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無能還是戰略錯誤?——圖解雍熙北伐失利原因

雍熙北伐是北宋初期宋太宗趙光義領導的一次大規模的宋軍北伐遼國的戰役。

遼國自耶律阿保機建國後,逐漸在北方形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大國,而當時的中原地區正經歷五代十國的動蕩時期,權利更迭不斷,這一定程度上給遼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公元936年,鎮守太原的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唐,遭到後唐大軍的圍剿。石敬瑭為了能自立為王,向北方的遼國稱臣,稱子。於是在遼國援軍的幫助下,後唐大軍被擊潰,石敬瑭於是稱王,建立後晉。而作為回饋,石敬瑭將所屬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從圖1可以看出,燕雲十六州佔盡地勢險要之處,不但涵蓋了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東部,甚至部分河南北部地區,並且把燕山和太行山盡收囊中,遼國得此十六州等於隨時可以自由出入中原,如同一把利刃架在了中原王朝的脖子上。

圖1 燕雲十六州

後周周世宗柴榮曾經一度北伐遼國取得不小的戰果,但最後不幸在北伐途中得病,英年早逝。

公元960年,趙匡胤代周,建立北宋。在建國初期,由於忙於統一和平定中原各路軍閥以及在大臣趙普的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指引下,對於燕雲十六州只能暫時擱置一旁。但宋太祖趙匡胤無疑對這十六州是志在必得的。在設立封樁庫,收繳各諸侯財產的時候,趙匡胤曾經表示,等到庫中積攢滿四五百萬,就向契丹贖回這些土地,如果對方不肯,那就換做軍費,二十匹絹換契丹一個人頭,契丹精銳不過十萬,也就兩百萬匹而已。當然我相信,趙匡胤當初心裡的計劃一定不像說的那麼簡單,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對於幽燕之地必得的那種信念。只可惜,趙匡胤窮其一生都沒有機會來實施北伐。

公元976年,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繼位。公元979年,在滅了夾在北宋和遼之間的北漢之後,宋太宗趙光義挾勝利餘威,親自指揮兵馬向北征討遼國。但在宋軍強攻幽州(今北京)的時候,被遼軍包夾,導致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附近)一帶慘敗,趙光義也受了重傷。

在接下來的七年時間裡,宋遼之間不斷發生小規模戰爭,互有勝負。宋太宗對之前的北伐失利一直是耿耿於懷的,而在解決弟弟廷美,趙匡胤的兒子德昭,德芳等皇位潛在的威脅之後,宋軍的實力也得到了恢復,現在就差一個契機或者說借口來再次實施北伐。

公元986年(雍熙三年),邊將賀令圖上奏說道:「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請乘其釁,以取幽薊」。賀令圖的上奏無疑給了宋太宗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於是,趙光義馬上令曹彬,田重進,潘美兵分三路北上伐遼,目標直指幽薊兩州。

幽州是今天的北京地區,薊州是今天津薊縣。看圖2可知,北宋的都城開封北面的河北平原是一馬平川,這對於北宋的防禦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在這樣的現狀之下,宋太宗想要拿下幽薊兩州,從而將邊境防線延伸到太行山和燕山,這個戰略是完全正確的。

圖2 開封地理位置

基於這個目標,宋太宗作了如下部署。

一,東路軍以曹彬為主帥,分曹彬,崔彥進為一隊,米信,杜彥圭為另一隊相互照應出雄州。宋太宗囑咐曹彬做出一路上聲勢浩大,強攻幽州的態勢,但實際行軍需持重緩行,不得貪功。目的是牽制遼軍在幽州附近的軍隊,從而為中西路兩軍爭取時間,待山西地區以及幽州北方各州(山後地區)被攻破後實現三路大軍包圍幽州。

二,中路軍以田重進為主將出飛狐口,目標奪取蔚州等地,使遼軍無法從西面進入太行山從而威脅到東路軍的後方。

三,西路軍以潘美為主將,楊業為副將出雁門,目標奪取雲州(山西大同)等山後地區,然後和中路軍一起配合東路軍圍攻幽州。

圖3為宋軍理想的戰略方針,從中可以看出,自第一次北伐折戟高梁河之後,宋太宗是動了番心思的。比起高梁河單一的軍事路線,此番的三路大軍可以實施戰略包圍,並且東路主戰場又安排兩支部隊相互策應。可以說雍熙北伐最終目標明確,個條戰線的分任務也清晰,這次的部署是沒有問題的。

