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是在罵人嗎?據說99%的人不知道汕尾這十大雷公…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這句話,可對於「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的內涵、外延是什麼,真正了解的人卻不多。
海陸豐是什麼地方?海陸豐是汕尾市的舊稱歷史非常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海陸豐就有人的生息,擊退海盜 征服倭寇,明朝嘉靖年間。海豐碣石大戰倭寇
明朝嘉靖年間,海盜橫行,倭寇肆虐,但海陸豐人英勇善戰,不怕犧牲,擊退了海盜征服了倭寇,獲得皇帝讚譽為「有如春雷貫耳,海豐也」。自此一戰,海陸豐「如一聲春雷,一響天下知」,「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的說法也不脛而走。
建立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上世紀二十年代 海陸豐 農民武裝革命
上世紀二十年代時,革命領袖彭湃在海陸豐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由他領導的革命武裝運動在此揭竿而起。他們打土豪、分田地,猶如一聲驚雷,喚醒了中華大地,喚醒了中國革命,成了中國農民革命的開山之師、正義之師。「地下海陸豐」從此名揚四海、載入史冊。
不過,因上世紀80年代某媒體的一篇報道引用了「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這句俗語,使很多對海陸豐歷史不了解的人們產生了誤解,他們錯誤地理解為:
天上最恐怖的是雷公
天下最野蠻的是海陸豐
於是,海陸豐人不同意了!
自從海陸豐開天地,「雷公」便成了他們心目中的神,代表著正義和公道。因此海陸豐人一直都是堅信人在做、天在看的理念,講究因果報應。
從古至今海陸豐誕生了這麼多為世人稱道的「雷公」,隨便甩出幾個都能跟汪峰搶頭條了,怎麼能如此曲解海陸豐人呢?
為了給「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正名,小編特地梳理了海陸豐的十大「雷公」,他們的精神值得弘揚,他們的故事值得傳頌。
Ps:這裡只做簡單介紹,詳細故事,擇日發布。
海陸豐的十大「雷公」
10
「拾荒母親」 郭祖潔
「我是一個撿破爛的,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但破爛都撿了,何況是那活生生的小生命,不撿他,他就會死。他是一條生命,我必須救他。」
——郭祖潔
郭祖潔,一名55歲的外來工,二十多年前來到汕尾,沒讀過書不認識字,白天干一些體力活,晚上就撿垃圾補貼家用。從2004年至今,她在撿垃圾的路上撿了6名棄嬰,其中4名女嬰,2名男嬰(1名智障,另1名腦癱)。
這個母親靠著微薄的收入,供三個女兒讀書,艱辛的生活,改變了她的容顏,不變的是她美麗的心靈,而她,則被人們譽為「拾荒母親」。
點評:她用拾荒的手,拾起了棄嬰重生的希望;她又用拾荒的微薄收入,支撐起棄嬰追夢的理想。她柔弱的雙肩,挑起了沉甸甸的責任,她執著的信念,承起了生命之重。
9
「海豐教父」陳介仁
「讓貧困的學生就學是我的願望,也是我一生的追求。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家庭貧困的孩子失學。」
——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陳介仁
陳介仁,汕尾海豐人,建安助理工程師,現任汕尾市海豐縣仁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仁榮學校,仁榮中學董事長。
1997年和1999年他分別創辦了仁榮小學和仁榮中學,長年堅持愛心辦學,累計投入1.5億元。對困難家庭的孩子,分不同情況,給予全部免除或部分免除上學費用。辦學18年來,他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200多名,圓了他們的上學夢。
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陳介仁義務辦學、扶貧助困、建設家鄉等,已為愛心公益事業投入近3億元。
