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一年半時間準備USMLE Step 1,257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醫學院在壓短醫學院1-2年(即坐教室里聽課)的時間,從而延長醫學院3-4年(即在醫院裡輪轉)的時間,來給醫學生們更早接觸病人和選擇科室的機會。我們學校即是如此。算下來,我16年8月底入學,18年3月底考Step 1,昨天出分257分,連學知識帶準備Step 1的時間滿打滿算只有一年零7個月。這篇文章打算按照時間順序講一下我這一年半多的經歷和看法,附帶一些準備Step 1考試的經驗。

背景:

所謂USMLE即是美國醫師執業資格考試。其分三步,第一步(Step 1)側重於對基本醫學科學知識的考驗,一般來說於醫學院第二年(MS2)結尾的時候考;第二步(Step 2 CS/CK)側重於對臨床知識的考驗,一般於醫學院第三年底或第四年初的時候考(MS3-MS4);第三步(Step 3)則一般要等到開始住院醫(Residency)之後考。考試分數的重要性可以說是逐步遞減,Step 1的分數最為重要,Step 2 CK的分數仍然不能太過鬆懈,至於Step 3,我的很多學長/學姐常開玩笑說「誰管你的Step 3,別掛就行。」為什麼說Step 1的分數最為重要呢?因為它相當於你申請住院醫的「敲門磚」。Step 1遠遠不意味著一切,但它卻是最重要一個申請因素,因為它的分數高低,決定了你面向著各個專業的門是否能夠開啟。對於IMG(國際學生)來說,一個足夠高的Step 1分數,可能更決定了是否能夠能夠得到在美國做住院醫的機會。

Step 1目前的平均分約為230分,並且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一個230+的分數,基本是開啟了大部分專業的大門,如內科、婦科、神經、急診、麻醉科等等。一個240+的分數,則在此之上又開啟了如外科、放射科等專業的大門。一個250+甚至260+的分數,則基本開啟了全部專業的大門,包括一些極具挑戰性的專業如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神外,心外,骨外等等。如果只有210、220等分數,那麼可選擇的專業就十分有限,甚至可能僅限於家庭醫生、心理科或兒科。

在此必須強調的是,Step 1分數並不能保證Match結果。Step 1更多的是決定了一個專業會不會願意看你的申請,願不願意給你面試;而在面試之後是否能被Match上,則幾乎與Step 1分數無關,完全在於其他的因素(你的面試水平,推薦信分量,課內外活動經歷,論文數量,和同事合不合得來等等)。話雖如此,Step 1確確實實是所有醫學生必須要走過的、可以說是最艱難的一道坎。我在進入醫學院之前是幾乎完全沒有任何醫學知識和經驗的,所以可以說是我連帶學習所有知識以及複習、做題、準備Step 1的時間,只有我上學的這一年半。說不緊張那是騙人的,但是這條路我的那麼多學長學姐也都走下來了,所以我只能告訴自己,硬著頭皮也要堅持住。以下就是我這一年半的學習經歷。

第一年第一學期:

Gross Anatomy & Histology(解剖學及組織學):這是我上醫學院學的第一門課,也是跟的最吃力的一門課。上課聽不懂,去解剖室看不懂,回家學不懂,做題做不懂。我本來英文也不怎麼樣,居然還要我背拉丁文。背就背吧,還得認結構。認就認吧,還得知道哪根血管穿過哪個洞,哪個神經被扯了一下哪個肌肉就不能動了。總之就是上課聽天書,做題就懵逼,組織切片覺得所有細胞都長的一個樣。總體來說,沒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多花時間背書做題泡解剖室。我每天早起學習,下午上課之後立刻開始複習背書,做很多小卡片,準備了一個小本子隨時寫寫畫畫需要背的結構和名稱(這個本子最後變的十分重要)。至於材料,大部分都是靠老師發的幻燈片,也用了BRS的Gross Anatomy作為輔助。以及,每天都去解剖室,有課去問助教,沒課和同學約著去,周末自己去。就這樣,因為大量投入(並且極度痛苦的)時間,我最後組織學考試成績非常高,實體解剖考試(就是到標本旁邊認結構)的成績也很高,NBME(可以說是期末考試,是從全國的題庫裡面選的標準考試題)成績也從平均分以下上升到了中等偏上。

