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我輔食具體怎麼做,看了這篇你就不糾結了!

在線下,我講過了很多次的輔食,但是我都不教具體做哪一道菜,為什麼我不教?因為到處都是……那種百度就能搜到的內容,大家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到我這裡來學呢?食譜到處都是,下廚房的APP上也很多很多很多……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

  • 為什麼要加輔食?
  • 如何加輔食?
  • 如何變化?

我們先來談談輔食的意義。

首先,輔食對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說,營養啊,沒有營養怎麼長大啊。為了孩子的咀嚼啊,鍛煉吃東西啊,以後可以和大人一樣。我總結一下:輔食的意義,為了孩子的健康。這個應該沒人反對吧?

那健康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有媽媽會說,為了長高長大,為了少生病,為了……這些都太淺表了。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有三個維度:

1、生理上的健康。你們說的長高長大,少生病屬於這個範疇。

2、心理學上的健康。心理積極,不反社會人格。

3、社會適應性上的健康。在環境中能充分適應,不容易退縮,受挫力強。

吃了輔食,怎麼就關係到這麼多的維度了呢?沒錯,吃個輔食,還真關係到這麼多的維度!如果只是吃飽而已,太淺表了。

「輔食添加」這個專有名詞,定義是「食物的轉換」。孩子從吃奶,到吃飯,吃很多大人吃的東西,是從液態慢慢過渡到固態。因為孩子要長大,液態的東西,能量密度不夠,孩子需要從能量密度高的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

從觸覺的角度來說,觸覺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觸覺敏感的孩子通常也情緒上會有問題,而在嘗試讓孩子自己接觸食物的過程中,是不是在充分滿足孩子觸覺的需求?飯粒、桃子、蘋果、包子、草莓、葡萄……每一樣,手感都不一樣,好奇妙哦!

各種各樣豐富的食物,對孩子的視覺發展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幫助。比如我家老二,就可以一眼就看見混在菜里的肉,然後會先把肉絲挑了吃掉。

各種各樣的食物,對孩子的味覺也有了多種多樣的刺激,所以為什麼不能天天只喂米糊?為什麼叫你們不要囤米糊?以前有媽媽給我說買了幾箱子米糊,有必要嗎?完全沒必要!

敲黑板了!很重要的一點來了,手眼協調!

孩子在自己抓東西吃的過程中,用眼去看,用大腦計算出手要伸過去多遠才能拿到,然後還要再放到嘴裡。這是不是非常精密的配合才能做好的一件事情?手眼協調好的孩子,在這些方面是不是自信心就更強?當孩子一把抓到放入嘴裡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棒?小屁孩的成就來自於哪裡?不是和大人一樣掙了多少錢。而是最簡單的,我如何控制好了我的身體做到了一些事情!當孩子有自信心、成就感的時候,還怕社會適應不好了嗎?

那到底什麼時候給孩子添加呢?

有媽媽會說,4個月,也有媽媽會說,6個月,還有媽媽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0天開始加。

為什麼要看時間?因為絕大多數孩子腸道發育好,是在6個月左右。喝母乳的孩子,為什麼更不容易腸道出問題。因為吃進去的都是媽媽身上直接產生的。如果奶有問題,那媽媽首先要倒下了。可是外來的輔食呢,有時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被污染,對不對?6個月左右,孩子腸道發育好之後,再加輔食,就安全很多。

那有的媽媽又要問了,179天和180天有區別嗎?早一點加會怎麼樣?可不可以早一點加?當然可以!輔食添加的主體是人,所以我們要看的是人。那既然是人,就會有發展快慢之分。所以我們還要看孩子的能力!就是看這個孩子發展的能力到了哪一步?還能不能加。如果發展的好,早一點加可不可以?如果發展的晚,晚一點加,可以不可以?都可以。

剛才說,要看孩子的能力,什麼能力?

1、獨立靠坐。

2、挺舌反應消失。

3、對食物感興趣。

獨立靠座:我們都知道大人吃東西,倒立也可以吃,因為我們靠肌肉的力量把食物一點一點擠壓到胃裡去。但小孩子肌肉力量還不夠,獨立靠座才能安全的吞咽。

從嬰兒發展角度來說,孩子的發展方向是從頭到腳,從軀幹到四肢。所以你們看,孩子是不是先會抬頭,然後趴著支撐起上身,然後跪爬,然後站立,然後行走,軀幹的力量越來越強之後,手和腳的靈活度慢慢起來。坐得住了之後,手抓東西的能力更強。

那通常來說,孩子可以獨立靠坐,也就意味著,吞咽的能力也滿足了。之前都是喝液體,很容易,可是變成了更粘更稠的,肌肉力量不夠,怎麼咽下去?是不是吞咽能力要增加?

