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論魏晉】鮮卑族群的鬆散性與代魏開國以來的農牧並舉

本文系回答寒鯤:從鮮卑人的角度該如何評價北魏孝文帝?兩個主要維度之一的單獨整理版(與「孝文帝」維度分開看似乎更清晰一些),最近會改寫一部分曾經回答過的北朝史答案,融進取一些新認知,為了不改變原回答原貌並順帶「騙贊」,特此發在「寒硯筆記」專欄里的【且論魏晉】系列裡面,供各位參考。


認為鮮卑人歷經北魏開國百年依然還是純粹的、有著一致民族性的游牧部落 ,應當是大眾關於十六國北朝史,尤其是大眾對於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北魏歷史最為顯著的刻板印象了。然而,鮮卑人可以等同於我們現代的某個民族么?鮮卑人在盛樂、平城兩個百年間一直保持了游牧習慣么?答案都是否定的。

不能以今日之「民族」概念看待「鮮卑人」這個鬆散的族群

上古與中古的各個被稱作「某某人」的族群,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謂的「民族」,他們往往是附從於某個強力宗族強力氏族鬆散的利益共同體,並不具有如何堅固的民族傳統,至多只是一時習慣罷了,遠遠稱不上我們今天旅遊經濟所刻意渲染的那種民俗

具體到「鮮卑人」這個龐大的族群,它的構成是相當駁雜的,既有發源於兩個鮮卑山的東胡系部落,也有接收的匈奴人余部,更有來自河西走廊、晉陝山區、漠北地區的其他部落,是一個類似於匈奴的大雜燴,而且這種駁雜不僅僅停留在整個鮮卑人的層面,也在拓跋鮮卑上層的八姓勛貴里有所體現

那麼,如同滾雪球一般,來自五湖四海,並瀰漫在整個長城以北的都是鮮卑人,並且在晉末十六國時期便已經分化出段部(遼東)、慕容部(遼東)、拓跋部(塞北)、禿髮部(河西)、吐谷渾(河湟)等主要集團,這麼個幾乎等同於塞外人的「鮮卑人」會有什麼稱得上民族的一致性么?顯然是沒有的。

拓跋鮮卑在經歷平城時代的整合後已然農牧並舉

結合代國盛樂時代與北魏平城時代的史實來看:鮮卑拓跋部自三國時期開始便盤踞的河套平原與桑乾河川,歷經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的三度開邊,早已成為農牧雜處的地帶,鮮卑拓跋部經停此處達一個半世紀後(220~386),絕不可能還是當年的純粹游牧模樣。

北魏立國以後,先後數次通過離散諸部、劃定京畿的方式進一步發展定居農業與畜牧業,即便對於像高車、契胡(爾朱)這樣的非離散對象,也是採取類似「國營牧場」、「定區牧場」的方式來收編的。再結合著名的六鎮均分布在河套平原東部與桑乾河流域,那麼北魏平城時代的雲代之地,絕非一片游牧者的草場,而是都邑宮苑、京畿農田、鎮戍軍堡、定區牧場相互雜處的樣貌,哪裡還有半點游牧族群的樣子?


寒鯤的知識星球(小密圈)「寒鯤讀史精講」已然開啟,ID:32458470,以「讀史方法」、「歷史書單」兩大主題為主要方向,歡迎鐵粉加入。(詳細說明見星球資料頁面或下面的鏈接)

寒鯤的知識星球(小密圈)要「開張」啦!?

mp.weixin.qq.com圖標


【且論魏晉】系列往期文章還有:

寒鯤:【且論魏晉】五維度理清五胡十六國?

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鯤:【且論魏晉】五城視角下的北朝簡史?

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鯤:【且論魏晉】北朝以其制度融合勝過南朝?

zhuanlan.zhihu.com圖標寒鯤:【且論魏晉】侯景之亂與南北朝後期局勢?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應如何評價宣武帝元恪其人?是英主還是庸主?
請問 南北朝時期的戍主 有多少兵力 怎麼能兩次憑一己之力擊破北魏的有備而來的大軍?
一千多年的珍貴文物被塗鴉上名字 結果發現這個刻字人真不簡單
北魏第一大案:國史之獄
為何唐朝前半期的宗室爭權如此頻繁?

TAG:北魏 | 鮮卑 | 魏晉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