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戰略家絕不會摸著石頭過河

高明的戰略家絕不會摸著石頭過河

  盧曉周

  摸著石頭過河,這應該算是我們這代中國人最熟悉的一句話了,說到過河這事,我一直記得很小的時候聽過的一件事。我們老家就在河壩上,不到幾百米就有兩條小河在此交匯。河邊蔓延數里沙灘,河水清澈,可見魚蝦嬉戲其間。河邊有一渡口,是兩岸居民的交通要道。

  有一次,有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要過渡,恰逢中午吃飯時間,擺渡的人就回家吃飯了。因為是秋天的緣故,河水很淺,小女孩就準備自己涉水而過,但走到河灘上,小女孩的雙腳就陷入河沙,她嚇壞了。因為她沒見過這樣的情形,走在河沙上還會陷進去。她大哭起來,好在有路人經過,將她牽回沙地上,但據說就此落下了病根,見著河水就怕。

  但凡在河邊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河沙鬆軟,人走在上面就會陷進去,但不會陷很深。這和沼澤地完全不同的,不會危及人的安全,更何況是在河灘上,而不是在河裡呢?但這小女孩打小沒見過,所以就被嚇壞了。

  小女孩的事情一時在小河兩岸傳為笑談,這是我們天天和河水打交道的人無法理解的。我們生活在河邊的人對河水的脾性是非常了解的,哪怕是涉水渡河,我們也知道如何避開危險的區域,我們早已經知道要想安全的過河,首先要觀察水流,那些深水的地方,河水是深綠色的,看不見河底的沙子,其次,我們會觀察河水的波浪,深水的地方,波浪小一些,而且有漩渦,河水淺的地方,波浪大一些,可以看見河底的沙子。其次,我們也要看看河邊的足跡,只要是有人涉水經過的,一條會在河邊踩出一條足跡出來。再者,萬一不小心走到深水的地方,一定是折而向波浪大的地方,而不是繼續往前走。

  也就是說,在過河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全盤的算計:哪裡是安全的?哪裡是危險的?應該從哪裡涉河而過?都已經瞭然於胸了,絕不會貿貿然就下河的。當然像那個小女孩那樣雙腳陷入河沙就被嚇壞了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對河道本身的了解,對水性的了解,就已經保證我們能安全過河,哪裡需要走到河裡摸著石頭過河呢?要摸著石頭才能過河,十有八九會被淹死。

  摸著石頭過河絕對不是一個高明的過河戰略,對於像我父親那樣能根據河水的波浪、流向判斷魚的行進方向,從而提前預判,然後將魚一網打盡的人來說,摸著石頭過河,無疑是一個笑話。但摸著石頭過河,也確實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感到是一個很安全的戰略,這種頗為迷惑性的說法,恰恰會讓人產生誤判,輕則讓人葬身河底,重則讓一個企業前功盡棄。戰略事關全局,不可不察。

  早在戰國的時候,我們的先賢就已經意識到了戰略的重要性,《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這裡的「廟算」就是戰略的意思,戰略高明,取勝的機會就大,戰略低劣,取勝的機會就小。毛主席說:戰略上要輕視敵人,戰術要重視敵人。可見戰略對於競爭的重要性。什麼是高明的戰略?當然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那壞的戰略呢?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與其說這是一種戰略,不如說這是一種投機。

  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毛主席早在1936年12月,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的 第五章 《戰略防禦》中的 第五節《反攻開始問題》中明確地批判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摸著石頭過河論」,他說:「戰略指導者當其處在一個戰略階段時,應該計算到往後多數階段,至少也應計算到下一個階段。儘管往後變化難測,愈遠看愈渺茫,然而大體的計算是可能的,估計前途的遠景是必要的。那種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導方式,對於政治是不利的,對於戰爭也是不利的。走一步應該看那一步的具體變化,據此以修改或發展自己戰略戰役計劃,不這樣做,就會弄出冒險直衝的錯誤。然而貫通全戰略階段乃至幾個戰略階段的、大體上想通了的、一個長時期的方針,是決不可少的。不這樣做,就會弄出遲疑坐困的錯誤,實際上適合了敵人的戰略要求,陷自己於被動地位。須知敵人的統帥部,是具有某種戰略眼光的。我們只有使自己操練得高人一等,才有戰略勝利的可能。」