Biochemistry(生化學):雖然叫做生化學,但是同時包括了很多科目,如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營養科學等等。算是一個稍微基礎一些的學科,我學的沒有像解剖學那麼吃力,因為本科讀的是生物,所以多少有些細胞生物學、遺傳、生化學的知識。這個學科令人大為頭疼的主要是在於要背很多很多疾病名稱、病因、病程、遺傳形式、哪個基因出了什麼問題導致哪個酶/通道/分子結構產生了什麼變化等等,說實話理解不難,難在需要大量的記憶。除此之外,很多細胞里的正常反應通路(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尿素循環,果糖轉化,脂肪傳遞,嘌呤/嘧啶的降解與合成等等)以及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酶一旦發生變化就會產生的疾病,也需要記憶。我的建議是學習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去理解,學懂,但不要過早的試圖去記憶,因為一定會忘了的。我是考前一周左右用FA(First Aid)將所有的Biochemistry複習了一遍並且儘力將所有細節都記住。

Biostatistics(生物統計學):此科目我不欲多說,基本上身為中國人都沒問題,而且非常的high-yield(高頻度出現),Step 1一定一定會考,基本上屬於穩拿的分數。我只用了FA,基本上是全部背了下來,考試不會有大問題。但也要注意不可輕敵,考前要多做些模擬考題,考試的時候統計學的題目應該屬於「一看就知道怎麼做」的題目,應迅速得出答案,從而把寶貴的思考時間留給其他題目。

Ethics & Public Health(倫理及公共衛生學):屬於「最無法被準備」的科目。FA裡面該背的全部都要背,模擬考題做的越多越好,除此之外幾乎無從準備。模考做多了,你會大概悟出一些竅門,可以迅速地排除一些「一看就不是正確答案的選項」。考試的時候,如果能知道選什麼最好,如果不知道選什麼(一般來說總會有一兩道這樣的題讓你覺得「WTH!?」),那就只能憑著直覺去選你覺得最正確的那一個。我做NBME模考題的時候,如果一共錯15道題,那麼有5道題都恨不得是在這裡錯的;然而在Step 1考試中,這一部分我卻考的很不錯。

第一年寒假:

這仨禮拜我什麼都沒幹,跑到歐洲找我的朋友玩了一整個寒假,順便痛罵醫學院非人類的生活……咳。

第一年第二學期:

Physiology(生理學):此科因為重邏輯推理、輕死記硬背,從而成為我最擅長的科目。生理學的大部頭主要在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和生殖以後才學),因為這四個系統最複雜最難懂,前三個系統更是環環相扣。除去認真聽課,我還用了BRS的Physiology作為輔助,大體上過一下BRS並且做了書後的練習題,除此之外並沒有過多投入精力。(然而它仍舊是我Step 1裡面考的最好的一科,大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說不清為啥但就是擅長的科目吧……)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微生物及免疫學):此二科可說是極難的兩科,但是如果你用對了資源,簡直一下子變成了最簡單的兩科。Microbiology必用Sketchymicro,它把每一種微生物變成了一張圖片來講一個故事,就算你不是一個圖像記憶者,也能極大提高對微生物學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我記得在用Sketchy之前,我一看到微生物學的題就害怕;然而在用它之後,我一看到微生物學的題就覺得「這題我肯定會做」,而且很多時候根本就不用理解題目,可能「想起了某一張圖片左上角橫幅上面蹲著一隻鳥」,就直接知道了「這道題最應該選擇的治療方案是什麼」,為我省下了大量的時間。Immunology則必用Pathoma,我印象里好像是第二章,講的既簡單又透徹。除此之外,FA(雖不太適用於學習,但)用於考前衝刺時複習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它包含了不少總結的表格,可供快速記憶。

Neurology, Neuroanatomy & Psychiatry(神經學及心理學):我在學這兩門的時候,曾有前前後後4位來講課的醫生對我說,「你以後來我們科吧,你真的應該來我們科。」然而搞笑的是,神經學和心理學最後成了我最討厭的兩門科目。至於具體原因,大概應該是我們學校為了壓縮學時,硬生生地把本來應該一個學期才學完的知識內容,給塞進了了六個禮拜;其中最難的Neuroanatomy,更是只有一周半的時間來學完。我本來就不擅長記憶,結果又一次經歷了學解剖時的苦難,何況又是更難的神經系統,整個人差點崩潰了。期末考NBME的時候,我成功地掉到了平均分-1SD,這實在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好事;所幸我後來努力學了一把,總算沒有在Step 1的時候給我拉分。建議的話,Neuroanatomy我用了HighYield,感覺比FA要好太多;Psychiatry要把FA的每一詞每一句都背下來,尤其是Criteria裡面的「癥狀持續時間」;至於Neurology,我用了Pathoma第13章的病理學,其餘則主要還是依賴在做題和背FA上,但這就是我第二年複習時的事了。