圖3 宋軍三路大軍理想戰略路線圖

當然,戰略歸戰略,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這三路軍的變數還是存在的。

首先,打這種正面牽制,背後迂迴包抄戰術,三軍主將需要有一流的武將擔任,由於古代通信限制,三軍行軍狀態難以信息同步,這時需要主將審時度勢,根據戰場的變化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至於這次主將能力問題,我下面會分析。

第二,這次北伐主力是在東路的曹彬,米信軍這邊(號稱10萬),而廣闊的河北平原很容易形成正面戰場。而且從圖3可以看出,右路軍的行軍路線是最短的,而初期的戰術思想是右路軍拖住幽州附近遼軍主力,為西路和中路兩軍特別是西路的潘美軍贏得包抄的時間。這就要求曹彬嚴格控制行軍速度,一旦行軍過快,那就極容易單方面發生宋遼主力會戰,從而使得其他兩路的包抄顯得沒有意義了。宋太宗也明白,在平原,單靠一路軍,想要攻克幽州,那結局一定是高梁河的翻版。除了行軍速度之外,東路軍和遼軍的野戰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宋軍如何在平原克敵制勝將是極大考驗主帥能力的。

第三,潘美那路離幽州是最遠,而所要攻克的州縣又是最多的,並且需要深入遼國土地作戰,又要儘快和主力曹彬軍合攻。所以對潘美軍的要求就是快。而潘美這路一旦進展不順,那整個方案就全盤皆輸了,可見,潘美軍儘管不是主力,但卻起著決定性作用。

第四,中路的田重進比潘美容易些,但飛狐口,蔚州乃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沒法攻克,那麼左右兩軍的聯繫將會被遼軍切斷。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實際作戰情況。

一開始,三路大軍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行軍線路參考圖4。

東路軍在雍熙三年三月,先鋒李繼隆擊敗遼軍,取得固安,新城二縣。曹彬軍隨後攻克涿州。四月,米信軍遇到遼軍增援部隊的圍攻,最後在曹彬的援軍幫助下,在新城東北擊敗遼軍。

三月,田重進軍在飛狐口南擊敗遼軍,遼軍大將大鵬翼率軍來擋。田重進列陣東面,派部將荊嗣出擊西面包抄,逼得遼軍投崖而下,斬殺甚多,但幾日下來依然激戰不停。最後荊嗣讓將譚延美派兩百人在道路側樹立旗幟,裝作大軍來援,使得遼軍退去並乘勢追擊,最後打敗遼軍,生擒遼將大鵬翼。於是,飛狐口,靈丘都投降於宋軍。四月初,田重進在飛狐北面再次擊敗遼軍,斬殺兩將,並在同月逼近蔚州,蔚州投降。

西路方面,潘美三月出雁門西陘,擊敗遼兵,並且一直追到寰州,殺敗遼軍,刺史趙彥章投降。潘美軍轉而圍攻朔州,逼得朔州投降。隨後,應州也被攻破。四月,潘美攻克雲州。

圖4 宋軍初期行軍線路

就這一個多月左右的時間來說,宋軍基本按照原計劃執行,並且各條線都取得了進展。其中西路軍進展最為順利,一直打到了雲州,可以說是窺視幽州了。中路軍受到的抵抗不小,但好在將領採取了適當的戰術,拿下了飛狐口,奪取了蔚州。東路軍看似也順利,拿下了幽州前哨涿州,但實則麻煩就從東路軍這邊開始了。

上文提到,東路的河北平原一定會成為主戰場並且會有遭遇戰。而東路軍初期北上的時候,幽州守將耶律休哥因為兵力不足,不敢貿然迎戰,只能派輕騎騷擾宋軍,或者設伏偷襲宋軍運糧隊伍,可以說是充分利用了騎兵在平原上的優勢。與此同時,遼主與太后派兵南下救援耶律休哥。

