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枯萎」到「綻放」

高中的那幾年,

大概是我一生最「灰暗」的階段,

我叛逆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我的媽媽甚至多次感到「沒辦法再活下去」,

那個時候,幾乎家裡所有長輩,

提起我,都會說「這孩子廢了」。

實際上我也一度這樣覺得,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孩子通過父母對他們的反饋,

來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所以,當父母告訴我「你已經廢了」,

我也就覺得自己「已經廢了」。

如果我當時就那樣,

任由自己繼續「廢」下去,

那麼,今天的我就一定不會是今天的我了。

幸運的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

讓我及時止住,沒有繼續「廢」下去。

那個時候中國的網路剛剛開始興起,

街頭小巷湧現出了大大小小的網吧,

於是,在我諸多叛逆的行為當中,

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逃課上網,

我把幾乎所有的生活費,

都耗在了網吧里。

至今,每當有家長向我諮詢,

關於孩子沉迷網路的問題,

我都能對那些孩子正在遭遇的困境感同身受。

所以在此也順便提醒一下各位讀者,

如果你的孩子沉迷遊戲,

通常是由於現實中缺乏價值感,

同時與父母的關係出了問題導致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味的指責批評管控打壓一定是無效的,

及時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每天問問自己:

「我做些什麼,孩子與我的關係就能好一些?」

才是正解。

青春期的孩子,

大概都會陷入一個嚴重的內在衝突:

理想中的自己,與現實中的自己,

兩者之間巨大的反差而造成的衝突。

理想中,

有一個無所不能像超人一樣的自己;

現實中,

則有一個一文不值異常糟糕的自己。

因此,這個時期的孩子便會陷入嚴重的自我否定,

因此,這個時期的孩子表現出對認同的極度渴求。

那個時候的我,就是這樣。

為了逃避內心那個「糟糕的自己」,

我拒絕面對一切壓力:

學校、老師、父母,甚至是同學,

把自己躲進了一個世外桃源——網路世界。

在網路世界裡,我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瀟洒、帥氣、幽默、上進、富有。

我把所有對理想中的自己的美好期待,

都勾畫在了網路世界裡。

但現實的壓力卻仍然如影隨形:

很快我就發現,我連上網的錢都沒有了。

強烈的沮喪撲面而來,

如果沒錢,我就真的無處可逃了。

於是,我開始尋找賺錢的機會,

然而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

這幾乎比登天還難,我根本賺不到錢。

可在我倍感絕望的時候,

網吧老闆的一聲嘆息,給我提供了機會:

這一天,我正在用借來的錢上網,

突然聽到了老闆的唉聲嘆氣,

我隨口問了句:「咋了?」

她回答:「生意不好。」

我才驚覺這個我幾乎每天光顧的網吧,

竟然多數時間都是空空如也。

我順口說了句:「想想辦法唄。」

她說:「有辦法我就不用這麼著急了。」

我接著說:「我來幫你想想看。」

於是我竟然真的停止上網,

開始跟她一起討論經營方案。

那段時間,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滿力量」,

每天思考盤劃著,

這個在當時的我看來的,

「巨大」的商業計劃,

我突然變的忙碌而充實。

網吧老闆接受我的建議,

將店面從巷子深處搬到了拐角,

整個店面的裝點,也都由我全權負責:

牆面的顏色、抽象畫,

用窗帘布做的簡單「吊頂」,

電腦的擺放陳列方式,

店裡的綠色植物……

然後我策划了新的開業促銷方案,

在晚自習的時候親手寫了宣傳文案,

親自去找了影印店印刷成傳單,

放學後就去附近的大學、中專門口發放,

結果是——從新開業的第一天開始,

這個曾經門可羅雀的網吧,

就變成了整條街生意最好的一家。

而我,也獲得了老闆的獎賞:

無限免費上網。

後來竟然有另一家網吧的老闆,

來邀請我,讓我幫他,

給我每台電腦每個小時5毛錢的提成,

粗略估算,我的月收入可以達到3000以上,

那是1998年,上班族月工資1000就還不錯了。

雖然很多人會認為,

一個高中生不好好讀書,

跑去做這些事情,

純屬「不務正業」!

但這個「不務正業」,卻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跟身邊的一些朋友聊起過那段經歷,

幾乎所有人都讚歎說:

「17、8歲就能有這些思維,真厲害!」

而我卻回答:「厲害的不是我,是那個網吧老闆。」

我很感謝那位網吧老闆——

那位當時已經40歲左右的,

被我稱為「王阿姨」的老闆,

在我人生中最為暗淡無光的時期,

在我身邊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我已經廢掉的時候,

在我陷入嚴重的自我否定,

只能在虛擬世界構建自己的「自尊」的時候,

她卻毫無保留的給予了這個「廢掉的少年」,

最寶貴的心理營養——信任。

那段時間所發生的一切,

至今為止仍然令我感到自豪不已,

甚至在我的人生出現新的困境的時候,

它依舊可以給我力量,

因為那段經歷,給了我一個強大的信念——

我可以的!

每當我向朋友講述完這一段故事,

我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那個網吧老闆,

你會信任一個已經廢掉的問題少年嗎?」

多數人都回答:「很難,應該不會。」

是的,很難,應該不會。

至少,

這在當時的我的父母老師那裡,

是不可想像的:

「你整天精神恍惚無心學習不明所以,

我拿什麼理由信任你?」

這也是現在很多,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的父母老師的困惑:

「我也很想信任他啊!