第一年暑假:

這年暑假我過的超棒。如果不是每天都要焦頭爛額的準備考試,那麼學習知識真的是十分享受的一個過程啊。總體來說做了四件事:1)當了Gross Anatomy的TA(這簡直搞笑,明明當初我學解剖學到哭,但這次TA經歷算是也讓我好好整體複習了一下解剖學);2)跟著一位外科教授做了一個實驗項目(這位外科女醫生非常牛,別的不說,她有四個孩子,兩個還是在做住院醫的時候生的,她真是我的人生目標);3)把Pathoma全部過了一遍(學校還沒有學,但是我提前看了所有的視頻,在書上做了很多筆記,雖然沒有強行去記憶,但仍然使得我第二年的病理學學的輕鬆不少);4)開學前一個月飛回國,完全沒有壓力地大肆瘋玩了一場。其實說實在的,如果必須在這四個裡面只選擇一個,那麼我會選擇最後一個。一段時間的完全放鬆實在是太重要了,不然我絕對撐不過第二年和Step 1的衝刺時間。

第二年第一學期:

Cardiology and Hemology(心血管學及血液學):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學科,因為我特別小的時候就跟別人說過「我想當心外科醫生」,以至我現在仍然對心外/心內很有好感,學起來也就比較輕鬆。從第二學年開始,就開始分著系統學習病理學了。對我來說,無論是哪一個系統,學習的方法都是差不多的,在這裡詳細說一下,之後幾科就不一一去說了。首先,Pathoma是必須要有的。我一般是在上課之前對照內容先看一遍Pathoma裡面相應的視頻,上課之後當天或者第二天再看一遍,考前則看書上的筆記最後複習一遍。其次,我在這個時候(17年8月,離18年3月考試還有7個月)就開始做UWorld題庫了,一天做20道左右,對著當時正在學的學科去做。剛剛開始的時候正確率極低,感覺非常不好,但我硬著頭皮去堅持;我當時就是覺得,對錯不重要,學到知識才重要。第三,這時也是我真正開始認真用FA的時候。每一道UW的題,我都會認真去讀答案解析,將自己不知道的知識點全部記在FA相應的地方;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FA上面全部是密密麻麻的、被依次羅列出來的考點,但只有你的筆記能夠告訴你「這些考點會被怎樣考」「哪些考點會被反覆考」。這三個材料因為太過重要,又常被合體稱為「UFAP」,每個醫學生幾乎都會用到。

Respiratory and Renal(呼吸系統及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息息相關,所以我也非常喜歡這一科;泌尿系統我總以為是單獨的學科,但它其實和呼吸系統環環相扣,尤其是酸鹼平衡方面。UFAP仍然是主流且必須的。此外,這兩科若想學好病理,則必須先學好生理,若有必要可回去複習生理學。

GI (消化系統):同樣很複雜的一科,但是相對獨立。知識量大,知識點多,必須完全吃透UFAP,除此之外消化系統的解剖學也非常重要,常被考到。值得一提的是,UW在GI方面包含了不少Biochemistry題,也順便可以算做是複習了吧。我並不十分喜歡GI,但是這一科的NBME考試我竟得了全班最高分,也算是十分神奇。

Pharmacology(藥學):這一科單獨提一下。我們學校並沒有單獨花一個block的時間來學習藥學,而是將不同系統的藥學給融合進了病理學裡面,比如在學微生物學的時候也教了抗生素、抗病毒等藥物,在學心血管的時候也教了治療心律不齊、心衰等藥物,以此類推。藥學是非常難的一個學科,既重推理(藥理學)又重記憶(藥名、不良反應等),是很多醫學生為此頭疼的一個學科。我主要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後立刻把課件整理成表格,將每種藥物的藥名、分類、藥理、用途和不良反應全部列出並記下來。在準備Step 1考試之前,則主要用FA作為複習。如果有多餘的時間,我非常建議用Sketchypharm,是和Sketchymicro相同的一種學習方法,能夠幫助你更快更好的記住很多藥理和不良反應。藥學是一個不難懂、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記憶的科目,不要吝嗇花時間在它上面。

第二年寒假:

