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婧:2018共享經濟行業最脫水的乾貨預測
要點導讀:共享經濟並非一個行業,它是一種生產、分配的組織形式,伴隨技術的成熟,使得積木式分工、碎片化供給成為可能;
共享經濟有兩大驅動因素:技術和消費升級,各自可以被劃分為三個階段。基於1.0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共享經濟都終將歸於阿里或騰訊,獨立商業價值與投資價值不大。基於物聯網、人工智慧、生命科技的共享經濟則具備成為顛覆性平台的機會;
共享經濟將有三個趨勢,一是現有產業向頭部聚集:出行、住宿、文化教育;二是伴隨更多淺層技術嚮應用端滲透,將帶來更多模式創新;三是未來向產業上游深入。
一.共享經濟的兩大驅動力: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
? 驅動力一:技術進步
以技術為劃分,共享經濟可以分為1.0、2.0和3.0時代。
- 1.0時代:移動互聯網
2015年,中國活躍手機網民數量達7.8 億,佔總人口的56.9%,為互聯網出行服務提供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同時,近年來移動網路速度和智能手機滲透率快速提升,智能終端應用技術飛速發展,尤其是移動的LBS(Location Base Service)功能得到大規模應用,解決了外出住宿、餐飲、社交、乘車、導航等問題,為人們的出行帶來的巨大的變化。
以移動網路和定位技術為基礎,輔以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加之人們對人們對生活、娛樂的需求和習慣的改變,都為互聯網出行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 2.0時代:移動支付、物聯網
移動支付、物聯網和徵信體系的逐步完善推動行業進一步向2C端發展,服務更細緻,更長尾。
艾瑞諮詢統計數據顯示,2016 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6.2 萬億元,同比增長202.6%。paypal、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逐漸成熟,使收款方和付款方的實時貨幣交易成為可能,為互聯網出行小額、高頻的支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而中國徵信體系的逐步完善,則使得預付費乙方的利益能受到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保障,在一些預付費的場景下,這也為互聯網出行市場提供良好的支付環境,極大推動了行業發展。
同時,物聯網產業飛速發展,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物聯網產業的變化:
從技術層面來看:
1、終端方面:年初的CES消費電子展上,智能車和智能家居成為通信新終端。
2、網路方面:NB-IoT(窄帶物聯網)全面加速落地,5G運營商規劃逐步清晰。
3、雲計算方面:大數據、人工智慧加速成熟,雲服務全面落地。
共享單車則正好是這次物聯網大戲的開場。此次物聯網的落地相比之前以RFID、WIFI等連接方式為主的物聯網時代更具規模性和廣泛性。而,共享單車這類新的物聯網終端也反過來對網路和後端產生了推動,端和管逐步相互促進。
- 3.0時代:大數據、智能化生產
a) 流量共享,雲儲存空間共享:隨著雲儲存空間(私有雲、公有雲等)、神經網路、機器學習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共享帶寬、共享雲儲存空間等2B服務將有可能滲透到上游。
b) 數據共享: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藉由移動服務帶來的大量數據為基礎,未來數據的共享對於B端而言,價值巨大。通過長尾企業獲得的用戶大數據,經過分析、評估後將產生一系列用戶畫像,而這部分數據則可以進入到一個大數據管理平台,在同一個體系下的上游公司可以直接獲取這些數據,從而制定不同的生產策略,對產品和服務的種類進行微調。
? 驅動力二:消費升級
我國有三次消費升級,同樣在這裡稱之為消費1.0、2.0和3.0時代。
- 1.0時代:衣食
第一次是改革開放之初。糧食消費佔比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佔比上升,可歸結為向衣食階段升級。
- 2.0時代:住行
第二次消費升級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出現了「老三件」(自行車、手錶、收音機)「新三件」(冰箱、彩電、洗衣機),分別是達到溫飽和小康的標誌性消費品。這一階段可歸結為衣食向住行階段發展。
