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愛挑剔自己的愛人?
我認識一個男人,他跟老婆結婚了多少年,就指責了他老婆多少年。每每家庭遇到問題,不管問題大小,他都會開啟嘮叨模式,怪自己的愛人這裡做的不好,那裡做的不對。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男人呢?自幼喪母,少年時候父親又過世。從心理上說,他是一個孤兒,一輩子都活在「找媽」的模式里。
他的挑剔指責更像是對伴侶的「剝削」,通過不斷向伴侶「索取」、「要求」,以企求獲得「完美媽媽」的滋養,從而維持自己脆弱的存在感和完整感。
儘管並非所有人的身世都如此悲慘,但早年被父母錯誤對待、內在缺乏滋養、心理能量低的人並不在少數。
據我觀察,很多愛指責、愛挑剔的人,都偏於啰嗦。情緒上來了,他們的嘴巴會不由自主、難以停歇。
為什麼會這樣?
一位精神分析前輩對於這類人有一個經典的解釋:
這些嘴巴不停叨叨的人,跟嬰兒嘟著嘴巴要奶喝其實沒區別。他們的所有挑剔、指責和叨逼叨,不過是在索愛。
何為索愛?說白了,就是自己缺了什麼,就要從伴侶身上找補。
比如,有些人缺乏安全感,需要掌控感,所以他們會通過挑剔和打擊伴侶,希望對方表現的更穩定、更完美,藉以增強自己的安全感。他們通常對對方宣稱,「我這麼說,都是為你好」,實質上不過是自己內在太匱乏。
比如,有些人價值感很低。他們會刻意挑剔和打擊伴侶,甚至給對方貼上莫須有的「罪狀」:明明你很優秀,他卻說你太沒用;明明你很勤快利索,他卻說你懶散笨拙。他們會反覆用挑剔告訴對方:你看你這麼弱,這麼差勁,你是沒法離開我的,你多麼需要我呀!通過這種關係上的控制,獲得自己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通過削弱對方的力量感,迴避被拋棄的恐懼。
再比如,有些人看起來各方面都不錯,就是嘴欠,特別愛攻擊伴侶的弱點,藉以彰顯自己的優越感和更高的地位,以彌補自己內在深刻的自卑。他們其實在用挑剔和指責向伴侶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這麼差,我還願意和你在一起,你應該對我感恩戴德呀。
當然,還有一些人,當他們遇到不如意,事業受挫,內心有太多無力感的時候,也會指責他人。這在夫妻日常相處過程中非常常見。明明自己無法忍受自己「不好」和「糟糕」的一面,卻在伴侶面前顯得非常挑剔,把對方當做替罪羊,讓對方活在「我不好」、「我很糟糕」的感覺里。
這些挑剔和指責還會「遺傳」。
一個孩子擁有愛挑剔的父母,那麼他長大後,在自己的親密關係里,也會傾向用指責的方式跟另一半溝通。
慣於挑剔和指責他人的人,其實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關注自己的需求。
通過挑剔指責伴侶,他們讓自己的姿態像一個高高在上的獨裁者、老闆或者權威的父母。指責挑剔的時候,說話聲音也會儘可能地提高。
通過這樣虛張聲勢的表達,獲得一種自己很強大的虛假感,以掩蓋自己的脆弱。
他們會經常對另一半說:
「你永遠做不好任何事情。」「你到底怎麼搞的?」「都是你的錯。」
他們不斷地在攻擊對方、批評否定、吹毛求疵。但事實上,他們真正的內心感受可能是:
我很孤單和失敗,我需要關注和愛。
可惜,這些內心感受都是隔絕的。
他們逃避著這些真實感受,轉而去攻擊自己最在乎、最該去愛和珍惜的人。
去愛他人,去欣賞和珍惜他人,是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我們打從在媽媽肚子里就開始習得了。
母親的祥和、愉悅、積極的情緒狀態,會影響胎兒的成熟,並奠定胎兒的人格底色。
出生後,母親的關愛與呵護,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動力,和內在能量的源泉。
早年缺乏父母陪伴與呵護的孩子,內心會缺乏這種愛的能力。同樣有數據顯示,隔代撫養的孩子,在婚姻中缺乏愛的能力的比例相對較高。
所以,身為父母,為了孩子未來幸福考慮,也該用心陪伴在孩子身邊,用愛去滋養孩子愛的能力。
給孩子他們應得的安全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多用肯定和信任的態度去面對他們。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能夠在親密關係中欣賞和讚美自己的另一半,並擁有掌握幸福生活的能力。
他們對伴侶的欣賞與讚美,其實傳遞了這麼一個聲音:
我是好的,獨立的,你也是好的,自由的。我愛你,但不會因為怕你離開我,而折損你、詆毀你。
如果你尚未婚娶,那麼不要和總是打擊和挑剔自己的人在一起。那樣糟糕的關係,只會折磨你,消耗你,讓你愁眉苦臉,灰心喪氣,變得自我懷疑,自卑痛苦。
如果你恰好有一個熱衷於打擊你的另一半,讓你常常覺得自己活得灰頭土臉的伴侶,請照顧好你自己,並主動且明確地跟對方說:親愛的,別這樣挑剔我,我需要你的肯定。
如果你的愛人懂得欣賞你,那麼,請好好珍惜TA吧!
當然,最後,也請記得,永遠保持自我覺察和成長,不要成為那個打擊和挑剔別人的人,無論是在親密關係中,還是親子關係里。
想獲得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積木育兒 微信號:jingguanyuer
推薦閱讀:
※孩子都沒生,你敢說自己沒時間?
※父愛,到底有多重要?
※好媽媽育兒平台:孩子經常搖頭是不是有病?這2種情況要小心!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你要學會表達情緒
※晚睡危害早知道,特別是孩子!
TAG:育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