可是他那個樣子,做那些事情,

真的沒辦法讓人信任啊!」

我在講課的時候,

經常會提到「因果效應」,

所謂「因果效應」,

實際上就是「因為...所以…」。

凡事都有因果,

這是世間的基本邏輯和萬物的運行規律。

然而一旦我們理解錯了一件事情的因果,

錯用了「因果」,就會導致邏輯的錯亂,

導致事件、行為的混亂。

所有父母、老師,

都在強調:「要讓孩子具有責任心。」

而事實卻是,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

父母、老師,往往是最不負責任的人。

你可能會反駁我,

怎麼可能?

我們為他都操碎了心,

居然說我們不負責?

嗯,我要你們覺察一件事情,

在「因果效應」中,

你通常是把自己放在「因」的位置上,

還是「果」的位置上?

遺憾的是,

我們通常都把自己放在「果」的位置上。

於是我們看待事件的邏輯,

就變成了這樣——

因為你不好,所以我才不好!

面對孩子的時候,就變成比如:

因為學生上課不認真,

所以我的課上不好。

又比如:

因為孩子總是撒謊,

所以我無法信任他。

還比如:

因為孩子很叛逆,

所以我要控制他!

我們沒有意識到,

當我們把自己放在「果」的位置上,

我們就把責任,

完完全全的推給了別人(孩子)。

試問,不負責任的父母老師,

又如何才能教育出負責任的孩子呢?

而當我們的因果邏輯是:

因為你不好,所以我才不好。

那麼我們所能夠採取的策略就只能是:

如果要讓我好,我就必須改變你!

而試圖去改變一個人,

是有一個方法,那就是——

掌控對方!

我們會因此陷入嚴重的無力感當中,

越無力,越掌控;

越掌控,越無力!

而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因」的位置上,

事情就會開始變得不同,

比如:

因為我的課沒有上好,

所以孩子們上課不認真。

又比如:

因為我不信任我的孩子,

所以他總是會撒謊。

還比如:

因為我想控制孩子,

所以孩子很叛逆。

這樣,我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也只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我們才是有力量的。

在我最叛逆的那段時光,

我的內在對父母最大的情緒,

其實是「內疚」,

因為他們的心情完全由我控制,

他們的邏輯是「孩子不好,所以我們不開心!」

我背不起這麼大的責任,

我實在沒有力量去為父母的人生負責,

我無法面對如此之大的壓力,

於是,我選擇了逃避。

而我的逃避所帶來的,

是他們更加嚴重的擔心,

要知道,

擔心=關心+不信任,

當我們向一個人表達我們的擔心的時候,

對方收到的,只有「不信任」。

不信任,是一份巨大的負能量,

他讓我陷入進一步的自我否定和內疚自責,

我的行為也隨之進一步失控,

父母的擔心也隨之進一步加劇。

這就形成了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死循環,

而且是惡性的。

直到我遇到了那位網吧老闆——王阿姨,

不知道出於怎樣的原因,

她選擇了無條件信任我,

這份信任,在那段暗淡無光的日子裡,

給我帶來了曙光。

那份無條件的信任,和那段經歷,

讓我的內心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自信,從嚴重的自我否定中開始萌芽,

我開始覺醒,看到自己的力量,

並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於是,不久之後,

在錯過高考的那一年夏天,

我決心回到學校,復讀高三,

準備迎接第二年的高考。

我永遠無法忘記我回家的時候,

看到的那個畫面:

我的媽媽坐在卧室的床邊,

背對我,獃獃地望著窗外,

我對著媽媽的背影,

輕輕的說了一聲:「媽,我回來了。」

媽媽轉過頭看著我,

也輕輕的說了一聲:「回來就好。」

那是一個迷途羔羊的回歸,

輕描淡寫,卻又無比炙烈。

這就是我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這也是千千萬萬的孩子,

正在發生的故事,

我把它分享給你,

希望你能看到:

孩子不會「廢掉」,

他們只會「被廢掉」!

這個世界上,

最希望孩子能把事情做好的人,

是孩子自己。

所以,

當你看到孩子的諸多「不好」,

當你看到孩子的種種「糟糕」,

請開始把自己放在「因」的位置上思考:

「我做了什麼,讓孩子變成這樣?」

「我做些什麼改變,孩子才能有所改變?」

「我是否足夠信任他?」

「我是否足夠認同他?」

「我是否,足夠愛他?」

重複舊的做法,只能得到舊的結果。

所有父母老師,

都需要堅信一件事情,那就是:

欲要孩子改變,我必須先改變。

要看到,我們是「因」,不是「果」,

開始看到自己,

我們才能有力量。


作者簡介:

彭浩:十分浩學創始人、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國際NLP導師、《Una!Una!》兒童心理自助繪本作者。

彭浩導師是少有的理論架構與個案治療並重的心理導師,長期從事家庭教育個案輔導諮詢。他同時在全國各地開展教學和輔導諮詢工作,幫助了無數家庭和孩子。



推薦閱讀:

專欄 | 父母也需要成長
在無奈的背景色上,希望你能偶爾點綴些歡愉
關於勵志的八字成語你知道多少?
戲說乾隆算偶像劇嗎?

TAG:家庭教育 | 心理學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