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紐西蘭嚴懲虛假廣告
紐西蘭的法律總是給中國人以「寬容」的感覺,一些殺人犯可能只會服幾年的刑期,很快就能獲得自由,盜竊犯有時候甚至牢房都不用去。但其實很多罪行的處罰在紐西蘭出人意料的嚴厲,比如性侵兒童、毆打虐待,以及這篇我要說的:虛假廣告和標識。
2017年一家紐西蘭保健品公司在自己的蜂花粉產品包裝上標識地產為「紐西蘭」,而實際上是在中國生產的,被奧克蘭地方法院判處526500紐幣的罰款,摺合人民幣約250萬。類似的還有2016年一家羊絨被公司在包裝上聲稱是「紐西蘭製造」,但其實是中國製造的,被法院罰款109,000紐幣,摺合人民幣約50萬元。這樣的處罰金額足以讓涉事公司不倒閉也要半殘了。執法嚴是一方面,違法必究則是更明顯的特點,慢節奏的紐西蘭對於此類案件,起訴和罰款異常有效率,紐西蘭本地市場也很少聽聞有虛假廣告的事件。
法官對該公司判罰的依據來自紐西蘭的《公平交易法》,等同於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似乎給人感覺這個法律只是用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但其實並非如此。上面的兩個案例中,其實並沒有多少紐西蘭人受傷或利益受損,因為涉事的產品都是專門出口給中國人的,紐西蘭本地人不大可能買到這些產品。既然如此為何紐西蘭法官會如此憤怒地重罰,甚至還稱「這是按照法律給他們的最嚴厲懲罰了」?
法院專員Anna Rawlings說:「消費者需要信任產品的標籤和廣告詞,如果這個信任沒有了,不僅僅會傷害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會傷害市場中商家的利益,乃至紐西蘭的國家聲譽。」
這番言論不得不讓我驚嘆,中國人很多時候其實並不那麼聰明,至少在這件事上,許多中國人就不如紐西蘭人有遠見。很多中國人對商品的認識還停留在:「只要吃不死就無所謂」的狀態,消費者吃了山寨品牌的食物,或者誇大療效的藥酒,只要沒有中毒死人,消費者就不算有損失,既然消費者沒損失,那商家何罪之有呢?最關鍵的是,商家還能創稅,罰得他們關門歇業了,當地的GDP和稅收怎麼辦?
被忽略的「其他商家的利益」
山寨產品除了損害消費者利益外,還會衝擊正版產品的市場;誇大宣傳的產品除了損害消費者利益外,還會衝擊「如實宣傳」的產品。倘若容忍「不實產品」繼續生存,確實會保留他們製造的經濟效益,但誠實商家製造的經濟效益也被擠走了,放眼整個市場,容忍「不實產品」其實並沒有給社會多創造價值。紐西蘭法官並沒有因為企業繳稅和本地居民未受損失而對涉事企業網開一面,正是因為考慮到了「其他商家的利益」,將不守規矩的商家打擊掉,自然會有守規矩的商家創更多的稅補充稅收和GDP損失。
「不實產品」的泛濫並不會使得「誠實商家」乖乖承受損失,「誠實商家」為了生存,大多也會跟著選擇「不實宣傳」。倘若是食品,有可能發生安全事件,還可能備受重視罰一罰,倘若是普通用具,基本上就不會有人理會了。比如在中國非常嚴重的「充電寶虛標問題」就是如此。第一個虛標充電寶的商家擠佔了其他「誠實商家」的市場,生意風生水起,納稅連年增長,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而不被重視。受損的「誠實商家」不會坐以待斃,跟風虛標,於是我們看到了滿市場的玩弄文字遊戲的虛標充電寶,有的連1萬毫安都沒有也要虛標為5萬毫安,而機場安檢人員也對此司空見慣,貼心地用計算器計算實際容量,以免攔下其實合規的充電寶引起乘客糾紛。如果虛標的充電寶和安檢人員手裡的計算器算是「中國特色」的話,這種「特色」就是「短視到忘記保護誠實商家的利益」引起的,而「短視」絕不應該是「中國特色」。
被忽略的「中國製造」聲譽
紐西蘭人對「紐西蘭製造」的聲譽保護可以說是到了「潔癖」的水平,1999年官方就出台了口號,叫「100% Pure New Zealand」。敢「吹」得這麼絕對,自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有關「紐西蘭製造」的任何負面事件都會有人跳出來指摘這個口號一番,同時也有「愛管閑事的」紐西蘭人積極舉報虛假標識和廣告。當然如此努力的回報也是豐厚的,雖然不能做到完美,但「紐西蘭製造」在國際市場上的「純凈」的名聲給紐西蘭的食品和旅遊業帶來巨大利潤,保護「紐西蘭製造」當然也有民族主義情懷的因素,但這樣做同樣也維持了紐西蘭人的高收入。
中國人何嘗不是如此,希望自己的「中國製造」名聲在世界成為有名的褒義詞,不僅是民族自信的面子問題,也是事關每個國人收入的里子問題。也許有人認為,我們的出口產品做的「誠實」一點,但內銷的產品則使用「中國標準」不就好了?兩套標準聽起來沒問題,但操作起來就有漏洞了,一來是因為對所有出口產品都嚴格把關並不現實,二來更重要的是,中國商人在國內「講大話」、「耍小聰明」慣了,出了國就很難改掉這個習慣。在國內「易糞而食」的市場上,大家都把對方當傻子當習慣了,在國外就很可能會故技重施而被抓個正著,被罰到破產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有的還會懷疑外國人故意針對自己。
也許某些中藥和藥酒不大可能被外國人消費,不大可能損害「中國製造」的聲譽,但它們與出口的「中國製造」是在同一個大環境下生產的,如此說來「藥酒」遠不如「中國人短視和耍小聰明」值得關注和反思。當然想要治理大環境,首先是要從藥酒這樣小事做起,只要看到虛假廣告和不實宣傳,人們就應該群起舉報,敢於披露,而不是漠不關心,畢竟這不僅僅消費者的利益。「中國製造」的聲譽並不只靠官方重金砸下大量華麗廣告就能撐起來的,它需要的是整個社會每個人潔癖一般地呵護。
推薦閱讀:
※此岸 | 威脅美國與日本的「孤獨死」,離我們有多遠?
※最窮的時候你做過什麼
※對一個行為的道德評判應該主要依據行為人的動機還是行為造成的結果?
※遠離了校園的象牙塔我們還能剩下點什麼
※咖啡致癌?瓶裝水有毒?求求你不要再分享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