從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看,1990~2013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和衣著支出佔比從67.61%下降到45.58%;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和衣著的支出佔比從66.58%下降到44.28%。
- 3.0時代:康樂
目前正在進行消費升級屬第三次消費結構升級。按發達國家消費升級套路,屬「衣食住行」向「康樂」升級。
以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娛樂三項支出的變化為例。不考慮價格因素,1985~2013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長分別為12.46%和11.46%,其中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娛樂三項支出的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6.47%和16.62%,超出人均消費性支出增速4~5個百分點。
中國消費結構預測
與美國70年代相比,我國當前消費升級的特殊性主要包括:
1、技術紅利差異。70年代,成熟新科技以原子能與技術工程為代表;而今天,互聯網化、智能物流、電子供應鏈和全渠道數字化開始反哺消費市場。因此消費升級的具體表現形式可能不同。
2、人口紅利差異。美國70年代坐享50 、60年代嬰兒潮的人口紅利反哺,而我國則正在經歷人口紅利的消失、老齡化的到來、GDP增速的持續下降。我國本輪消費升級應主要以「消費結構調整」、「消費類目升級」為主。
3、「城鄉經濟差距」問題正在得到緩解。基尼指數持續減小,意味著本輪消費升級不僅是「一線城市對國際水平的追趕」,更是「二三線城市對一線城市的追趕」。中低收入群體迅猛增長的消費需求值得關注。
我國共享經濟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已有較成熟且發展良好平台,未來更多關注「康樂「即醫療保健、娛樂、保險服務行業,教育服務和家庭服務也預計出現快速增長。
二.案例分析
? 技術1.0時代+消費2.0時代,這一時代的最大代表是Uber和滴滴
移動互聯網時代,Uber和滴滴是最成功的共享經濟案例。出行是標準品,平台價值不是簡單的鏈接,而是其對大數據的掌握和運用。Maggie談婧在5月份的知乎Live共享經濟CEO對話中解釋了數據在共享出行行業的具體應用案例:
真正能讓共享經濟平台(雙邊市場或多邊市場)產生價值的是數據,以及針對數據產生的一系列演算法、壁壘,數據是共享經濟最終可以產生壁壘的應用。一個共享經濟平台,如果是純運營驅動的,壁壘不會高;但如果能夠積累很多的數據,並且很好地應用數據,才能長期產生壁壘。
Uber和摩拜所代表的車的共享和其他共享不一樣,車是一種標準品,容易用數據的方法進行運營。Uber最重要的一個應用就是它的動態加價(surge pricing),就是運用了經濟學原理裡面的供給和需求曲線,在每個蜂窩裡,根據當時的供給需求情況實時模擬供給需求曲線,找到適合當時蜂窩的均衡價格,通過價格槓桿來調節供給需求。這一點是Uber強大的數據能力的體現,一方面有能力去收集數據,另一方面有能力建立模型,成功地把經濟學原理應用到現實中,並且它的系統可以處理如此高並發的數據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說數據有價值,但是數據如果躺在那裡,不能夠結合企業的需求,進行最大化的運用,則數據並不能發揮其價值,怎樣用數據,怎樣用合理的平台規則讓數據調控供給需求、用戶體驗,才是讓數據產生價值的方式。Uber的數據基建和數據能力很強大,大數據應用非常的複雜與精密,比如動態加價,還有在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派單範圍、規則,每個城市可以設置400多條規則,比如有的城市有好幾條河,Uber可以選擇這個車是派過河還是不派過,根據運營經理對河的寬度、用戶出行的理解進行調控。
? 技術1.0時代+消費2.0時代,小豬
與追逐效率的出行不同,小豬的平台價值在於鏈接「人情」,陳馳堅持了這一點,沒有簡單的做信息的鏈接。
小豬作為C2C短租雙邊平台,創造了一種顛覆性的連接。區別於O2O模式,後者只是把存量的公寓式酒店連接到線上,是連接渠道改變了但並沒有做任何本質上的改變,這是一般的OTA(在線旅行社)的商業模式。
而小豬所創造的連接並非簡單地將供給方和需求方連接在一起,而是有效地將房東的閑置資源,包括沙發、單間、整套房源,連接到平台裡面,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信任的問題,並不斷進化增強用戶體驗,使得閑置資源分享充分利用並發揮最大價值,這就是顛覆性的住宿方式、顛覆性的連接。同時,加強房東和房客間的社交關係及交互,這更是人情的連接。
? VIPKID技術1.0時代+消費3.0時代