而曹彬的進軍速度,顯然超出了太宗的預期。宋太宗聽了奏報後,都驚訝他的進兵如此之快。曹彬在到達涿州十幾天後,軍隊糧食耗盡,只能回雄州去取,太宗聽說後,簡直是氣得直跺腳,說到,哪有敵軍在前,反而退軍取糧食的,這也太失策了!並且急忙命令曹彬更改行動方案,沿著白溝河去和米信會和,等潘美那路完成任務再一起合圍幽州。但曹彬的部下聽說中西兩路軍捷報頻傳,身為主力部隊一員,紛紛想要邀功,而曹彬竟然無法剋制部下,與米信帶著糧食又向涿州進發。耶律休哥聞訊,又派騎兵來騷擾,專打落單的兵士,宋軍自救不暇,只能結成方陣,在道路兩旁挖壕溝前行。而當時天氣炎熱,一路缺乏飲用水,只能找快乾枯的泥水來喝。就這樣用了二十天左右才到涿州,人困馬乏,而所攜帶的存糧又快吃完了。如此折返,承天太后的救援部隊已經快到涿州了。無奈之下,曹彬只能再此從涿州撤兵。這時,耶律休哥不再騷擾,果斷出兵追擊宋軍,大敗宋軍於歧溝關。宋軍只得夜渡拒馬河,耶律休哥派精兵乘勝追擊至拒馬河,宋軍大潰,溺死者不計其數。曹彬,米信只得率殘軍逃往易州,在沙河附近正在燒火做飯,聽聞追兵趕到,頓時崩潰。死傷,溺亡者過半,棄甲如山,據說屍體把沙河都能截斷。太宗見大勢已去,命曹彬,米信部還師,田重進屯定州,潘美撤回代州,並將攻破的那幾個州縣的吏民部落遷移。

圖5是東部戰區的基本作戰線路,可以看到從撤退,再進軍,再撤退,最後被遼軍一路追殺而潰敗,整個行動毫無計劃,戰鬥又無章法,遇到耶律休哥的精銳幾乎是一觸即潰。前文提到,東路軍原本要承擔吸引主力為其他兩路創造攻略山後的機會。但隨著東路軍的慘敗,中西兩路軍的進展變得毫無意義,即便山後地區都佔領,也沒機會實現幽州的戰略包圍了。雍熙北伐的結果可以說隨著東路主力的失利而無勝利的可能了。

圖5 東路軍第二階段行軍線路(紫色)和遼軍進軍線路(藍色)

在分析失敗原因之前,讓我們先看其他兩路的進展情況。

在中路戰場,遼將耶律斜軫的援軍到達定安(蔚州附近),擊敗賀令圖的宋軍,並追宋軍至五台山,宋軍死者數萬人。第二天,遼軍攻克蔚州。潘美於是和賀令圖合力來救,在飛狐口又被遼軍擊敗。渾源,應州守將看形勢不對,棄城而走,耶律斜軫乘勝攻入寰州,斬殺守城宋軍一千餘人。遼軍反攻線路如圖6所示。

圖6, 遼軍第二階段行軍路線(藍色)

經過第二階段,伴隨著飛狐口戰敗,中路宋軍第一輪攻勢取得的成果已經不復存在。

東路戰場,在潘美敗於飛狐口後,楊業正帶兵將雲州,應州,寰州,朔州的吏民內遷。而這時,耶律斜軫已經攻克寰州。楊業為了避其鋒芒,打算領兵出大石路,進入石碣谷。但護軍王侁認為楊業怯懦,想讓他直接出雁門北打遼軍,並諷刺楊業外號楊無敵名不符實,故意避戰是有異心。楊業只能無奈領兵前往朔州。臨行前,哭求潘美在陳家谷設伏相援(陳家谷見圖7方位),這樣一旦自己的部隊敗退,也好相互支援夾擊敵人。結果王侁為了貪功,提前帶走了部隊,潘美也沒阻止,等聽到楊業敗退的消息,兩人卻不去救援,帶兵撤退。就這樣楊業如期來到空空如也的陳家谷,最終力竭被俘,絕食而死。雲,應,朔等地的守將聽聞楊業兵敗被俘,紛紛棄城而逃。耶律斜軫於是一一收復失地。於是,東路戰場各州也得而復失。

圖7,楊業兵敗陳家谷

至此,三路大軍經過第二階段,均遭到慘敗,雍熙北伐徹底以失敗告終。

雍熙北伐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時機不對。賀令圖所謂的「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這句話是沒錯的,當時遼聖宗只有十六歲,母親承天太后把持朝政,並且寵幸大臣韓德讓。但是,承天太后極具政治頭腦,韓德讓也是當時數一數二的治世之能臣,遼國被治理的很好。在對外軍事方面,有耶律休哥這樣不世出的將才。因此「請乘其釁」的「釁」是不存在的。