  一個領導者又該如何制定正確的戰略呢?就是如何對未來的局勢進行預判呢?毛主席在1945年5月31日的《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結論》中說:「坐在指揮台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台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只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杆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並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人們通常看得見大東西,看不見小東西,但是有些大東西,也看不見。」「凡是政策上犯錯誤的,一定是大東西看不見。小東西看不見,也會犯錯誤,但那只是一點一件的錯誤,牽涉的面不大,這種錯誤十個、八個也不是很關緊要的。當然,犯了這樣的錯誤也不好,但畢竟不算大錯誤。凡是大的錯誤,就是對大量的普遍的東西看不到。所謂預見,不是指某種東西已經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現了,在眼前出現了,這時才預見;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遠,就是說在地平線上剛冒出來一點的時候,剛露出一點頭的時候,還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時候,就能看見,就能看到它的將來的普遍意義。」「為著領導,必須有預見。盲目性是沒有預見的,是妨礙預見的。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是不可能有預見的。而沒有預見就沒有領導,沒有領導就沒有勝利。因此,可以說沒有預見就沒有一切。」

  所謂預見,就要為未來做出正確的戰略,就是要走到河邊的時候,要對河水進行預判,而不是跳到河裡,摸著石頭過河。早在1934年1月27日—2月1日、毛澤東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所作的結論《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就指出:「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要安全的過河,這是一個戰略,是造橋還是修船,抑或是以身犯險摸著石頭過河,則是方法的問題。在如何安全過河的這個戰略問題上,摸著石頭過河只能算一個等而下之的戰術問題,方法問題,遠遠談不上是什麼戰略問題。

  但我們很多企業依然在犯這樣的錯誤,現在大家都來到了互聯網這條河流的前面,很多企業採取的戰略,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有危險就撤回來,沒有危險繼續摸著走。但我們發現很多跳進互聯網河裡的人,大多數都淹死了,並沒有找到可以摸著過河的石頭。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就像那個雙腳陷進河沙里的小女孩一樣,一腳踏進互聯網,就被嚇得不輕,也落下病根,從此把互聯網視為忽悠、扯淡、唯恐避不及。這些被互聯網淹死的、嚇病的,統統都可以稱之為:互聯網綜合症。

  在1995年的時候,一個中國人意外的在美國接觸到互聯網,隨後回國創建了自己的網路公司,2014年,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交易,這家公司就是阿里巴巴,那個在1995年就看到互聯網的發展前景的,就是馬雲。在中國人還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的時候,馬雲敢去做,這就是戰略。我覺得馬雲在為阿里制定的整個戰略中,還有一個戰略是不亞於1995年他決定要做互聯網公司一樣偉大,這就是支付寶。以中國人的性格,絕對沒辦法把錢給一個陌生人的,在電商交易中,消費者沒法信任賣家,先付錢的。賣家也沒法信任消費者先發貨給消費者,中國電商的發展問題,需要解決的是信任問題。很顯然,這個事情本來是銀行做的,但當時,銀行根本看不上這點生意。所以,支付寶的推出,才真正的成為了整個國內電商發展的基座,整個國內電商的發展都是建立在支付寶上的。如果沒有支付寶有效解決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很難想像國內電商有這樣的規模。這種決策就是戰略。

