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套路有套路嗎?

15世紀到19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可以說是群星璀璨,藝術大家頻出,當時的藝術家繪畫技術非常之高超。90年代一位美籍英國畫家霍克尼在觀看16世紀著名畫家安格爾畫展時,一邊看一邊驚嘆,覺得自己窮其一生也無法追上這位兩百多年前的的畫家水平,無論是筆速,技術,細節的闡述都讓自己望塵莫及。

但後來在一次偶然機會中,他和物理學家查爾斯·法爾考發現,16世紀的畫家,已經掌握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以小孔成像為原理的光學透鏡來繪畫,他們把立體物體通過暗箱(類似於照相機暗箱)投影到畫布上,只要按照投影去勾勒繪畫就好了。

當時霍克尼自己也驚呆了,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猶如神助的繪畫技術居然是這樣來的,而且他還發現15到19世紀各個時期的很多畫家都用過類似操作。霍克尼後來在他2001年出版的《秘密知識》這一書籍中,還整理出了這方面的所有證據,其中很多是基於法爾考對這些圖畫的數學分析。書中他還用證據證明了一些頂級高手也有這種「暗箱」操作,比如拉斐爾,這位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後三傑的傑出畫家與建築師。

放到現在,這個所謂「暗箱」就是我們常人理解的套路。頂級高手都有自己的套路,這也是高手與常人拉開差距的原因,那要怎麼修鍊這種套路?是否也有套路?

要說起套路,要先理解,套路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只不過高手的思維方式跟常人不太一樣。

在常人眼中思維方式就是兩點,兩個變數,輸入→輸出,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就是這麼來的。

而在高手在思維方式里,有三個關鍵變數,輸入→套路→輸出,這也是他們思維里最重要的三個點。

為什麼有的人能用最少的輸入做到最大的輸出,為什麼有人能空手套白狼(0輸入高輸出),有的人能少做多得(少輸入多輸出),這些很大程度與套路有關。

那說了那麼多,要怎麼模仿套路?

1、你需要帶著找套路的思維去看世界,見到一種模式就去思考這其中有什麼套路。它很大程度需要你刻意練習,去觀察身邊發生的一切事物,是否存在套路,並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式。當你套路看的多了,自然胸有成竹。這點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沒那麼容易,至少不是看上去的那麼容易,後面我會說明。

2、當遇到事情時先不要急著做,先思考是否有套路。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件事,大腦基於過去經驗判斷會浮現相應處理辦法,然後就不再深入思考是否有存在套路了,熱火朝天的就幹了起來。人性是會偷懶的,不是說基於過去經驗判斷不好,而是這種判斷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你進一步思考。我們需要克服這點,畢竟有什麼能比讓自己真正思考套路更能修鍊套路的呢?連自己遇到事情都不想用套路去解決還怎麼學套路?

說到這個,我以自己做個反例,在我初中時代,老師特別嚴格,動不動要我們五遍十遍的罰抄英語單詞和句子,每次我接到作業後,都頭大如斗,但還是特老實的就抄了起來,但我當時的同桌他並沒有這麼快就抄,那時我還笑他,因為我在學校時就抄了三四遍了,回家可以少抄點,而他隻字未動,晚上肯定少不了熬夜。

誰知道這傢伙晚上七八點就碎碎叨叨的跟我說抄完了,問我要不要玩遊戲,我當時不信啊,我抄了一下午,直到他打電話給我時,自己都還沒抄完,而他學校時候根本還沒抄,怎麼可能比我還快,當時我還說是不是他讓爸媽幫忙抄了,他聽了我的質疑也特別不服氣,說他找到一個可以快速抄五遍的方法,但讓我別說出去,類似下圖這種方式。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不過同桌發明的體驗更好,他把筆芯取了出來,直接把五根筆芯綁在小尺子上,寫起來手感更舒服,當時試完我就震驚了,它的效率是我的五倍,同桌晚上也就花了不到半小時就寫完了我一下午的活,學得套路後我對同桌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現在回想起來,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這句話說的真沒錯

高手都有自己的套路,如果我當時沒激他,讓他自己講出這個套路,估計這個套路我一輩子也不會知曉,只會以為同桌是一個速寫高手,而我永遠只會一遍遍老老實實的抄。

也是這次後,每當要做某件事的時候,都會仔細想想,有沒有套路會讓自己事半功倍,而不是基於過去經驗埋頭苦幹。

其實這說起來,也與中國這麼多年的傳統文化有那麼點關係,勞動最光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腳踏實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這是我們信奉的。

這當然沒錯,說起來應該歸根於過去五千年來我們生活在一個農業社會,過去我們種田,耕作,養殖,畜牧,這些勞作使得我們能繁衍至今。我們放多少種子,耕多少地,養殖多少家禽,意味著我們會獲得多少回報。農作物和家禽只會因為我們勞動和付出的而多起來,我們不需要套路,也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多勞多得才能在這片土地生存。這時不勞而獲,少做多得,空手套白狼對大家來說是貶義詞。

但現在,已經脫離農耕時代,五千多年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思維方式,在這短短几十年的科技迅速發展里,使得我們措手不及。我們更多人已經不需要體力勞動,更多的是腦力勞動。但我們當中很多人依然還是習慣讓自己身體力行的忙碌起來,希望通過這些積極的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讓自己更心安理得,看起來多勞多得,看起來更勤奮。

也忘了,行動不只是物理上的身體力行,也應該是思維上的行動,先思考,用什麼樣的套路可以產生更大的收益。

遇到事情,我們腦海里固有解決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們過往的經驗得出的一種常規中庸的解決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偷懶,讓我們儘可能的少思考,少動腦。就好比我前面說的罰抄,常人遇到這事腦海里就是老老實實的一遍抄,而中庸的解決方式也只會帶來中庸的結果,如果你想獲得更好的解決方式就需要去思考是否存在套路,跳出過往的經驗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上面說的挺容易理解,不就是日常要多研究套路和遇到事情不要盲目忙碌要先思考找套路嗎?

但這裡可能存在一個思維誤區,也就是一種錯誤的套路。

容易理解不代表你就會了,很多人是這樣,覺得越容易理解東西、越自信、越覺得已經掌握、簡單、我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而遇到複雜、困難、難以理解就慫了,覺得太難了、沒辦法、不行,然後也沒有然後了。

最後到頭來,不管簡單的還是複雜都沒掌握。

學習套路還要記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越容易理解東西越要輸出,越難理解東西越要輸入

簡單的,聽得懂的,容易理解的東西,不代表你就真的掌握了,去實踐,分享,刻意去訓練去做輸出你才真的能掌握它。

而越是難的,你就越要輸入,去學習,去閱讀,做輸入,而不是示弱。

外面風雨飄搖,這裡是星辰屋,歡迎關注公眾號:星辰屋


推薦閱讀:

經濟適用房怎麼裝修?
你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奇遇?
怎麼樣解決人的根本問題
中式面點和西式面點什麼區別?

TAG:互聯網 | 生活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