點評:仁者愛人,愛人者仁。陳介仁把「仁愛」二字大寫在海陸豐廣袤的紅色土地上,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同情弱者、扶貧濟困。其義舉德行,彰顯著真善美,傳遞著正能量,陳介仁無疑是人們學習的楷模。
8
「撒謊孝子」 謝非
謝非,汕尾陸豐(現屬陸河)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從農村基層幹部做到新中國第十三任廣東省委書記,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至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是廣東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執行人,廣東社會發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謝非的嘔心瀝血。
1998年3月,謝非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赴北京工作。1999年,67歲的謝非因病去世,臨終前,他特別囑託不要把自己去世的消息告訴母親,以免當時已是103歲的母親受不了這個打擊。在之後的近十年時間裡,老人再沒有聽到兒子一個電話,也沒有在電視上看到兒子的鏡頭,只是定期收到有人假裝兒子謝非孝敬的禮品。
點評:在廣東群眾眼裡,謝非是一位好老鄉、好朋友,對人體貼關懷,他如大樹般根扎廣東大地,把愛獻給了南粵大地。但他對母親的一片孝心更讓世人感動,十年的謊言換來母親(李春,廣州最長壽老人)的長壽一生,對謝非來說,大概就是上天給他最好的賞賜了。
7
「搶險英雄」 楊水桐
楊水桐,汕尾海豐人,生前系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長,在深圳市「8·5」清水河大爆炸事件中不顧個人安危,毫不猶豫地衝進現場指揮搶險工作,危險關頭先顧他人,最終光榮犧牲,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範稱號。
在深圳任職期間,楊水桐先後主持偵破了深圳市政府辦公樓19個辦公室被竊案、「的士司機張祥劍被殺案」、「洪湖特大兇殺案件」等一批重、特大案件,是廣東公安系統的一員虎將。
點評: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這是對楊水桐的極好寫照。從汕頭調到深圳至其犧牲的7年中,他沒有回家吃過一頓午飯,一心撲在工作上。關鍵時刻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捨身取義,敢為人所不敢為,其精神和氣魄值得所有人敬仰。
6
「一生為國的致公黨領袖」 黃鼎臣
黃鼎臣,汕尾海豐人。從一位立志以醫學救國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一位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堅強戰士,黃鼎臣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參加革命,為中國的前途、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奔走呼號,殫精竭慮。
他每到一地都掛起行醫的招牌,一邊為抗戰服務,一邊關心時局,加強與愛國人士的聯繫,宣傳民主憲政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始終以高昂的熱情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並為新中國醫療事業的建立、發展、完善嘔心瀝血。臨終前他還留下遺囑,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之用,作為自己對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的最後一份貢獻。