  當然,現在談什麼電商戰略,就是扯淡了,要是在2008年的時候,轉型電商就是一個企業的戰略,那個時候的電商就像地平線上剛剛冒出來的桅杆,很多人看不見,你看見了,並且去做了,就是戰略的體現。現在電商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的基礎運作方式,根本就不是什麼戰略。同理,現在談什麼新媒體營銷戰略,也是扯淡,要是在2012年的時候,進行新媒體運作就是一個企業的戰略,那個時候的社交媒體也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很多人看不見,也不看好,要是你看見了,並且做了,就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現在的新媒體營銷則是一個企業基本的營銷運作方式,所以,也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

  就拿電商來說,有迷信好產品自己能說話的,所謂的產品制勝戰略,有覺得自己的供應鏈牛逼的,性價比高,就採取低價戰略。現在,大家都一窩蜂的搞網紅戰略,因為電商傳統的運作手法已經不行了,大家發現原來網紅是這樣的牛逼,就紛紛的搞起網紅來了。江湖上現在是人人都在談網紅,各種大師紛紛搞起了網紅孵化器,網紅似乎了成了拯救電商最後的一根稻草。如果說在2014年,甚至在2015年的上半年,網紅確實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電商戰略,但現在,則已經不是了。因為在2014年,乃至2015年上半年的時候,網紅還是一個不為大家所知的事物,你能看見,並且去做,則有很大的機會勝出,而現在,網紅已經遍地開花,人人皆知,你還要硬著頭皮去上,則已經沒有多少勝出的機會。

  我在2015年6月份寫的一篇《為什麼說網紅是服裝電商的一個戰略選擇》的文章,到現在,我已經不好意思拿出來分享了。從2015年3月份的時候,我就一直在琢磨網紅這個事情,大家知道去年我在女裝,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戰略。但受制於資金、人員,這些計劃都被束之高閣。真的,很多土豪之所以在互聯網衝擊之下必然會死,就是因為思維轉不過來。他們缺乏哪種看到機會能傾全力為之一博的果決,但他們卻都什麼都想要,一個連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的企業,天天在各個戰線折騰。一會搞微商,一會搞電商,一會搞時尚設計師孵化器,一會搞資本運作,就像一個從山上跑到菜地的猴子,看見玉米,就拚命的掰玉米,看見西瓜又拚命去掰西瓜,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

  戰略肯定不是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之後,隨手拿一個,戰略是獨處一隅,用空明澄靜的智慧洞察萬千世界之後做出的選擇。

  新媒體營銷也是如此,因為大家都在做,已經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你還談什麼戰略,就顯得相當可笑。當然,差別就是你能不能在這裡面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也就是你能不能做到差異化,而且這種差異化是可持續的。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這種差異化,就像2013年的時候,大家一窩蜂的搞什麼微營銷,都拚命去聽大師講課,指望微營銷可以畢其功於一役,都去拚命搞什麼朋友圈營銷,結果,這些當年在大師課堂上最認真最虔誠的學生們,什麼都沒有得到。

  那這種差異化有木有呢?針對於每個具體的行業,具體的企業而言,這種差異化是一定存在的,這就是你能不能制定正確戰略的起點。如果,你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能肯定註定失敗。因為摸著石頭過河不是戰略,而是戰術,要靠著你在河裡不停的繁忙的尋找石頭,才能支撐你過河,就是所謂的用戰術的勤奮掩蓋你在戰略上的懶惰。凡是想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是根本不具備制定戰略的能力和眼光,是企圖以自己疲於奔命的勤勞掩蓋在在戰略上的懶惰和無能。

  我們已經置身於互聯網這條大河裡,無數失敗或者成功的案例都已經證明了,這條河裡沒有石頭,你要麼像那個小女孩一樣,趕緊逃到安全地帶,然後一輩子看到河水就瑟瑟發抖,要麼趕緊修造通往彼岸的橋或者船,除此之外,別無第三條路可走。

推薦閱讀:

惠州品牌策劃公司哪家好
「老」華帝自我娛樂向90後拋媚眼,是不是有些瘋了?
高峰的美意美家衛浴夢
30分鐘了解:BLM(業務領先模型)

TAG:戰略 | 新媒體 | 公司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