這個寒假全部用來學習了。除了每周日休息,但無論是聖誕還是新年,我全部都在做題。到了這個時候,我的UW題庫裡面所有第二年第一學期學的科目已經全部做完了,相當於小一半的題量。寒假我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就是複習兩個已經學過但是差不多快忘光了的大科,微生物/免疫學和神經/心理學,以及做完UW題庫里相對的題目。除此之外,我還把UW題庫裡面的一些小科目(如統計學等)全部做完了。微生物/免疫學主要是以複習一遍Sketchymicro、做UW並在FA上記筆記為主;這也是我最後一次看Sketchymicro,因為在我衝刺階段的時候的時間很緊,沒有時間再複習一遍所有視頻了,所以寒假是一個很合適的時間點,再早了就要忘了。神經/心理學在當時是我的弱項,我認真過了所有UW的題並在FA上記了大量的筆記,還短暫地用了一下USMLE Rx的講解視頻幫助我記憶FA。總體來說,我認為這兩科大量做題非常的重要:這兩科複雜難懂知識量大,既難理解又難記憶,但是考來考去,常考的考點也就那一些,把它們記住了,基本上就沒有大問題了,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非常有用(我就是這樣,雖然之前的NBME考的非常糟糕,但Step 1的這兩科成績反而很好)。當然若有充足時間那就另當別論。

第二年第二學期(6周):

MSK & Dermatology(骨科及皮膚科):不難,我的難點在於我們學校把所有內容都壓進了2周,又是個重記憶輕邏輯的科目,搞得我身心俱疲。沒什麼好說的,還是UFAP,Pathoma比FA講的要好,FA主要用於複習。

Endocrinology & Reproductive(內分泌及生殖科):也算是病理的一部分吧,UFAP足夠了,Pathoma比FA講的要好得多,可以多依賴Pathoma。值得一提的是Reproductive部分的解剖學和胚胎學考的不少,需要額外注意一下,至少FA上那幾頁的考點需要全部記下來。

衝刺階段(4周):

到此刻,我的UW題庫已經全部過完一遍,分科做的,正確率在70%左右。Kaplan的題庫做了大約1/3,平時沒事做著玩的。FA大部分過完。Pathoma已經過了至少兩遍。Sketchymicro過了至少兩遍,而且不打算再過。Sketchypharm過了一半。

最後這4周,我基本上是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做3個UWorld的blocks,下午學FA及Pathoma,晚上做2個Kaplan的blocks,有時間就再看一些Sketchypharm。每周六做1.5個NBME,因為想要模擬真正考試的長度。NBME從13到19全部都做了,成績有兩個在230-240之間,三個在240-250之間,最接近考試的那個周末的成績則是252分。除此之外,還做了一個UW的模擬考試得到259分,但是UW的模擬考試一向都會高估,所以分數不是很可靠。到最後的時候,UW完全做完2遍,FA至少過完1-2遍,NBME全部做完;Kaplan沒有做完,大概題庫過了2/3吧。

到了衝刺階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冷靜下來,時刻相信自己「。不要和別人去比較,不要去看別人考了多少分,不要去問別人用了什麼材料而自己沒用。要相信自己的決斷力,相信自己的記憶力;最後能夠發揮的多好,與其說是在於你有多能學,不如說是在於」你能有多相信你自己「。關於衝刺階段的時間每個人也有不同,4周極高強度的複習對我來說正好,短了時間不夠,長了我精神上撐不住。但我有的同學學了2周就去考了,有的學了6周才考,可以說是各有各的不同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時間拖的太長,反而未必好。我最好的兩個朋友之一,學了3周去考的,上周出的成績是259,可見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長度才是最好的。

考試當天:

我考試前一晚差一點失眠。這麼大的考試,我是一向不擅長應付的,因此格外的緊張,到了晚上11點多還睡不著,反覆在想考砸了怎麼辦,「無顏見江東父老」之類的(好吧沒有這麼誇張)。到了最後,我丈夫被我的輾轉反側弄的實在受不了了,給我講了一堆我早就明白的道理,終於把我給哄睡著了。其實,很多道理誰都明白,比如「儘力就好」,但是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卻總是難以控制,必須要別人跟自己再講一遍才行。