挺舌反應: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先天性自我保護,很小的孩子,沒有能力去進行吞咽除液體之外的東西,就會本能的把東西用舌頭頂出來。當一個孩子還沒有具備吃好輔食的能力的小時候,自然就會有挺舌反應來保護孩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原來我們人類那麼的厲害!沒錯,要不然怎麼稱霸地球那麼多年呢?

對食物感興趣:這個不用說,很多小吃貨都會想要吃大人吃的東西。所以記住,添加輔食的時機,孩子能力到了,不到六個月,也可以加。

那到底要怎麼樣加呢?

很簡單,剛開始可能就舔一下,吃一口,這個就算加了!曾經會認為,剛開始要吃泥糊狀,再慢慢到固體,現在最新的餵養指南修改了這點。就是說只要孩子能接受,剛開始不吃泥糊狀的東西也可以。

我家老二6個月的時候,已經在吃軟米飯了,當然不是一大口一大口,幾顆,放他嘴裡,他很喜歡。那米糊可不可以吃?可以吃。是不是只能吃這個?當然不是。還有很多別的也可以吃,番薯芋頭山藥土豆南瓜,都可以啊!孩子不是一定要吃米糊才能長大的,米糊僅僅是輔助的一樣食物而已。

那可不可以讓孩子自己吃?當然可以!剛開始孩子會幹嘛?用手抓,對不對。那好不好?非常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越來越厲害!

▽老二半歲的時候,軟米飯,特別認真專註

▽吃桃子

▽現在,16個月,啃鴨腿

▽自己吃飯

發這些是告訴大家什麼呢?就是說,你在孩子小的時候不給於孩子足夠的機會去練習,大了怎麼能放手呢?

好,講了那麼多,大致知道要怎麼給孩子吃了,可是,營養上怎麼搭配?

來,我們來講營養。

對於小嬰兒的發展來說,6個月之後,在鐵、鈣、鋅這些營養素上,會有部分從輔食上來。

所以,鐵一定要吃高鐵米粉嗎?當然不是。鈣一定要吃鈣片嗎?也不是,我懷老二沒吃鈣片,這些食物基本上每天都吃。

鋅可以幫助粘膜修復,對孩子很重要,同樣也從多樣化飲食而來。

光這些食物組合一下,是不是都好多好多種了?還怕不知道怎麼搭配食材嗎?無非就是要麼做成糊、要麼做成泥、要麼做成餅、要麼蒸軟直接吃,再加上下一個愛廚房的app,裡面各種美食的食譜,還怕不知道做吃的?

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吃輔食,怎麼辦?

我這裡給你分析幾個原因,絕大多數拒絕輔食的原因:

  • 口腔觸覺比較敏感,不愛接受觸覺改變帶來的刺激。
  • 有被強迫進食的經歷。
  • 家長要求過高,孩子吃輔食有壓力。

觸覺敏感的孩子,多增加刺激的機會。

強迫孩子吃東西的家長,想想自己被人逼著吃飯的滋味。

對孩子要求過高的家長,孩子就那麼小,一頓50-70克,已經不少啦!即便是1-2歲的孩子,一天下來所有固態食物的重量大概1斤也就夠了!吃點飯,吃點菜,吃點水果吃點健康小零食,差不多就這個量啦!更別說1歲以內的孩子了。

那母乳怎麼喂?母乳當然要喂。

6個月之後母乳中溶菌酶增加,這是一種對抗腸道疾病的抗體,因為孩子加輔食了。1歲之後,一天大概500ml母乳就可以滿足孩子1/3的能量來源。

所以,你們了解了這些之後,還怕加輔食嗎?是不是看著食譜都能大概估算出來,這東西我家孩子能不能吃了,所以總去學菜譜,不來了解這些根上的東西,永遠就是焦慮焦慮焦慮。家長這樣的心態對孩子成長有好處嗎?完全沒有。所以,有孩子之後,家長也要不斷成長。最好的家教就是家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審校:郭蓓珍

編輯:二娃

真人圖片不得盜用

推薦閱讀:

寶寶睡覺不踏實、哼唧?教你超實用的6招讓寶寶睡得香,媽媽很安心
洗尿布也有小絕招,乾淨又省事,誰用誰知道!
寶寶到底該不該吃鹽?兒科醫生告訴你答案
如何做0-3歲兒童的讀書規劃(上)
別以大人的標準對待孩子,孩子的這些問題,你知道嗎

TAG:育兒 | 嬰兒餵養 | 嬰兒輔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