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成長加: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看父母給他圖上什麼顏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教養問題。
前些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也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干一個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會辭職,總是抱怨工作累,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受不了。連續連年孩子一直賦閑在家,要麼是上網打遊戲,要麼是用媽媽的工資出去消遣。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你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為人父母的,看了這則新聞會不會覺得很心酸?傾盡自己的全力去對一個人好,難道真的錯了嗎?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風,所以竭盡所能給予他們自己能給予的一切,卻忘了,對他們性格的培養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德國人對孩子的要求很嚴格,從小就讓孩子體驗挫折的感覺,且對孩子說:你要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中國的家長則把大部分該孩子承擔的責任留給了自己。所以造成孩子明明是自己的責任卻毫無擔當的推給了媽媽,比如忘記拿書包,,他會說都怪你忘了給我拿,害的我被老師罵。受到譴責時,你連聲道歉,為的就是讓孩子少點愧疚。
這就是過分愧疚型
你對孩子疼愛到極端,你是否感覺到疲憊,而這種付出長此以往不但得不到回報,反而會讓孩子養成推脫責任,找客觀理由的品質,無法承擔大的責任,也勢必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很多爸爸媽媽把孩子聽不聽話當做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在很多媽媽眼裡,孩子隨意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就是「叛逆」。所以現在更多的孩子成年之後仍然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所有的話都聽媽媽的,成了名副其實的「媽寶」。
而第二種父母就是過於強勢型,他們有一個很自私的行為,就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上孩子身上,甚至有一些工作上不順心的家長把後半生全部的經歷都放在孩子身上,為了讓孩子按著自己的想法發展,把孩子的心裡,生理狀況都拋到一邊,不管不問。孩子很難活出自我,所以他們會覺得很迷茫,就會更加的依賴父母,長期以來變成了惡性循環。
第三種就是熱衷攀比型,達到升學考試,小到吃喝拉撒等生活中的瑣事,中國媽媽總是要拿出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一比,買什麼文具,上什麼補習班,甚至比比自己的房車,只要是能拿來比的,都會拿出來。而除了物質,最重要的就是成績的攀比。不知不覺中孩子成為了別人的參照物,成了你攀比的砝碼!漸漸的孩子的眼裡也只有了分數,吹噓,卻不懂得學以致用的道理。
第四種是孩奴型。孩奴是近年流行起來的熱詞,意思是父母一生都在為孩子忙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也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
試問你有了孩子之後,是否還有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時間呢?很多媽媽為了孩子推掉了單位組織的旅遊,飯局,甚至放棄原本輝煌的事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這樣做首先會增加孩子的愧疚感,其次失去了生活重心的你,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個人空間減少,壓力會增大。再次榜樣的力量遠遠大於監督的力量,長時間的監督會讓孩子生出逆反心裡。
第五種就是過於擔心型,很多媽媽自從有了寶寶之後精神都高度緊張,生怕孩子冷了熱了。感冒了都嚇得半條命都要丟了。
對孩子的過分擔心是媽媽腦子裡永遠無法擺脫的綳得最緊的一跟弦,身心俱疲。其實與其擔心不如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和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躲避危險,比自己每天都緊張的要死要強的多,而且孩子會更健康,更優秀,你總是給孩子不好的暗示,孩子可能真的會往不好的方面發展,整天精神緊張,敏感多疑,焦慮不安。
第六種操勞過度型
你深更半夜的洗衣服,天不亮就起床做飯,送孩子上學,全程為孩子整理書包,背書包,孩子在一旁輕鬆自得。你把好吃的全都留給孩子吃,而孩子從此以往便不會想到自己的父母,他覺得你為他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你的愛,讓他變的麻木,而自私。
所以說這樣對孩子你是在害他。
要想培養出優秀乖巧的孩子,請讓你的孩子學會自理,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他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的事情。
人生漫長的路要靠他自己走,困難也需要他自己解決,尤其是男孩,作為一個未來的男人,吃苦耐勞是他的立世之本,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他註定難以面對日益緊張的社會競爭。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是為他們將來的人生走的更平穩順暢加油充氣,讓他們踏入社會後,在風雨中,充分實現自身價值。
當媽的路上,你中槍了嗎?
推薦閱讀:
※影響孩子一生6個壞習慣及糾正的辦法
※女孩學習探索階段——養育女孩
※避免掉入大喊大叫的陷阱
※什麼是爸爸,什麼是媽媽?兩張圖感動上億人!
※【乾貨】關於幼小銜接:你做對了嗎?
TAG: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