考試當天早上7點一刻就到了考場,7點半就進去了。一共有7個blocks,1小時15分鐘休息時間,我決定在第三個block之後以及第五個block之後各休息30分鐘。開始真正答Step 1題的時候,我立刻就意識到,題很難。比NBME難,比UW難,比Kaplan也難,總之是比我做過的任何模擬考試題都要難。我做UW block的時候一般剩下10-20分鐘,做NBME模考題的時候一般也會剩下5-10分鐘;然而真正考Step 1的時候,基本是每一個block都一分鐘也剩不下。做模考的時候,一個block我會mark5-10道題;然而真正考Step 1的時候,我第一個block恨不得有一半的題都不確定,而且就算mark了也沒有時間回去看,所以之後的6個blocks我根本就沒有mark任何題。

這時候最能體現心態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就是絕對不要慌。不會做的題一定會有,而且一定不少;緊張是肯定的,但是絕對不能自亂陣腳,該深呼吸的時候一定要深呼吸。休息的時候要多走走,和其他考試的同學聊聊天,吃點水果喝點水,聽一聽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我休息的時候完全是靠著《大逆轉裁判》裡面《亞雙義一真》的主題曲來冷靜下來和給自己動力的。建議不要在休息時間再去看FA,因為很可能什麼也看不進去,反而失去了讓腦子好好休息的時間,畢竟這可是一場需要頭腦高速運轉7小時以上的戰鬥。

考完之後,大部分人的感覺都是「考砸了」 「非常糟糕」,我也是。如果我以這樣的「不確定率/蒙題率」去考NBME的模考題,那估計我連平均分都上不了。但是,說實話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考試,我的大腦真的已經不轉了;而且考試之前,有幾位學姐學長已經告訴過我「題很難,你考完之後會感覺很糟,但是curve相應的也會很大,你最後的成績和你的NBME模考題不會相差太多」,相當於我已經有了一個心理準備,所以考完之後心情也沒什麼太大的落差。

出分當天:

其實就是昨天。一般來說,周一/二/三考試的人會在考試之後的第四個周三收到成績,而周四/五/六考試的人會在考試之後的第三個周三收到成績,除非另有通知。成績發出的當天,你的學校導師會在早上8點收到你的成績,你會在早上10點半收到一封通知郵件告訴你「成績即將發出」,然後11點成績單會在考試官網開放下載。

然而我早上10點40仍然沒有收到通知郵件。和我同一天考試的一位朋友已經收到了通知郵件。於是我非常緊張地給我的導師發了一封郵件,問她有沒有收到我的成績。結果在我剛剛按下「發送」之後一秒……我的郵箱就收到了那封「通知郵件」了。然後我馬上出門去了我丈夫上班的地方(是的,我慫到不敢自己看分),打電話叫他下來找我。那時候11點已經到了,所以他直接就用手機給我查的分,然後我沒出息的躲老遠。

他:「……寶貝沒關係,咱們以後就當家庭醫生……」

我:「……」(驚呆了)(然後眼看就要哭)

他:「!卧槽別哭,我騙你的。你考的特別好。你不是說上了250要請我吃飯嗎,你肯定要請我吃飯了。」

我:「真的,有上250?」

他:「嗯,比250高多了。有257分呢。」

然後我把他揍了一頓。

不,我是說,然後我就回家了。說實話,此分比我想像的要高不少。我的目標在剛剛入學的時候是230分,漸漸變成了240分,在第二學年的時候因為成績的提高,又訂到了250分。然而我的幾個NBME考試都不是很理想,大部分都是240出頭,直到最後才有唯一一次勉強上了250分,所以我考試之後估分也是在245到255之間。我覺得也許是我考試當天的冷靜心態給了我一點加成吧。我的兩個好朋友的成績我也是知道的,一位考了259分,說和她最高的NBME是一樣的;另一位考了240多分,說比她最高的NBME還要高了10分左右;但是她們都說感覺Step 1要比NBME和UW都難。可見良好的心態是十分重要的。

我最喜歡的科目是內科學,除此之外也對眼科十分感興趣。一個257的分數,應該足夠我繼續保持對這兩科的興趣了。以及,下周就要開始輪轉了,我的第一個輪轉科室是Neurology(神經內科),Outpatient及Inpatient各兩周時間。等到這一個月結束之後,我再來和諸位分享輪轉的經驗。


推薦閱讀:

美國杜克大學怎麼樣
2018USNews Top10美國大學托福/雅思分數要求匯總
(海外)科研背景提升的誤區與方法論解析
29歲,我決定辭職去留學!
美國大學排行榜2018 QS

TAG:醫學生 | 留學美國 | USM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