第二,主將能力平庸。上文曾提及,在打這樣戰略包圍,各路兵馬需要有一流的將領來指揮。但看宋軍這三路,由於田重進的中路主要起著承接作用,並且在第二階段已經撤退,我們就著重看一下東路主將曹彬和西路主將潘美。他們倆能力怎麼樣呢?只能說是二流,特別是曹彬,整個北伐毫無亮點,平庸至極。

按理說曹彬軍是整個北伐軍的核心,但慘敗卻恰恰始於他的東路。作戰一開始急於冒進,導致糧草接濟不上,一個主將對於糧草安排不當實屬不該。而面對遼軍的偷襲卻沒有一點提前準備以及反制的戰術,很難想像他是東路軍的主帥。而面對缺糧,在遼軍眼前撤退也是極其業餘,恐怕宋太宗當時一定後悔陣圖沒有多畫幾張交給他吧。撤退取糧也就算了,但當部下想要爭功折返時,曹彬竟然無所適從不能節制。草率地進軍最後再次導致糧食耗盡被遼兵追殺。縱觀東路軍整個行軍雜亂無章,徒勞無功,可以說正是曹彬一步步將東路拖入泥潭。

而東路軍另一隊的米信,個人勇猛善射,但領兵卻還欠火候,整個行軍也是思路不清,太宗本意是讓他和曹彬相互配合支援,但整場戰役下來,除了被迫和兵,並沒有看出其他的亮點。

可以說,曹彬統領的東路軍既沒有完成牽制遼軍主力的戰略目標,又在和遼軍接觸過程中一次又一次潰敗,是整個雍熙北伐最大的責任方。

西路軍的潘美一開始確實電光火石之間拿下了諸多州縣,讓人眼前一亮,但對副將楊業的猜忌,見死不救,並對回過神來的遼軍作戰一敗再敗的結果來看,潘美是不具備一流武將的素質的。至於之前征討南漢,伐江南的功績,著實是因為對手不強的緣故,這一點和曹彬是類似的。

第三,遼軍不弱。宋軍在第一階段不斷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前線遼軍兵力不足,並且疏於準備。而當遼軍援軍陸續抵達,開始反撲,宋軍只能是節節敗退,連一向勇猛的楊業也打算先避其鋒芒,可見遼軍戰鬥力是很強的,並且又有騎兵對步兵的加成,宋軍的正面對抗是沒有優勢的。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權力分散,雖然此次北伐宋太宗並沒有直接統帥,但戰前部署,行軍規劃大都出於宋太宗及樞密院,軍隊將領又有監軍等節制,主帥的行動顯然會受到干擾。其次還有陣圖束縛。北宋流行陣圖,即在出征前,將領會被安排遇敵如何布陣,如何行軍,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死板的陣圖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然而,在整個雍熙北伐的過程中,這兩個原因只能算是次要因素了。比如監軍王侁讓楊業殞命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主將潘美的人品以及對楊業的猜忌。陣圖給為將者帶來的限制在這次北伐中並不突出,但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東路軍的進軍速度過快,糧盡等問題,宋太宗都了如指掌,並且又遠程下令曹彬軍撤退,制定和米信軍匯合線路等等都表明將領的行軍安排會受到制約,然而東路軍的混亂主要還是由於曹彬的能力問題導致,反觀中路軍前期遇敵應變就做的很好。可見,將在外,陣圖,監軍等問題實在不應該成為主要因素,若是,那隻能是將領統帥不力。

總之,雍熙北伐是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的碰撞,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不傾斜在北宋這邊,失敗的結果令人惋惜卻也合情合理。

在雍熙北伐之後,北宋想要奪得燕雲之地的努力再次化為泡影。而反觀遼國卻對北宋發起了幾次入侵,並且在比如君子館戰役中繼續大敗宋軍,從那以後,北宋君臣將領意識到北伐的不可能性,輿論方面逐漸從主攻轉為防禦,但由於無法拿下幽州戰略要地,被動防禦效果實在一般。隨著之後檀淵之盟的到來,北宋在經濟方面又遭受了沉重的歲幣負擔。

本文地圖繪於發現中國雍熙北伐 - 發現中國

雍熙北伐 - 發現中國?

www.ageeye.cn


推薦閱讀:

為什麼格陵蘭島在地圖上看起來那麼大?
為什麼東亞和中東還有中南亞要分到一個大洲?
徽州為什麼要改名黃山這麼土氣的名字?
為什麼碭山、蕭縣是由宿州管轄而不是距離更近的淮北?
為什麼北大西洋暖流如此強勁,以至於可以對歐洲氣候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TAG:歷史 | 地理 | 北宋 |