點評:黃鼎臣在我國醫藥衛生界享有較高的聲譽。他醫德高尚,為人稱道。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了醫療衛生部門及專業團體的領導職務,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5
「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家」馬思聰
「我要把每一個音符獻給祖國。」
——馬思聰
馬思聰,汕尾市海豐人。1923年,年僅11歲的馬思聰跟隨長兄馬思齊遠渡重洋到了法國,兩年後考入法國南錫音樂學院,成為中國出洋學習小提琴的第一人,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併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
由於文革原因,他受盡極「左」路線的殘酷迫害,1967年1月被迫經香港出逃奔赴美國。馬思聰離國後,親戚中幾十人被牽連入獄,在上海生活的馬思聰的二哥跳樓身亡。岳母、侄女和廚師相繼被迫害致死。
1982年農曆臘月二十九,馬思聰收到「對馬思聰冤案徹底平反的通知」,全家人悲喜交加。1987年5月20日,馬思聰於美國費城逝世,後骨灰回國。
周恩來說,馬思聰50多歲離鄉背井去美國,是他平生兩大遺憾之一。
點評:馬思聰是中國最早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演奏和作品,對中國小提琴事業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在那個年代,馬思聰的橫空出世,不僅令當時還對小提琴非常陌生的中國人大開眼界,也大大激勵了民族自豪感,駁斥了「中國人根本不能真正地領悟和欣賞西方音樂」的斷言。
4
「仗義救總理」的黃秀文
黃秀文,陸豐黃厝寮人,1927年10月,南昌起義失敗後,一部分起義軍退到潮汕地區。流沙會議後,起義軍部分將領由汕頭市委書記楊石魂安排,分頭西渡香港。當時,周恩來因染上了疾病,身體極度虛弱,必須療養一段時間才能渡海去香港,因海陸豐民風淳樸,群眾基礎好,這個重要任務便交給了陸豐縣南塘區委書記黃秀文,出港一切事情均由他負責安排。
周恩來一行被安置在黃秀文自家一座靠山邊的三間過房子居住,由黃秀文的父親黃依成專門料理客人的生活。之後在黃秀文和楊石魂護送下,從黃厝寮出發,步行20多分鐘後,繞過洲渚村,來到金廂灘海邊的幾塊大礁石旁,登上小舢艇,駁上一條5噸位,名為「彪刀」的運輸船,開始搶渡香港。該船系由洲渚村農民武裝戰士黃明東,受黃秀文委派到海豐縣海埠墟雇來的,全程租金100個大洋。黃秀文也受邀一同渡船,乘著強勁東風,船如插翼,第二天東方露白就到達香港。
點評:關於周恩來在陸豐這件事,多年來傳說不一,議論紛紛,有正確的說法,也有荒謬的傳說,以致謬種流傳,給歷史製造混亂。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個版本里都有黃秀文安排周恩來一行人西渡香港這一事實,當時共產黨與國民黨實力懸殊,黃秀文救周恩來除了具有較高的黨性,還有海陸豐人民的仗義性。
3
「農民運動領袖」 彭湃
彭湃,海豐縣城郊橋東社人,出身於一個工商地主家庭,是中國農民運動的先導者和卓越領袖。他的著作《海豐農民運動》是中共黨史上第一部關於農民運動的專著。毛澤東稱他是「農民運動大王」、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
1922年11月間,彭湃決心讓革命烈火首先在自己家裡燃燒,此時,在彭家門口的龍舌埔做戲,農會通知各鄉農民前來觀看。開演前,台下擠滿了觀眾,彭湃拿著一大捆田契走上戲台,發表了震動人心的演說,高聲宣布:「彭名合的田不是彭名合的,更不是彭湃的,這些田是農民兄弟起五更睡半夜終年辛勤勞動的成果。」說罷,便一張一張地宣讀田契所寫的內容、地點、畝數和佃戶姓名,然後當場燒毀,表明他以「我即貧民」的堅決態度,與私有財產制實行徹底的決裂。
彭湃燒田契在視土地為命根的農民眼裡是驚天動地的事情,他的革命行動,迅速傳遍海陸豐大地,農民一致承認彭湃是「真革命」。日後,彭湃走到哪裡,都有大批農民眾星捧月般地簇擁過來,稱他是「彭菩薩」,擁護他起來當農會的首領,農會組織迅猛發展。
1927年11月,彭湃領導建立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建立。蘇維埃政權建立後,他馬上帶領海陸豐農民率先在中國開展土地革命,創建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點評:彭湃出身大地主家庭,卻義無反顧地走出豪門尋找救民的革命真理,發動農民創建海陸豐根據地,直至英勇犧牲。其壯麗的一生,在近代革命史冊上寫下獨特的篇章。
