩個小組獨立。比如我們的這兩隻俄羅斯藍貓分別得到了SP環的第1名和第9名,這個分數怎麼算呢?
這一賽環因為是SP環,在算分的時候我們只看俄羅斯藍貓所屬的短毛品種,第1名能夠得到「短毛品種幼貓綜述-1」×100%的分數,也就是說,能夠得到(31-1)×100%,即30分;第9名的俄羅斯藍貓會得到(31-1)×60%=18分。
第六環也是SP環,裁判依舊獨立作出自己的判斷。
一場比賽結束後,會把6個裁判手裡得到的分數相加,就得到了你這場比賽所贏得的幼貓分數。
其他組別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稍有不同。
那麼由此我們就知道了能夠影響你總分的因素:
- 貓本身的品質(最核心最主要的部分)
- 單場比賽中的貓數量(以往「墊貓」的邏輯主要在這裡體現)
- 你的這隻貓參與了多少場比賽(為什麼很多繁育人需要「追」賽)
其中第1條是實打實的貓的實力,是內部條件;第2條和第3條與外部條件有關。三者共同決定了貓的頭銜(尤其指前綴頭銜)。
- 第二件事:了解頭銜
剛剛說到,頭銜分為前綴和後綴兩類。前綴頭銜取決於這隻貓本身的參賽成績,也就是自己實打實拼出來的,包括了GC/GP, BW, RW(DW), NW這些;後綴其實只有一個,也即DM頭銜(傑出貢獻獎),這一頭銜的獲得不取決於自己,而取決於這隻貓的後代。
先說前綴頭銜:如果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的話是:
CH/PR:冠軍頭銜,分隔符前面的這個是屬於成貓組的頭銜,後面的這個屬於絕育組的頭銜,下同。也即最普通的冠軍頭銜,在中國經過六環不同裁判的撫摸即可申請該頭銜。
GC/GP:超級大冠軍頭銜,需要已獲得CH/PR頭銜的貓達到一定分數才能獲得的頭銜,成貓組需要200分,絕育組需要75分。屬於一個達線分,即標準就在那邊,達到了就達到了,與自己之外的其他貓獲得的分數無關。
RW:區域冠軍,在中國這一頭銜名字是DW。CFA一共分為10個區,1-7區是北美地區,8區是日本,9區是歐洲,以及國際區。在每個區的積分前25名獲得DW頭銜。所以從這裡開始是有排名了,不僅要考慮到自己的分數,還得考慮自己在整個競爭環境中的相對位置。
NW:國家冠軍,現在分為三個大區,1-9區為一個組別,國際區中中國是第二個組別,除中國外的其他國際區為第三個組別(之後這樣的大區組別可能會有調整),每一個大區中的前25名成貓、幼貓、絕育貓分別獲得國家冠軍的頭銜。
而BW並不能安置在前面這些由低到高的分類中:BW意為品種冠軍,即一個賽季中某一個品種在成貓中的第一名,也分為上一條提到的三個大區來頒布這一頭銜。
所有頭銜中有一個後綴頭銜DM,一隻公貓如果其子女中有15隻獲得了GC/GP頭銜後才可獲得DM頭銜,一隻母貓如果其子女中有5隻獲得了GC/GP頭銜後可獲得DM頭銜。這個頭銜反映了這隻貓所生的貓都有較好的品質,是穩定性的體現。
- 小結
比賽的成績的確反映了一隻貓的優秀的程度,但是通過這樣簡單的介紹,我們其實也不用太過痴迷於成績。比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性看待即可。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火貓直播IEM12奧克蘭絕地求生大獎賽一起來吃雞?
※吸貓大會:英國短毛貓James
※秋天來了,我卻看不到她!
※貓咪為什麼大半夜跑酷?
※貓咪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