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一件玉器,你需要了解這些知識(一)
然而,多數人和這些玉器的關係,也僅僅停留在看到這樣一個層面,因此並不了解它,覺得它是很陌生的。一旦真的拿一件玉器在手中,這些人就不知道如何去欣賞它、評價它,只會在模糊的印象中覺得:玉是個好東西。
那麼,到底該怎麼去看一件玉雕作品呢?玉雕學術界有一套「料、工、形、紋」的鑒賞理論,從材質、工藝、造型、紋飾四個維度去衡量一件玉器。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套理論雖好,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形」的說法讓人感覺迷惑,它到底指的是形式、形狀,還是造型?指向並不明確。儘管不少人常常將它解釋為「造型」,無論從字面還是語義上來說都給人一種牽強的印象。又如,造型和紋飾這兩個概念,在很多玉雕作品中往往是一體的,很難分開。所以,筆者更樂意將它們都歸納在「藝」的概念中。同時每一件玉器都包含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是鑒賞玉器是必不可少的要點,也應在理論中列出。鑒於此,筆者將這套鑒賞的理論變為「料、工、藝、文」,也即玉材玉質、雕工技巧、藝術造詣、文化內涵四個方面。下文將圍繞此理論將一一展開敘述。料——玉材玉質
- 玉料類型
關於玉料類型的判斷首先要從玉的概念說起,其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玉指「一切細膩溫潤和色澤艷麗的美石。」類似《說文解字》中劉向所說的「石之美者」,具體包括和田玉、翡翠、水晶、瑪瑙、獨山玉、岫玉、綠松石等。而狹義的玉主要指和田玉。因為現代人很少使用廣義概念的玉,加上其包含的各類玉材也容易區分,已經不再成為一個問題。所以材質類型的判斷主要是針對和田玉。
而和田玉的類型判斷,首先要區分的是真假。這裡所說的真假主要是判斷材質是否為天然和田玉,也即主要成分為透閃石——陽起石的玉石材質。自然界中有許多外觀和和田玉相似的材質,比如阿富汗玉(主要成分為方解石)、蛇紋石玉、卡瓦石、石英岩玉等,這些石頭雖然也很漂亮,但在市場上冠以玉的名字或者直接冒充和田玉,往往給大眾造成迷惑。不過,正規的大商家基本不會存在這些問題。其次,和田玉顏色較多,有白玉、青玉、黃玉、墨玉、糖玉、青花等,大多數都十分容易分辨,也就不多說明。但需要強調一點——市場上頗受歡迎的碧玉與其他和田玉不完全是按照顏色區分,其成因及礦物構成上均有特殊性。而和田玉中的沙棗青和碧玉中的鴨蛋青顏色十分的 想像,大多數人用肉眼是難以分辨的,往往需要藉助科學儀器進行檢測。很長時間以來,由於歷史文化的因素,很多人只關注白玉,「羊脂白玉」也最受市場推崇,不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玉石認識的加深,各色玉石都有不少人喜歡。
再者,和田玉中產狀的判斷也是很重要的,這些。一般來講非常簡單,有子料、山流水、山料和戈壁料四類。未加工的原料從外表的特徵來可以簡單區分,產自河灘的子料外表光滑多有漂亮的皮色;從玉礦中開採下來的山料稜角分明,河流上游經過流水搬運沖刷但稜角不夠光滑的山流水,在戈壁灘上經歷過風沙砥礪外表坑窪不平但手感舒適。經過加工後,主要就是子料和非子料的差別了。通常子料雕刻的作品多會在局部保留天然的皮色,或者藉助皮色做一些「俏色」處理,非子料自然也就看不到這些特徵。因為子料產量稀少,價格昂貴,很多人就會用其他料通過染色作假皮色冒充,不過這個就屬於鑒定範疇了,以後可以再詳細講解。- 玉料的產地
玉料的產地與玉料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推出的《和田玉》標準模糊了產地的概念,將以透閃石成分為主的玉石都定義為「和田玉」。而在世界範圍內,這種材質的產地很多,幾乎各大洲都有分布。即便是國內,大大小小的產地已經統計的就達20多處。如此一來,無論哪兒產的玉料,不管質量品質如何,只要符合國家標準都可以在鑒定證書上光明正大的寫上和田玉。這其中的利弊網上很多人都有分析,筆者也就不多言了。
世界閃石玉礦分布圖
和田玉的產地雖多,但質量層次不齊,以次充好染色造假的亂象自然也就層出不窮。根據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主要玉料來看,它們主要集中來自於新疆、青海、岫岩、俄羅斯、韓國五大產地。儘管這五個產地的玉料都有好有壞,但總體而言,新疆和田產的料整體品質依然是最好的,其它地區各有其特點。比如,俄羅斯白玉的白度高,青海料水線多且透明度較高,韓料質地差且顏色整體偏黃,岫岩的和田玉基本不產白玉但有大批細度極高的玉料。了解並記住各個產地玉料的特徵,可以很好地幫助大家在拿到一件玉器時推測出玉料的產地,更好地判斷其市場價格是否合理。補充一點,前文強調的碧玉,此處也需要特別說明——所謂的五大產地通常並不適用於碧玉。國內流通的碧玉玉料主要的來自於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其實除了俄羅斯和韓國產白玉以外,其他世界各個玉礦產的主要就是碧玉(近兩年阿拉伯半島上出的迪拜玉好像是和岫岩的河磨玉類似,不屬於碧玉)。加拿大、俄羅斯、巴基斯坦、紐西蘭、台灣等地的碧玉開採和交易目前都有一定規模,在國內市場上都可以見到。而國內的碧玉主要是新疆的瑪納斯碧玉,而且在品質方面不具備任何優勢。碧玉這種材質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黑點多,也就是說看起來質地不純,也因此很不招人喜歡。相對來說,俄羅斯碧玉黑點較少,顏色也漂亮,是目前市場最受歡迎的碧玉品種。- 玉料的品質
