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學歌劇的不坑指南

前言

大家好,我是詩社的王亢,最近在為接下來的合同準備很多新作品,順便寫篇文章來分享自己的心得。有的辦法可能只適用於我自己,希望依然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初始準備

每次拿到一部新作品,我喜歡邊聽各種錄音邊嘗試一些困難的段落,了解一下整部作品的大概結構。熒光筆畫歌詞、譜本上用彩色標籤貼出自己唱段的開始頁這些步驟大家應該都會做。如果是一部比較長的作品,比如古諾的五幕歌劇《羅密歐與茱莉葉》我會按照大概的氣口把每一句畫上序列號,羅密歐這個角色我一共標出了100句,再把這100句分成幾個部分,分塊學習,否則總有一種永遠學不完的感覺。

我通常會在手機和電腦上用Todoist做計劃,之前也用過Things 3、OmniFocus和Org-Mode,工具只是次要的,能幫助我完成任務才是關鍵。

我會先把一部歌劇按序號或者幕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下面列出不需要重複的任務比如像這樣:

  • 茶花女

    • 1-25 句

      • 高亮自己唱段
      • 高亮雙輔音
      • 翻譯
      • 音標
      • 翻譯音樂表情
      • 畫節奏格子
      • 製作練慣用的錄音

每天只完成一段中的幾個任務,這樣效率更高也不會覺得很累,不知不覺就把整部歌劇的準備工作做完了。

語言

為了更快完成任務,我通常會偷懶先從Nico Castel(大都會的一名男高音出版的歌詞字對字英文翻譯及音標的書)的書上把所有人的歌詞翻譯抄到歌譜上,再把自己的翻譯和音標也抄上,然後把某些自己歌詞中比較關鍵的詞單獨翻譯一下,很多時候會在我覺得更合適的情況下替換掉Castel書中的翻譯。

之後我會找一個語言指導幫我較正,再幫我把需要強調的單詞或者音節標出來,這樣讀和唱的時候不會太像在念經,哈哈,如果身邊沒有語言指導,也可以靠自己對語言的理解以及大師們的錄音來尋找其中的規律,這方面有很多書籍也可以幫助我,比如最近一位老師送了我一本講解歌唱時英語發音的書:

有些不太好理解的單詞我還會再寫上對應的中文翻譯,太詩意的句子我也會用中文寫上個易懂的潛台詞。另外我會用其它顏色的熒光筆把所有的義大利語雙輔音都畫出來,這樣眼睛一看到不同的顏色就直接有反應,對我來說更容易記憶。

很多時候作曲家(比如馬斯內)的風格其實都明明白白的寫在譜子上了,在維特和夏洛特的二重唱段中,譜子上會在有些語句旁標著avec ardeur或是violemment等等,把這些都自己提前翻譯好並唱出來,就可以在跟藝術指導的課中節省很多時間。

做這些工作時我會用到Collins的在線詞典,還有歐陸或者有道詞典的手機版,義大利語有一個Zingarelli詞典很好用。

因為這個工作有時候比較枯燥,我會用一些幫助我提高注意力的手機app,比如有一款類似蕃茄鐘的軟體叫Forest 專註森林,每次設置好15-25分鐘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工作,完成以後休息個5分鐘再繼續,因為人的注意力畢竟是一種有限的資源,這樣分塊的工作可以讓我效率更高。

節奏

節奏上我在澳洲時的老師喜歡標上拍子的序號,1、2、3、4 這樣,我也用過這種辦法,確實會有一些幫助。

但我更喜歡用自己發明的一種畫格子的笨方法,比如這個小節是4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4拍,我就會把在同一拍的音符和休止號都用線畫在一起,畫出四個格子來,唱的時候到哪一拍了對我來說就非常一目了然,現在基本上唱任何作品我都會這樣畫格子,我覺得對我自己在節拍上的問題幫助很大。

