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隨筆】直接,還是婉轉?
當我們討論中美文化差異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美國人喜歡直接,而中國人講求委婉。如果中國人想要一個東西,他會繞著彎子去試探,左推右讓,幾個回合下來,就是不說出來。而美國人呢,不管在商場上還是生活中,有什麼就說什麼。
這個說法,總體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我今天要說的是,在同一個意思的表達上,美國人也有很多比中國人還委婉的地方。
最近一個月,我婆婆一直在北京。我和AJ總是忙於工作,婆婆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多陪陪孩子們。
有一次,我在開車,聽到我婆婆在車裡教兩個孩子怎麼去給別人提意見。她說,「給別人提意見一定要遵循一個方式,那就是,先誇獎對方身上的一個優點,再提出你的意見,最後再誇一下對方的長處。」我聽了覺得挺好玩的,沒有打斷他們,也在前排仔細聽著。
婆婆讓他們通過造句來練習。小兒子Trey先來,他說,「Peyton,你滑冰滑得很好,但是呢,你不認真寫作業。不過,我覺得你對我還挺好的。」
Trey造了這麼個句子,我聽了心裡哈哈大笑。小孩子模仿得生硬,不過也學得有模有樣的。婆婆說,在美國,很多人從小就學習如何通過正反面結合的說法給別人提建議,讓別人接受起來更舒服。我聽了,也在心裡嘖嘖稱讚。
婆婆回美國前的一個晚上,突然鄭重其事地說要和我跟AJ好好談談。我當時還有點小緊張,心想,「完了,她一定是覺得我在孩子身上投入不夠多吧。」那段時間我確實很忙,每天早出晚歸,常常都見不著他們。而且,婆婆來了以後,我還絲毫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地忙自己的事。相信她對我一定很不滿意。
到了餐館,婆婆就坐下翻看著一個小本子,裡面記得密密麻麻的。
我忐忑地想,糟了,一定要曆數我的不足了。想到這裡,我就很沮喪,工作已經夠忙了,這樣一來,以後真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
可是,後來我發現,婆婆說的內容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她說,我和AJ雖然很忙,但都是特別棒的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質量如何。婆婆說,「你們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質量很高,Trey和Peyton很幸福。」
這麼正式地把我和AJ誇了一番,我還有點受寵若驚。很開心。
接著,婆婆又說到Trey的問題。Trey的性格倔強,屬於吃軟不吃硬的那種類型。所以每當Trey犯了錯,我總是細聲細語地跟他講道理,有時候甚至特意過一段時間再去找他,讓他覺得好受一點。婆婆對此很不滿意,她跟我的意見不同,覺得小孩子犯了錯,就應該馬上指出,正面「衝突」也在所不惜。
我知道,婆婆對我的做法不滿已久,但她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跟我說這件事。這次說起來,也用了特別委婉的方式。她跟我們說,要對Trey更加嚴厲一些,告訴他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堅決不能做,而不是用過於溫柔的方式管他。婆婆說話的全程一直看著AJ,好像是在針對AJ提意見一樣。我聽完,雖然知道她說的是我,心裡也很舒坦,能夠欣然接受。
我跟大家分享這樣一段經歷,主要也是想告訴大家,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單一的。「美國人直接,中國人委婉」只是一種概述。在某些方面,美國和中國恰恰相反,反而更加講究說話方式的委婉性。我想大家可以仔細留意生活中的這些方面,然後去選擇,什麼時候直接,什麼時候委婉。
我婆婆Roz是我見過最懂得生活,最懂得愛的人,她是我永遠的學習榜樣。
圖為在我公公Bert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情況下,Roz推著輪椅帶著他去加拿大旅遊,這也是Bert生前最後的一次旅遊。
推薦閱讀:
※有一個師德敗壞的班主任是怎樣一種體驗?對你有怎樣的影響?
※普魯斯特丨很多人不珍視「似水流年」 一個個像丟了魂一樣
※對知乎上某些聲稱「因從小有被父母好好管教,我們不理解熊孩子,因為我們沒熊過。」的說法大家怎麼看?
※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聖誕老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