2
「禁煙禁賭秀才」 陳炯明
陳炯明,汕尾海豐人,清朝末秀才,加入中國同盟會,被任命為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是中華民國時期廣東軍政領袖。後因與孫中山政見不同,下野後退居香港,協助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致公堂"轉型為"中國致公黨",並首任該黨總理。
在政治生涯中,陳炯明以嚴禁煙賭、主張地方自治而著稱。他一直都把禁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1920年12月1日禁賭章程生效後,廣州市面幾乎沒有一家賭博。
陳炯明主導下的廣東教育改革,1921年從廣東誕生,普及全國,延用至今,充分顯示其科學性。他還是法國里昂大學和嶺南大學創始人之一。
廣東在陳炯明治理下,社會發展相對穩定,經濟教育文化走在全國前列,使當時的廣東省成為全國的「模範省」。
陳炯明一生清正廉潔,自律很嚴,執政廣東十五年,毫無私產,最後在貧困中病死於香港,竟然要用其母所備的棺木。一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地方軍政長官,清廉至此。
點評:禁煙禁賭無疑要砸掉成千上萬大小賭商的飯碗,要截斷官府每年幾百萬兩的財源。但陳炯明深知煙賭必將殘害國人身心,禁煙禁賭做得非常決絕,不留任何餘地,對維護社會秩序的安定,爭取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的好轉起了極大作用。另外,他將「教育」看成是民族興旺、國家強盛的千秋大業,積極探索一條繼承、改良、發展中國教育的新途徑,對廣東、福建乃至全國的普及教育都做出了貢獻。
1
「賑災富戶」 陳紹惠、陳天尹叔侄
舊時海陸豐曾流行俗語謂:「你富過陳天尹」,以此來形容一個人錢財富足的程度,大概類似今天的「你富過李嘉誠」。
陳天尹,生於明崇禎三年十一月,五歲喪父,自小由叔父陳紹惠撫養成人,年二十考選連平州庠生,後棄舉子業與叔父共同奮發,農賈並進,創業興家。
而後叔侄產業拆分,各自發展,叔陳紹惠從農業發展,租產遍布各地,值一萬二千餘石。侄陳天尹經營商賈於大江、蘇水之間,財富更屬驚人,清制勒令民間殷戶報產,陳天尹獨自上報一百萬兩以備徵用,由此可見陳天尹財富之巨。
陳紹惠天性慈祥,撫幼恤孤,孝友傳家,敬祖睦鄰。陳天尹天性孝友,尊師重道,拯弱濟困,敬祖敦宗。
康熙三十五、三十六年海豐縣邑連受二次天災,五穀失收,造成三年大饑荒,人民乏食。此時,以陳紹惠、陳天尹為主的「麗湖陳氏」族人發財不忘行善,為救災民,悉發粒積,大伐竹木,廣搭寮居,在「麗湖寨」旁,大行賑濟,施粥、施醫、施財及施棺,使遠近災民生者有養,病者有醫,死者得葬,連續三年,活人數以萬計。康熙皇朝賜封陳紹惠名為「恆濟」以作賞賜。
陳氏家族也因連續賑災三年耗盡家財,過上與百姓無異的日子。
點評:陳紹惠、陳天尹叔侄親情深切,叔視侄為子,侄待叔尤父,兩人由中平之家共同奮發至富,並不忘為善積德,其仁德之風永垂不朽。古人云:積善之家,其後必昌。如今麗湖陳氏一族人丁達數萬,人才輩出,如其後人陳燃在1988年參與籌建汕尾市,任副市長,就是當地口碑很好的一名政府官員。
「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
海陸豐的這十大「雷公」
行善積德,造福後人
為汕尾地區乃至全國都做出了典範
是汕尾人的驕傲
也是國人難得的一筆精神財富
試問還有誰敢說
海陸豐民風彪悍似雷公?
倒不如
跟著汕尾市委書記石奇珠一起說:
「天上雷公,海陸豐處處有雷鋒」!
悄悄告訴你,汕尾除了這十大「雷公」
還有很多重量級「雷神」
如:
彭士祿
「中國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旭華
「中國核潛艇之父」
……
推薦閱讀:
※他鏡頭下這一家,4人死於艾滋!不少人想弄死他,只因揭露了太多
※足記 · 在路上 | Vol.9——城與人
※漫步平江路,穿越蘇州舊時光
※矛盾非矛盾 —— 攝影師 Stephen Shore
TAG:人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