VIPKID平台價值體現在精準找出了客戶需求的痛點,並降低了K12學生課後學習國際知識的成本。
消費3.0時代的平台價值,內容是要點。VIPKID創始人米雯娟在知乎live中和我們分享了VIPKID成功的原因:
在在線英語教育中,VIPKID成功突圍與其獨特的優勢和切入點是分不開的。
在VIPKID創始之前,英語教材一般很陳舊,很多使用新概念英語、朗文少兒英語這樣多年前就有的教材。這讓米雯娟抓住了市場的需要。此外,她認為用科技能改變學習的效率本身,並基於此打造產品。
VIPKID 在打磨產品上傾注了很多心血,2014一整年及2015年的前三個月都在打磨產品。一開始家長和投資人並不相信,但團隊的初心一直沒有變,他們相信孩子面向未來的能力,所以堅持去打磨產品。首先用一年半的時間找到200個學生,去驗證學習體驗、粘性、家長反饋、續費率、怎麼找老師、改教材等等問題。最初VIPKID做了三版教材內容、兩款互聯網產品的體驗,到了15年3月份的時候,才正式推向市場。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對產品更加信任,孩子也更願意去嘗試了。
談及未來發展,米雯娟也著眼於好的課程內容標準化,她認為:在這個時代教孩子不僅是教語言的語調,更要教他語言背後的文化,讓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所以他們設定了適合中國小朋友和線上學習的這種完全浸入式的課程體系。VIPKID有一個非常大的教研團隊,以周為單位在迭代課程產品,以往的課程都會成為依據,用以調整教課和內容鋪建的方式,這種標準化的課程體系是測評的基礎,也是老師上課的基礎。這對於VIPKID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投入,但米雯娟覺得對於線上教育,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點。
? 摩拜:技術2.0時代+消費2.0時代
實際上,摩拜是第一個移動的物聯網平台,單車車鎖都是聯網的,鎖可以實時上報位置和一些信息,形成一個巨大的網路。這只是物聯網的開始,只是先結合了一些非常高頻的出行場景,摩拜單車產品負責人楊毓傑相信這種模式很快會在很多場景推廣,例如最近非常火的移動充電寶。
為什麼說它是一個開始呢,因為雖然摩拜現在已經是一個增長非常大的一個場景了,實際上摩拜的很多需求也在推動著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改進,比如說摩拜跟中國移動和愛立信合作的窄帶的IOT和NBLT的測試和落地。整個物聯網行業都會隨著出行和其他一些模式來得到提高。
三.趨勢展望
? 現有產業向頭部聚集
目前的共享需求中,出行、住宿、文化教育需求比例總和超過60%,共享經濟體態的需求向頭部聚集,其中特別地,共享產品集中在出行和住宿兩方面,因此,未來發展的趨勢勢必是更多的企業會聚集在這些有著大量市場需求的領域。
? 技術嚮應用端滲透將帶來更多模式創新
從1.0時代的移動互聯網帶來打車、租房的共享經濟獨角獸,到移動支付和物聯網淺層運用帶來的共享單車獨角獸,此時此刻,伴隨技術不斷嚮應用端滲透,共享經濟將在2C端出現更多創新,具體案例在此不贅述。
? 向產業鏈上游發展
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數據與智能製造的成熟,我們將迎來共享製造的時代。
共享製造這個概念15年被提出過,是生產資料的租賃,然而這個技術壁壘太低,未來伴隨大數據、智能化生產等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成熟,智能化生產使得碎片化分工成為可能。
- 大數據
未來,下游共享經濟企業可以很直接地獲得大量用戶數據,從而進一步分析、處理後形成用戶畫像,按不同地區、年齡等進行劃分,這些數據擁有巨大價值。如能形成一個大數據平台,接入相關聯的上游製造公司,使得這些製造公司可以根據大數據調整產品結構和服務類型,那麼生產環節將更加有效。
- 智能化生產與碎片化分工
碎片化分工在信息共享和物流體系越加成熟的今天已經是大勢所趨。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碎片化生產的整合,另一方面則是平台經濟+互聯網的服務整合。
生產方面,企業生產經營在互聯網路背景下不再一味追逐自身規模的強大,更多會採取非一體化(外包、合作、聯盟等)的方式,自己控制核心環節,其餘環節剝離出本企業,採取碎片化分工生產,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專業化經濟和規模經濟。
推薦閱讀:
※共享健身倉又一入局者,他留德回國後瞄準3億新中產,打造了一款跑步倉獲投千萬
※敬禮時尚——中國服裝設計師,你該如何存在?
※面對付費or免費,知識技能類分享經濟該交出什麼答卷?
※First Principle Reasoning
※分享健康,支持環保
TAG:分享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