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手指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蔭千年

王陽明家訓(《示憲兒》)

【原文】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學謙恭,循禮儀;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

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王陽明全集·外集二·贛州詩》

【翻譯】:

孩子們啊,要聽從教誨:要勤奮地讀書,還要孝順父母;要學習謙恭待人,一切按照禮儀行事;節儉飲食,少玩遊戲;不要說謊,不要貪心利益;不要任情耍性,不要與人鬥氣;不要責備別人,只要管住自己;能夠放低自己身份,這是有志的表現;能夠容納別人,這才是有大的度量。凡是做人,主要在於心地的好壞;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惡劣,是兇狠之人。譬如樹上結的果子,中心是它的蒂;如果蒂先敗壞了,果子必然會墜落。我現在教訓你們的,全部在這裡了。你們應該好好聽從,千萬不要輕輕放棄。

【解讀】

是篇家訓的對像憲兒,即王正憲,時年十一歲,正是切須教訓之時。王陽明長年在外任職軍政,隨寄一紙「家訓」以教訓兒子,最為緊要的了,於是便有了這則《示憲兒》的《王陽明家訓》,希望家人對正憲兒嚴加教訓,讀書學禮。整篇家訓,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韻到底,通俗易記,便於朗頌,採用歌謠體的形式,向子弟們嚴正指明學習的方向。作為社會的細胞,家庭承擔著守護社會價值觀的責任,當社會能夠良性發展時,家庭也為道德禮義的實踐提供了第一個場所。孩童在真正進入社會之前,就在家風的熏陶下,對應遵守的秩序進行體認、模仿與自覺維護。《王陽明家訓》「重德修身」是它的核心內容,經過「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以道德教化和行為規範講授為主,達到「心化於內,形化於外」,極為直接地針對著本族子弟的實際行為,極為現實,效果明顯。最終結果,也就是「陽明學說」的核心——「致良知」的實現。從「心地」開始,以德行著手,將兒子培養成為「良士」。

【王陽明家訓的現代價值】 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首先應該重視德教,教育如何做人。因為一個沒有德行的人,一個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人,即使再有出眾的才華,也終將給社會帶來危害,並會最終害了自己。家訓文化所關顧的表面看來是各自家族的子孫,實際是關顧著整個社會,關顧著國家的利益,時至現今仍然有著較大的社會價值。 反觀當代中國,我們看到不少父母為了孩子出人頭地,不惜花費重金請「名師」補習,弄得假期比學期更為緊張,但又有多少父母意識到、或者願意讓孩子「進修德業」呢?又有多少父母明了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遠遠比讓孩子學習什麼鋼琴、小提琴,學畫畫、學舞蹈、學什麼金融理財,補習外語等要重要的多呢?從社會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子銘、可以看到郭美美、可以看到李天一……父母的過錯又是誰造成的呢?當然是革傳統文化命的非道德為上的理念所造成。只追求知識技能,不追求禮儀道德;只希望找機會讓孩子顯耀,不希望坐下來讓孩子反省;不懂得「以禮入教」,不明白「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放在今日陽明先生的這篇文章告勸我們:

「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就得從崇尚傳統道德方面做起,就得注重道德的養成。

推薦閱讀:

薛侃錄:功夫下在何處?
黃直錄:心上成就,才是真的成就
黃直錄:做明白人,干明白事
黃直錄:掃掉心上蒙塵|每天學習陽明學
黃直錄:道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每天學習陽明學

TAG: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