玉料的品質可以說是影響玉石價格的關鍵,無論是哪一種玉石,什麼樣的產狀,產自於哪個玉礦,只要品質好都能在市場上價格都不會低。色度、潤度、細度、凈度是判斷玉料好壞和價值高低的四個基本要素,此外綹裂、皮色、形狀、大小等在有些情況下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一般來說,自然界中的珠寶玉石,顏色越鮮艷越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但由於受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和田玉中的白玉反而是最受人喜愛的色彩。所以很多玩玉的人在評價玉料品質時,往往直接用「白度」來替代「色度」。不過鑒於近年來,很多人也將注意力轉移向其他顏色的玉石,筆者覺的用「色度」更恰當。所謂色度,其實主要說的是色彩的純度,一般來說純度高的色彩會更吸引人。比如,偏黃或者偏灰的白玉自然不如白度純正的玉料漂亮,色彩均勻一致的碧玉也會比深淺交錯的碧玉更美觀。那麼,是不是玉的顏色純度越高就越好呢?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玉料的品質是一個綜合評價,玉石顏色的純度和細度潤度等因素很大程度上並不相關。就好比很多初入行的和田白玉收藏者,通常會一味地追求玉料的白度,認為越白越好。其實這就走入了一個誤區,因為人們夢寐以求的「羊脂玉」並非最白,而是白度潤度細度等因素綜合較高的玉料。當然,玉石的顏色純度是一個相對概念,往往通過比較得出,沒有絕對標準;而玉石的顏色會受到光線和介質的干擾發生變化,一塊玉在和田看玉和在上海看顏色有差別,在水中看和在空氣中看也不同。玉的潤度其實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對行業內的人來說,一般描述為玉石在視覺和觸覺上給人的一種如同油脂般的光澤和滋潤。在寶石學領域中,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要成分的玉石有這樣描述:呈玻璃光澤和油脂光澤,大多數為微透明至不透明,少數為半透明。以上兩種角度儘管都儘可能準確的去呈現玉石的這種特性,但筆者認為遠不如通過自身的觀察和觸摸體驗來得真實。至於玉石的這種油潤感是如何產生的,似乎目前還未十分明確。有人將之歸於玉石內部細膩的質地結構,也有人認為自然界的礦物元素沁入、流水搬運、風沙砥礪等會影響玉石的潤度。結合各個產地的玉料來看,新疆的和田子料的普遍油潤性上佳,而玉質細膩的河磨料潤度也很突出,為上述說法都提供了一些佐證。由於玉石在油潤度帶來的美好體驗,使得市場上不少人為了增加玉石的油潤感,常常會通過浸泡油脂、煮蠟等方式進行改善。所謂細度,是指玉料內部質地結構的細膩程度。因為玉石多是微透明或不透明,純粹用肉眼很難清楚地看到其內部的結構,通常需要將玉藉助手電筒或陽光進行觀察,所以經常玩玉買玉的人都會備一個小小的手電筒。利於玉石的透光性,我們可以觀察其內部顆粒大小及均勻程度,組織結構清晰度,甚至一些雜質。通常情況下,顆粒越細小均勻、組織結構越不明顯,玉石的細度就越好品質越高,反之就差品質越差。需要強調的是玉質的細膩與否和產地及產狀並不相關,即便是新疆和田的子料,同樣也有不少質地較粗的玉料,而山料中也不乏質地細膩的玉料。在細度方面也存在著一個誤區,很多人為了強調細度而在和田籽料中追求「打光無結構」的玉料,這也給一些不法人士以可乘之機,用玻璃混合其他材質製作出高仿的無結構子料,不少人因此受騙。事實上,天然的玉石很有無任何結構的絕對狀態,如果遇到此種情況還是需要反覆觀察,謹慎出手,畢竟如果真有這樣的天然玉料其價值必然不會低,仔細斟酌總是沒錯的。相比之下,玉石的凈度了解起來容易多了,主要是觀察玉料中是否含有雜質。凡是肉眼可見而不屬於玉石成分的物質都在此列,通常有鐵礦點、礓石、絮狀物等。這些雜質的存在會直接影響玉的品質,因此在雕刻中常常需要進行挖臟遮蔽等方法進行處理,也有部分技藝高超的玉雕創作者能藉助奇思妙想的創意將它們轉化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從而提升其價值。除了雜質之外,玉石中還存在有影響視覺的瑕疵——「水線」。這裡所說的「水線」並不是指在水中浸泡留下的印痕,而是指玉料在形成過程中由於透閃石含量達不到而摻入二氧化硅顆粒形成的紋路,其透明度高,脆性強,不利於雕刻加工,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作品的美觀度,但多數情況下還是可以被接受的。儘管「水線」在各個地方出產的玉石中都會存在,但青海料中的「水線」更為普遍。此外,玉石中還會有綹裂這樣的情況存在,不過通常玉雕創作者會在加工過程中通過切料中的避讓,雕刻中的剔除、遮藏等方式進行處理,在成品玉雕中很難發現。至於皮色、形狀、大小這些因素對玉石價值的影響往往集中在子料中,以後會專門進行講解。一般玉料的品質,通過以上所說的色度、潤度、細度、凈度這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如果這幾個方面都不錯的話,玉料的品質一定屬上乘了。不過很多情況下,玉料很難各個方面都很完美,選自己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會更好。推薦閱讀:
※石頭叔談玉石(翡翠和田玉)與中華文化——道家
※小花與小青的秘密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
※本命年那些賣的玉是真的嗎?
※翡翠鑲嵌為什麼用1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