節拍畫好以後我會先帶著節奏讀詞,尤其是喧敘調旋律或者節奏比較難的作品,有一個藝術指導教過我讓我一邊按節奏讀詞,一邊指揮自己,我覺得對我很有幫助。

幾年前剛上音樂學院的時候,我總覺得喧敘調是自由的,但其實音樂上任何的自由都要在有一個框架的基礎上實現,而喧敘調的節奏其實是最重要的,要先很嚴格的按節奏讀好,然後再去在這個基礎上發揮。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哪怕旋律有錯,帶著節奏的歌詞依然可以排練,但如果節奏都是錯的,那排練時候就會有很大麻煩。

旋律

視唱好的人這方面應該相對簡單,我識譜速度一般般,所以我一直都會找藝術指導幫我把旋律彈一遍我錄下來,自己邊學邊反覆聽。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我會用作品的錄音錄像來幫忙,自己再在琴上把旋律的細節搞定。

如果有藝術指導幫助的話肯定會事半功倍,我在大都會時有位叫Ken Noda的老師(就是我16年在網上發的視頻里給我彈琴的老師),他每次如果教我角色的話,從零開始,兩到三次課以後我就可以在他的幫助下流利的唱了。

記憶

每次這種全面準備只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時間很緊或者是拖延癌晚期的話就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我盡量還是會提早準備,因為還要留出背誦的時間。

對我來說最好的情況是每一句學和唱一起記憶,而不是先全背下來再研究唱的時候的問題,因為這樣肌肉記憶已經錯了。我背得最快的辦法是在聲樂課或者藝術指導課中反覆的磨,很多時候有的段落如果在課上與老師細細的推敲過,會發現已經很自然的背下來了,比如在我學莎樂美中的Narraboth這個角色的時候,課上得太細了,沒有刻意去背我已經把整個角色背熟了(當然了,這個角色比較短)。

如果一定要另外找時間背誦的作品,我喜歡把今天要背的歌詞手寫下來,睡前背一次,早上睡醒再背一次,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手寫過一次背得比較快。我還會在Word里製作一張列印在A4紙上的歌詞及翻譯對照卡,分成三欄摺疊起來放在兜里隨時隨地拿出來複習。

鞏固

為了做好排練前的準備,我還需要熟悉重唱中別人的唱段以及樂隊的伴奏。我會挑選自己喜歡的大師錄音,在電腦上用Audacity這個軟體把有自己唱段的部分剪下來做成一個合集每天反覆聽,邊聽邊跟著小聲哼唱背誦,讓自己的唱段變成一種條件反射,就可以應付排練中沒有指揮或者提詞人幫助的情況,等排練開始時在音樂、演唱方面可以從容自如。

舞台走位及表演

如果提前知道歌劇院要做哪一個製作,我會事先研究同一個製作之前留下的視頻,以便提前了解導演對作品和各個人物的大概詮釋,提前了解我自己大概的舞台走位,到了排練開始的時候便胸有成竹,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不需要導演或是助理導演一步一步的教我。

至於表演,在劇院時導演或者助理導演教我的大多是以動機為中心的表演,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英文叫 Stanislavskis system,好像電影《喜劇之王》里星爺總是捧著的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就是這位大師寫的)。

我很喜歡為歌劇中不同的場景從不同的電影角色中尋找靈感,比如在瑞士唱布里頓《盧克瑞莎受辱記》中的Male Chorus一角時我會經常看電影《黑客帝國》里Agent Smith的表演;

在澳洲唱斯特拉文斯基《浪子歷程》中的Tom Rakewell時,為了演好最後瘋人院那一幕,我看了很多遍電影《Bronson》中Tom Hardy的表演;

在紐約唱《弄臣》第三幕時,導演為了啟發我,給了我很多建議,於是我的公爵莫名其妙的借鑒了《蝙蝠俠》里的小丑。

我覺得用自己性格中最接近角色的一面來表演,在舞台上時我才能發自內心的活在角色里。

總結

以上就是我準備一部作品的大概過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或者建議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交流進步!

推薦閱讀:

TAG:歌劇 | 美聲 | GTDGettingThingsD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