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深度剖析|去香港買分紅險不合規?別慌!不過分紅險本來就不該買

近日,「去香港買保險」這個話題頻繁出現在主流媒體上,不是唱讚歌,而是國家陸續出台了某些規定,給這一個人理財方式蒙上了一層陰影。

3月22日,央視有一則視頻新聞在各種理財群中被熱議,有一位粉絲也把這個視頻發給了我,讓我談談看法。

去年以來,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保險呈現出一個高增長的勢頭,一些內地居民也是通過在香港購買美元保單來進行所謂的資產配置。

我們也注意到香港部分保險公司目前已經暫停接受內地人來香港以銀聯卡通過內地第三方支付的渠道來交保費,到底購買香港保險符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外匯管理規定呢?

今天,國家外管局綜合司的司長王允貴對這個問題作出明確的解答:

王允貴說,中國銀聯今年1月份在境外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境外機構在規避外匯管理局的相關政策,因此,外匯局請相關收單機構做了一些調整,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買保險,分兩種情況,如果是旅行,商務活動,留學等,需要購買個人的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是屬於服務貿易的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許和支持的;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是不被允許的。

「這些產品,可能有些居民是有跨境資產擺布的需要,但是這項交易在外匯管理上是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交易是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布,去年保險業向內地保客所發出的保單中,新增保費316億港元,而2010這些數字僅為44億港元,其中,很多內地居民到香港買美元保單是為了做美元資產配置。從2015年以來,在美元加息的預期上,人民幣貶值,壓力升高,同時,也讓跨境資金重現凈流出態勢。

「美元加息對外匯管理的壓力確實有,但是我們應對的工具箱是豐富的,相關的資金流出規模也是在我們的承受範圍內,至於美聯儲下一輪加息在什麼時點,我們已經做了相關政策安排,市場主體已經開始提前消化相關的這項需要,包括有些市場主體開始提前購匯,還掉前期做的貿易融資,這是我們積極支持的」。

關於這個視頻,你必須明確的是:

第一,不是去香港買保險違規;而是去香港買保險的支付方式值得商榷

如果你之前已經買了,保單肯定是持續有效的。大家不要恐慌。

第二,真正不合規的是,以保險為通道的大額資本轉移

為什麼外管局突然跑出來說,境內居民購買香港分紅類保險不合規?

外管局2008年曾經出台過《外匯管理條例》,其中提到,國際收支結算分為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

第五條

國家對經常性國際支付和轉移不予限制。

第十七條

境內機構、境內個人向境外直接投資或者從事境外有價證券、衍生產品發行、交易,應當按照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的規定辦理登記。國家規定需要事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或者備案的,應當在外匯登記前辦理批准或者備案手續。

經常項目指的是消費,例如你到日本和香港去刷卡血拚,到國外旅遊消費,甚至購買某些國外的服務,都屬於「經常項目」;過去去香港購買保險服務,也被列入「經常項目」;

資本項目指的是,支付出去的外匯變成了資本投資,包括資本轉移和非金融資產的收買和放棄。

現在外管局明確了,購買香港分紅保險屬於「資本項目」。個人投資者要進行資本項目的投資,必須備案。

為什麼外管局突然要重申過去的規定呢?

因為隨著美元加息,人民幣貶值,有太多的人利用保險支付的漏洞,大額將資產轉移到海外,進行資產重配。大到什麼程度?常常有一百萬美金、兩百萬美金的保險支付。正是這些大額的轉移引起了監管機構的注意。

你買的不是保障型保險,而是把保單價值存下來的分紅險。外管局將其明確為「資本項目」,如果在支付渠道上沒有申報,就屬於違規。

這種政策當然是好的,我們應該支持,在人民幣還沒有充足的監管手段的情況下,這種大額支付會造成人民幣的波動,同時為大量資本外逃創造了條件。說白了,老百姓有多少大額資本,不都是灰色資本、不良資本?你懂的。

在之前央行發的個人外匯管理制度中,也明確了:每人每年可以購匯5萬美元。

如果個人購買香港分紅險,在5萬美元的額度之內,算不算違規?坦白說,很難監管。

第三,購買保障型的香港保險不違規

正如外管局官員所言,

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買保險,分兩種情況,如果是旅行,商務活動,留學等,需要購買個人的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是屬於服務貿易的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許和支持的;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是不被允許的。

正如前文所說,這屬於經常項目,本質上你購買的是一種服務。

第四,放寬審批是趨勢

去年上半年,為了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新的風聲說要放寬審批政策。

總體而言,對普通人的海外資本項目的審批,政府是放寬態度的。

對於一般的中產階級,現在已經開闢了像滬港通這樣的投資渠道,很快還會有深港通。這充分說明,政府是鼓勵海外投資的。

前提是,你的投資金額不要突破「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除了這5萬美元的額度外,你每次出國,還可以攜帶一兩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或等值外幣,正常情況下,一般人根本沒有違規的嫌疑,也不受任何監管。

第五,分紅險本來就不該買

就算我們不考慮違不違規的問題,對於這種大額的分紅險,我也多次撰文表達我的觀點:普通家庭根本不應把錢放在低效的分紅險里。

這種理財產品,根本不適合中產階級玩,無論是國內的分紅險還是香港的分紅險。


推薦閱讀:

兩張圖|看懂「理財通」產品框架
四大超級富豪只是貫徹了范蠡的一句話: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與其感嘆"一年又過去", 不如用好這10條賺錢心得!
財大獅:6個月收益13.2%,能放心上車嗎?
海西商品交易所全力打造品牌國際知名品牌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