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對他憤怒,為何自我攻擊

網路上有個流行的段子:我跟你說,別逼我發火,我發起火來連自己都打!

聽起來還挺搞笑的,也帶著一點心疼。

有位網友發來留言說,自己經常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抽自己兩耳光。

五一假期回了一趟老家,因為某些話題和父母之間又產生了矛盾,心情十分鬱悶。

衝突後她獨自在房裡,

忍不住扇自己耳光,

很用力的打自己,

最後還是忍不住崩潰大哭。

過後又覺得很害怕,為什麼自己情緒上來的時候會變成這樣?

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好多家長問,為什麼孩子會自己打自己

也有很多網友疑惑說,為什麼伴侶一生氣就自己打自己

這,到底怎麼回事?

先來看則新聞。

有位90後的小夥子,在旅館裡試圖自殺,被旅館保安發現後報警救了回來。

小伙說,呆在家裡的時候,一天到晚都被家裡人說教,心都死了。

他爸爸對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活在這世上有什麼用!

因為中學畢業之後,自己就一直呆在家,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

家裡人總是說他不爭氣,看不起他,出來找工作又被騙。

小夥子在講述他的經歷的時候,不斷重複的說:「我沒有用,我沒有出息…。」

他一直在數落自己的不是,數落到連辦案民警都看不過上去寬慰他,民警說他的自我攻擊太厲害了。

很明顯,他對父親是有憤怒的,但為什麼他卻憤怒的攻擊自己,甚至選擇自殺呢?

有個心理防禦機制,叫「轉向自身」。

它的含義是:不喜歡自己對其他人感覺到暴烈的憤怒。取而代之,他們把憤怒發泄在自己身上。

這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把攻擊性轉向自身。

抑鬱,在心理動力學的解釋,就是攻擊轉向了自身。它以毀滅自己的方式,傳遞著對外界的怨恨

自殺,就是自我攻擊的最高形式。

對外攻擊的衝動沒有指向客體,而指向了自身。在極端的狀況下,它會導致自殺行為。

因為這個防禦機制,始終在提醒自己:

你要做個好人,

你如果攻擊了別人就不好了。

當我們對別人有憤怒出現的時候,又不能讓這種對別人有憤怒的感覺出現,因為這種想法和感覺是「不好的」。

所以,把攻擊衝動的對象變成了自己。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內在分裂出了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去攻擊另一部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分裂?

因為「都是你的錯」。

所有父母傷害孩子的言語中,這句話,或者類似的話,對於孩子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武器。

人都有自戀,孩子又對此極其敏感。

孩子會認為一切都是自己帶來的,一切美好的、毀滅性的都是因為自己的影響而出現。

孩子對養育者憤怒的情緒,無力表達或宣洩。

當對外界的不滿怨憤卻又無力改變時,就必須用合理化的心理機制,來看待父母的言行。

於是,一部分自我被分裂出來,向父母認同: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你們才不喜歡我

另一部分,就成了被攻擊的對象:把原本對父母的怨恨轉為對自己的憤怒,然後狠狠地自我攻擊。

有個心理諮詢的段子故事:

說有個小男孩對自己的尿床,感到非常痛苦。於是去找心理諮詢,諮詢結束後他興高采烈出來。

家人問:醫生把你的尿床治好了嗎?

他說:沒有!

家人又問:那你高興什麼?

男孩說:醫生讓我懂得,這不是問題。

因為醫生讓男孩覺知到,尿床不是錯,更不是自己不好,所以,他也就無需自我攻擊了。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類似打自己的行為,不妨多留意下,是否是自己堵住了孩子情緒的出口。

幼小的孩子無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必須依靠成年人,他們需要在成年人身邊學習。

但如果孩子的成長,長期處於被父母壓制的環境下,他不可能有自由抒發情緒的時候。

不被允許的憤怒,無法宣洩的情緒,只會讓孩子學會,用不成熟的心理機制,來防禦無法接受的外界傷痛。

所以,很多孩子,即使長大了,在面對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的時候,一有問題就自懟。

就好比發來消息的網友一樣,獨自在房間扇自己耳光,如果自我攻擊太厲害的話,就很可能會像那位在旅館自殺的小夥子一樣。

他們都在用這種攻擊轉向自身的防禦機制,像兒時經歷痛苦一樣保護著自己,因為這樣就不必面對來自現實產生的痛苦。

但同樣的,這種不成熟的防禦機制也讓自己攻擊了自己。

如果,你正在一面憤怒地責備著自己,又一面狠狠地懲罰自己的無能。

要知道,這只是你曾經受到的對待

並不完全是因為自己不好,並不是完全是你的責任,自己不需要、也不必為他人的錯誤繼續埋單。

也許你已經習慣了,用攻擊轉向自身來防禦內心的憤怒,但你仍然可以學習,一些合理的情緒表達方式。

對於別人的情緒,可以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懟回去。

別把對別人的憤怒,用來自懟攻擊自己。

會發脾氣也是一種能力,即使不能懟,也可以用運動、傾訴、對著大海森林把情緒釋放出來。

這種行為模式並沒有對錯。

它所防禦的是,小時候的你無力面對外界糟糕的感覺。

但是你現在長大了,也許,你可以嘗試著不使用它。

它是一種不成熟的防禦機制,但不代表你會永遠停留在過去的。

輕撫曾經受過的傷,即使疼痛也不要停止成長,唯有如此,你的生命才會有曙光。

作者:吳在天,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行業從業7年,始終在自我成長的路上。

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推薦閱讀:

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TAG:心理健康 | 生氣 | 心理防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